APP下载

绘本阅读教学的智慧:体、相、用

2018-05-30张任坤李敏君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伯伯绘本动物

张任坤 李敏君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与绘本阅读教学异曲同工:从根源来看,由语文教学中生长起来的绘本阅读教学是传统语文教学的载体与生动表现;从任务来看,两者都要担负起培养与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责;从方式来看,阅读教学里还有一个边缘领域——“读写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与绘本阅读教学经常涉足这个领域;从境界来看,借由绘本阅读彰显中国母语的品格和气度,是实现语文教学与绘本阅读教学和谐共融的境界。

当前,我国的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教师在尝试时会产生“不知道该如何教 ”的困惑,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陷入一些误区。例如,有些教师把绘本教学仅仅作为教材教学的陪衬,没有认识到绘本的独立价值,有时间、有心情就做一做,没时间、没心情就放到一边;有些教师用课文教学的方式来上绘本阅读课:让学生找出图画中的生字生词,找出绘本中优美的句段进行朗读练习,在一些似是而非的价值观问题上反复纠缠,等等。

笔者认为,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就是丰富想象力、开拓思路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学习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究竟如何就目前绘本阅读教学误区进行创造性转化?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绘本的“体、相、用”。“体、相、用”是事物的三个层面:体——本体,相——形象,用——作用。例如:桌子是木头做的,本体是木头;形象就是“桌子”;作用是放花放灯放用品的。那么,绘本的“体、相、用”分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以《和甘伯伯去游河》为例,与大家一一探讨。

一、体——伟大的故事

绘本的本质(本体)是什么?最切近绘本本质的答案或许是:绘本本质上是“无为”的。它不是用来做道德教育的,不是用来教美术的,不是用来识字的,不是用来培养习惯的,不是专门用来承载知识的……但它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绘本的“无不为”,是指可以同时达成数个目标,它对于生命是一种综合的丰富的有机的促进。但是,这种“为”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而要在潜意识中渗透这些目标,唯一的可能是讲好故事,让故事本身发挥力量。

绘本的核心是故事。对绘本来说,故事才是伟大的。绘本阅读的关键,是让故事活起来;绘本教学的关键,也是让故事活起来。一个老师,在教室里让故事活灵活现,就是最好的绘本教育。因此,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绘本进行深度的解读,充分理解这一个绘本故事,才能在课堂上讲好故事。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他构思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進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这么简单的故事,我们能从中了解到什么呢?

首先,故事让孩子清楚他们需要成年人监护。第一次看这本书时我对甘伯伯给乘客做出的诸多约束很不理解,猫总是追兔子、孩子总是吵吵闹闹、狗总要招惹猫、猪总要来回晃等等,既然早知如此,甘伯伯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和动物们做如此不可能的承诺呢?这提醒我们,孩子和动物的“孩子气”意味着他们都注定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因此就需要成年人的监护。

其次,启发家长和教师包容孩子的动物本性。在故事里动物既会说人话,又免不了动物的习性。在甘伯伯眼中,小孩和那些一起游河的动物被视为完全等同的。因此,当“灾难”发生后,甘伯伯非但没有一丝的不快,而且还请大家喝茶,并邀请大家下次再去游河,故事的结果也暗示着这层涵义。

再次,成人的包容促使孩子

产生自律。关于孩子和动物,最后没有听从甘伯伯的话,而是成功地做回了他们自己,猫又回到了猫样,狗又回到了狗样,而最后那个场景——动物们都人模人样地坐着,吃着喝着人类吃喝的东西。这个结果让读者领悟到,对孩子的约束性说教通常难起作用,就如甘伯伯最初在“乘客”们上船时规定他们的事情最终没能做到一样;然而当成人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包容他们的过失,孩子的自律意识反而自然产生了。

抓住绘本的本质是“故事”这个特征,教师在执教这个绘本时,课伊始是这样的情形:

“孩子们,知道老师今天来是干什么的吗?” 这是老师问孩子们的第一个问题。

“给我们上课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不,老师是来给大家讲故事的。”

老师是来讲故事的?这节课只讲故事?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

点燃。

看起来只是“上课”跟“讲故事”用词的不同,可这一“词”之差却大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故事进入课堂的时候,课堂就变得令人期待。

二、相——图文的合奏

相,是指“形象”。绘本的形象很吸引人:图文结合,色彩鲜明,语言精练,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绘本的表现形式非常独特:单独的图在讲述故事;单独的文也在讲述故事;图画和文字紧密结合,讲述了更加丰富的故事。绘本图画丰富、情节反复、语言风趣的表现手法,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表达习惯;其贴近生活的情境、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小学生生活、思考的写照与延伸。

细读《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文字内容,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叙事的结构方式却富于童趣。首先,作者反复采用了“请求——得到许可上船”这种鲜明的两拍子叙事结构,让不同人物、动物说话的声音反复萦绕在学生的耳边,仿佛童话剧表演一样,自然地就把他们带进了一个“人和动物平等相处”的世界。其次,作者还连续用了9个最简洁“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描述船上闹翻天的场景,不仅节奏紧凑,更令学生忍不住要边读边手舞足蹈了。

再仔细读图,我们会发现,作者有意夸张地呈现了某些细节,比如:主角甘伯伯拎着小桶的形

象竟然比身后的房子还高大,两个孩子大步迈开的脚丫连鞋都没穿,鸡扇动着双翅在走路,绵羊一边高举前腿一边吃草叶等等,这些细节都与我们平时的实际所见不同,能让学生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住,并思考:这些特别的画面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下面是《和甘伯伯去游河》这节课其中一个片段,看看教师是怎样引领学生探讨绘本的“相”吧!

教师出示图片:

“图里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教师有耐心等着学生去发现,让发现带给他们惊喜。

“小朋友真会观察,我们读绘本故事的时候,可以边观察边猜想,你就会发现藏在故事里的许多有趣的秘密。”教师善于鼓励学生去发现,并教给他们方法。

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目的。发现了还要说出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借绘本,学语言,这是一个在特定的交际环境里,通过言语实践,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好机会。

问题是学生有时候并不知道 “说什么”“怎么说”,言不达意也是他们常干的事,这便离不开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

“它是一只爱扇翅膀的鸡,一扇翅膀船就会——”

“左右晃动!”

“所以甘伯伯会对它说——”

“可以是可以,就是不能——扇翅膀。”学生答上来了,并且抓住了鸡的特点。

这就对了,要的就是抓住特点,并通过品读文中的对话描写感悟动物的形象特点,让学生知道不同人物有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对象要讲不同的话。就这样,聊着聊着,便自然而然地向着教学目标而去。

三、用——提高表达能力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积极的绘本阅读教学课堂强调从儿童自身的经验和兴趣出发,个性化地拥抱文本,实现有效的听说读写。《和甘伯伯去游河》一课教学,我们引领学生关注绘本的图文,搭建开放互助的对话平台,联系生活,放飞想象,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冲动,使语言与情感如“落霞与孤鹜齐飞”,形成真实生动的读写场景。

(一)以文引言

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舍去了很多繁琐的叙述,同样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些文字,可以让学生感受绘本世界的神奇,也让学生品味文字的精妙,所以,我们要巧妙运用绘本的文字资源。比如,这本绘本反复出现这样的对话:

说:“ ?”

甘伯伯说:“ 。”

教师让学生模仿句式说话写话。在仿写中,学生掌握了句子的规范表达,也体会到他们之间的友情。仿写,是提高写话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儿童作文有一个由模仿到独立写作的过程,加强仿写训练使这一过程明确而具体。

(二)破译细节

为了让学生把话说得和写得更具体、更准确,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上的细节,让学生在这些细节中去发现角色的动作、神态,去想象角色的内心,让读图成为说话写话的基础,让学生在发现中体会到写话其实是很好玩、很轻松的一件事。

比如,教师在出示两个孩子坐船这幅图画后,她是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的:

1.我们先来观察小女孩的樣

子和动作,你有什么发现吗?(迈的步子很大,头发散开了。)

2.再看小男孩,你又有什么发现?(男孩手上拿着芦苇,赤着脚,一边走一边玩。)

3.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小孩

呢?(调皮的孩子)

4.两个孩子看见甘伯伯去游

河,特别想去。他们吵着闹着,说:“我们跟你去好不好?”甘伯伯对两个小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呢?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呢?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这样他们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忽视的细节;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奇妙而丰富的想象,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眼光描述他们所想象的世界,使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

(三)无中生有

绘本展现了丰富的儿童生活和想象世界,每个故事都好像在叙述儿童自己的成长历程。在绘本读写课堂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无中生有,创生画外“话”,学会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在这节课中,当学生充分了解了有哪些人和动物去游河,他们与甘伯伯有怎样的对话之后,教师就让学生想象:还会有哪些动物请求上船?他们会怎样请求?

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绘本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尝试的空间,帮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学会了表达。这些表达或许稚嫩,但带有他们年龄的烙印,充满了童真。

绘本,以独有的精妙的语言和明快的画面,不但给学生视觉享受,还有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绘本进入小学课堂,是对语文教材的有力补充。教师用开发课程的眼光,创造性地用好绘本,精心设计教学,可以发挥其优势,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三小学/广东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伯伯绘本动物
请牛伯伯讲“为什么”
帮牛伯伯围栅栏
绘本
绘本
“伯伯”叫错了?
绘本
和甘伯伯去游河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动物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