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养生流言”说不 别再相信啦!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7期
关键词:松花蛋牛油果流言

松花蛋、臭豆腐、味精、方便面、葵花籽……统统不能吃?

用洋葱可以杀死感冒病毒?盖锅盖会致癌?喝久煮的火锅汤会中毒?

你还在相信这些所谓的“养生”小知识吗?

流言:

官方发布“10种不能吃的食物”。

消息称卫生部发布了《10种食物不能常吃》的正式文件,包括松花蛋、臭豆腐、味精、方便面、葵花籽、菠菜等10种食物不能吃。因为松花蛋含铅会导致中毒、臭豆腐含硫化氢对人体有害。

真相:

查询国家卫生部官方网站会发现,卫生部近几年从未颁布过这样的正式文件。事实上,这些所谓“千万不能吃的食物”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有不少权威的专家学者进行过辟谣。下面,我们对这份“不能吃的食物”名单一一进行梳理。

松花蛋:松花蛋含铅是很多人印象中根深蒂固的概念,那是因为传统工艺要用铅丹。但在十几年前,中国就开始进行工艺改良,现在只要是正规品牌企业,规模化生产的达标松花蛋,基本上都可以把铅含量控制在每公斤0.1~0.2毫克左右。所以,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松花蛋,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臭豆腐: 臭豆腐“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腌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所含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一种叫硫化氢的具有刺鼻臭味儿的化合物,而这种现象在很多腌制食品、发酵食品中都会有,包括人体肠道中也含有不少硫化氢。因此,网传的“硫化氢对人体有害”是没有道理的。

方便面:关于方便面的各种谣言近年来屡见不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及多家权威机构都曾进行过澄清。事实上,方便面的面饼水分含量较低,大约只有10~15%,基本上不会让腐败微生物生存,所以不需要防腐剂。而方便面自带的蔬菜包经过冷冻干燥,没有水分,酱料包中的盐分和油分也不适宜微生物生存,所以同样不需要防腐剂。

味精:味精加热后确实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的致癌性到现在还没有确切证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出的四级致癌物中,也没有把焦谷氨酸钠包括在内。此外,对于“谷氨酸钠”不能多吃的说法,也不科学。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由谷氨酸和钠结合而成,而谷氨酸是人体所需的20多种氨基酸之一,理论上来说也是安全的。至今为止,味精依然是全世界合法使用的鲜味剂。

葵花籽:葵花籽里面的脂肪含量确实挺高,但是传言中提到的不饱和脂肪酸并不会伤肝。以往科学家确实进行过实验,实验结果仅仅说明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葵花籽油)不适合用于煎炸而已,如果不连续煎炸食物,生成的有害物质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菠菜:菠菜是一种草酸含量较高的蔬菜。草酸被人体吸收后,在血液中与游离的钙离子结合生成溶解度很低的草酸钙。草酸钙随着血液进入肾脏,但是因为无法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在肾脏中沉淀,进而有可能形成肾结石、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

对于消化能力正常、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草酸在肠道里的吸收率并不会太高,而少量的草酸被吸收后对健康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另外,研究发现,热水焯煮能去除菠菜中五到八成的草酸。因此,不必因为草酸而疏远菠菜。

猪肝:猪肝是猪的代谢解毒器官,胆固醇较高,但这并不代表猪肝不能吃。作为一种天然食物,猪肝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素,特别是铁。如何避免毒素,又能获取猪肝中的营养素?少量多次是不错的方法,最好自己购买有品牌的猪肝回家烹饪。不过,肥胖超重、胆固醇偏高人士尽量不要食用。

烤牛羊肉:肉串直接在高温中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中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苯并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并芘归在致癌物的第一组(已经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一般来说,熏烤食品、高温油炸食品中苯并芘比较多,所以要远离苯并芘,确实要少吃熏烤食品和油炸食品。

腌菜:腌制食品的确不那么健康,几乎所有的腌菜和酱菜在腌制过程中都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转化成的亚硝胺是被科学研究证明了的致癌物质。不过研究发现,食物中加入盐腌制24小时后至20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是最高的。超过一个月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则减少至安全范围。因此,对于腌制食品要注意食用的时间,并且不宜大量食用。

油条:油条等油炸面制品中常用的明矾是一种常见膨松剂,而明矾中含铝,对人体的确有伤害。目前,国家对于含铝食品添加剂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如想要放心食用油炸面食,最好去正规的商家购买。

流言 :

牛油果具有减肥、美容等各种神奇功效。

真相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介绍,与其它水果相比,牛油果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其实不多,反而脂肪含量特别高,屬于高热量水果。

此外,牛油果维生素E含量并不比一些坚果和种子多,牛油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也没有山茶油、橄榄油、杏仁油里的多。所以这位新晋网红水果也不是万能的。

把牛油果和苹果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从营养上来讲,牛油果的蛋白质和钾含量高是比较突出的优点,但高脂肪、高热量是其缺点。它根本就不是减肥佳品。

流言:

用洋葱可以杀死感冒病毒。

洋葱具有吸收病菌的作用,在家里放一个两头都切掉的洋葱就能预防流感。

真相:

网上流传的偏方中除了强调洋葱要两头切掉才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还煞有介事地引用了一些小故事来说明洋葱能够消灭感冒病菌。

此前,曾有实验人员做过关于洋葱灭菌的相关实验。实验人员采用国家标准中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在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里选取5个监测点,然后在房间里放置洋葱,再对5个监测点的菌落数监控其数量变化。实验人员准备了3个洋葱,按照网上的说法,切掉两头,放置于房间不同的位置。

结果显示,洋葱搁置后的头24小时时间里,5个监测点的平均菌落数并没有降低,反而略有提升,48小时时,房间内的菌落数才和没放置洋葱时的菌落数相等。由此可见,洋葱并没有减少房间内的细菌数量。

很多人认为洋葱可以杀菌,是因为洋葱中含有有机硫化物,如果每天吃一些,对呼吸道、肠道里面的细菌的确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房间里面放置洋葱,杀菌的作用微乎其微。况且很多流感是因为病毒感染造成的,而洋葱对病毒是没有抑制作用的。

那么,生活中如何来预防流感呢?除了日常加强身体锻炼,保持正常作息之外,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还可以佩戴口罩,同时口罩也要注意定期更换,防止二次污染。

流言:

喝久煮的火锅汤会中毒。

网上有一种说法称,火锅煮的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浓度越高,会对人体有致癌风险,还有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真相 :

实验结果显示,久煮的清汤火锅和辣火锅的汤中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0.10mg/L。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亚硝酸盐主要会带来急性毒性,当一次摄入量达到200毫克以上就有可能急性中毒,让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所以,根据此次的实验结果,如果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需要人一次性饮入2000升(相当于三四个浴缸)的火锅汤,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流言:

蒸煮时盖盖子会致癌。

用锅蒸煮东西时,一定要用开水,或是过滤过的水。因为如果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有氯,再经过加热后,由于锅盖是盖着的,氯被全部包覆在食物上,所以一定要用煮沸过的开水或已过滤掉氯的水来蒸东西。因为氯有致癌的危险。

真相:

流言中所说的自来水中的氯致癌是个先入為主的误导概念。

自来水中的氯添加量相当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自来水余氯标准允许含量为5mg/L。我国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要求,出厂水的余氯含量最低不能低于0.05mg/L,最高上限为4mg/L。根据媒体此前报道,目前北京各水厂出厂水每升水中的余氯含量在0.4至0.8毫克之间,通过管网的输送,到用户家中时都会有一定消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在“致癌分类”中,把氯分为“第三类”,跟咖啡因同级,意为“目前尚无足够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为人类致癌物”。如果吞下少量含氯漂白剂,会刺激食道、口腔、喉咙以及导致呕吐。不过自来水中的余氯远远达不到那个剂量。

另外,流言中所说氯会被锅盖遮挡,包裹在馒头等食物上,这也不可能发生。首先是前面说过水中氯含量非常低,一锅水远远不到低毒的剂量。况且,在蒸煮东西时,水中极微量的氯也会主要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前两者不会蒸发,后者不会影响健康,更不可能形成包裹物。这一分解过程有没有锅盖的遮挡都会发生,所谓水开之前务必要把锅盖打开的好心提醒只是多此一举,而且打开锅盖会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还会影响食物的口味。

流言:

洗澡先洗头会导致脑溢血。

最近有消息称,人的血管非常薄弱,遇上高温就会‘热胀,一不小心就会爆裂。洗头时一碰热水,血液一下子就集聚到头部,这时如果马上洗头,可能会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脑溢血,日本每年1.4万人因此致死。

真相 :

谣言所说的“日本每年1.4万人因此致死”,是对日本《日刊现代》杂志2013年11月21日一则报道的曲解。该报道称:“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4万人,其中约9成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12月、1月期间,由于温差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在洗澡时摔倒从而溺死的情况尤为突出。”

报道写得很清楚,原因是“温差”而不是“受热膨胀”;而且日本人喜欢泡澡,摔倒后溺水死亡的情况并不罕见,并不都是纯粹因为脑溢血直接致死。

猜你喜欢

松花蛋牛油果流言
松花蛋告诉你的事……
关于牛油果的小趣闻
松花蛋中的奇异“森林”
吃松花蛋,有些人得『管住嘴』
牛油果
——血糖
在网络流言的惊涛骇浪中,权威媒体如何做好“定海神针”
真相在真相里活着
流言
牛油果应该怎么切?
新西兰出现牛油果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