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文献综述
2018-05-30马静马克林
马静 马克林
摘要:自2015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迅速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焦点。众多专家学者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做了许多学术探索,尤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内涵与目的,以及面临问题、实施路径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局限做出相应评析的基础上,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出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重视实际问题导向下的微观层面研究和进行系统化整体研究。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综述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内涵与目的的研究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当前的农业的供给体系和综合生产能力不能适应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马富元,2016)。粮食“三量齐增”现象迫切需要改革破解高库存难题;农产品“量多质低”现象迫切需要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业发展“结构扭曲”现象迫切需要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环境负效应”现象迫切需要改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力支撑农民收入增加(马泽坡,2016;张海鹏,2016;杨建利、邢娇阳,2016)。同时,农业的供给结构失衡、农业供给中存在的“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环境恶化与产品质量安全等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转型的迫切要求(王红梅,2016;许经勇,2016)。另外,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耕地撂荒与过度耕作同在、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和农业农村短板效应明显等构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江国维,2016)。
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阶段性的客观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韩长赋,2016),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的必然选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吴海峰,2016;和龙、葛新权等,2016)。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目的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是指从农业供给侧入手,高效配置和利用农业生产要素,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增投入等改革手段,破解结构性障碍,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马泽坡,2016)。换句话说,是从农产品供给而非需求视角人手,重组或优化各类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业生产及其产品供给结构优化,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农业宏观调控(江国维,2016)。也就是通过改善农业供给体系的结构,通过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打造出符合目前消费者需要的有竞争力的农产品(马富元,2016)。另外,从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提高要素生產率之间关系来看,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矫正行政配置要素而造成的扭曲现象,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许经勇,2016)。概括而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保供给、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杨建利、邢娇阳,2016)。
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来看,就是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就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马富元,2016)。现阶段我国农业供给侧问题的实质是制度变迁滞后(黄祖辉,付琳淋,李海涛,2016)。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进行农业政策改革与完善(程国强,2016),是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陈锡文,2016)。核心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许经勇,2016)。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型,由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向农产品区域地标品牌化经营转变,以扶持区域地标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陈文胜,2016)。另外,具体到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何秀荣,2016)。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的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收购政策引发的结构性问题、二是农产品价格扭曲的要素性问题、三是农业生产组织落后的组织化问题(罗必良,2016)。具体而言,主要有粮食生产“三量齐增”,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农产品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产需矛盾日益增大;农户经营规模依然偏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任重道远;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不断加大;农业投入不足;农民增收缺乏新的亮点与支撑,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加大等(江晓国、洪功翔,2016;和龙、葛新权等,2016;陈晓华,2016;马泽坡,2016)。同时,更为具体的讲,就是存在诸如农产品供给与满足社会消费存在结构矛盾,农业供给结构性生产发展内涵显得相对滞后,生产成本攀升导致农业产品供给竞争力下降,有限资源承载力阻碍农业产品供给发展转型等问题(彭建涛,杜俊涛,2016)。从问题类型来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破解的难题有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补贴政策不完善等(杨建利,邢娇阳,2016)。从要素供给的角度来看,就是制度要素滞后与缺失并存、技术要素力度有待全面加强、劳动要素整体素质偏低、土地要素流动难度日益加大、资本要素增量不够且存量未盘活(姜维国、李立清,2016;韩一君、姜楠等,2017)。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研究
当前,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思考和确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路径(张海鹏,2016),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体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吴海峰,2016)。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有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体制改革等(孔祥智,2016),重点是去库存、降成本、统管理、调结构、促融合(陈晓华,2016)。要重视推进农业调控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供给侧治理结构、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侧经营水平、推进农业要素制度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侧配置效率等(黄祖辉,付琳淋,李海涛,2016)。具体而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路径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马泽坡,2016)。要加快粮食加工转化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将粮食库存降到合理水平;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与发展模式创新,降低农业生产、交易和生态成本;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以土地改革与激励保障为着力点,完善农业制度体系;要加强顶层设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江晓国、洪功翔,2016;和龙、葛新权等,2016;韩一君、姜楠等,2017)。
同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市场信息和市场办法引导、指导农业生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彭建涛、杜俊涛,2016;马富元,2016)。要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为改革提供保障;强化技术创新,为改革提供持续动力;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改革提供人才红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夯实改革基础;扩大农村金融增量与盘活存量,优化改革资本环境等(姜维国,李立清,2016)。要系统化构建农民的主体性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潘坤,2016;江国维,2016)。
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视角研究
有学者从农民主体性角度考察,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突出农民主体性,要相应构建农民经济、文化、政治主体性。可以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凸显农民的劳动力主体性;明晰地权层次保障农民的土地主体性;合理运用社会资本提升农民的收益主体性: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激发农民的创造主体性(潘坤,2016)。就开放条件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全球农业的长期过剩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球农产品市场将维持紧平衡条件下的低价格水平。因此,在开放条件下,中国农业目标应有过去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的“三元”目标转变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二元”目标。(胡冰川,2016)。同时,可以考虑通过“农业全产业链闭合平台”体系构建,以平台战略模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仪,夏杰长2016)。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何秀荣,2016)。也有学者从生态农业角度考察,认为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于法稳,2016)。也有学者从三产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即通过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依托农业资源整合市场要素、注重“产、城、人”互动、借力金融政策支持等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张首魁,2016)。还有学者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研究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并进一步认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整合乡村社会基础、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农村合作制度、重建乡村金融制度等(何軍,王越,2016)。另外,部分学者结合河南、河北、广西等具体区域实际,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考察,分别从消费者、农业经营主体、资源配置和环境等方面就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张伟,2016;韦晓菡,2016;李娜,2016)。
以色列农业发展经验启示我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陛改革,要明确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适时调整农业产品和产业结构、以新耕地、新技术带动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改善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和素质水平等(杨丽君,2016)。
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
(一)现有研究成果
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改革意义与必要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以及改革思路、建议等方面,尤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方面研究成果丰硕,归纳分析全面深入。不同专家学者从多角度提出了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和实施建议,内容丰富,同时,部分学者基于微观视角下,尝试对特定区域和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问题,例如改革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的专业性研究,能够为后续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入思考与重要借鉴。
(二)现有研究局限
现有研究局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现有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与定性研究为主,实证分析和定量研究较为欠缺。更多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描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等,由于缺少必要的定量分析和科学论证,相应的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路径和建议缺乏较强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以宏观分析和一般性研究为主,基于微观视角的专业性研究较为不足。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观的共性的研究,总结的问题具有典型的共性特征,提出的解决对策具有“普适性”,即“可以”适用于各层面、各区域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缺乏明确针对性。
(三)未来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
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研究而言,重点应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应进一步强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确定的分析框架内,注重以特定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经验数据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应主要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系统构成与运行机制,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是重视实际问题导向下的微观层面研究。即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特点,以特定区域实际为研究起点,着眼于具体区域农业供给侧现实问题的解决。要通过相关研究,提出符合区域实际的具有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可能是诸如路径设计、保障措施及运行机制等系统性解决方案,也可能是针对某一环节、某一对象(要素)的具体建议。
三是进行系统化整体研究。要从系统化视角,从推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即研究如何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进而从整体上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