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彦宏接龙Facebook“中国人愿意让渡隐私”说被怼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8期
关键词:便捷性选择权李彦宏

激起全世界关于数据隐私讨论的Facebook数据丑闻的余波未平, 李彦宏一个关于数据使用问题的谈话,把数据隐私的话题“接龙”到中国。

“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效率”迅速登上众多媒体头条,引来不少网友的吐槽。

百度和李彦宏又火了,因为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效率。

在3月26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李彦宏是在与IBM CEO罗睿兰、谷歌CEO皮查伊共同参与论坛第七单元“创新引领未来:商业领袖的洞见”时谈到隐私问题的。

网友怼李彦宏 效率和隐私是矛盾的吗

当3位嘉宾谈到数据利用,李彦宏表示,百度非常重视隐私问题,以及数据的保护问题。在过去几年当中,中国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一直在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更加开放或者说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如果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中国人是愿意这么做的。

李彦宏紧接着强调,百度当然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如果我们认为用这个数据会让所有者受益,而且他也愿意让你去使用他这个数据的话,我们会使用的。”他说,百度会在数据使用上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效率”的相关报道,招致了大量网友的不满。“隐私?我们愿意交换?你们问过我们了?”“是因为被你们绑架了好吗!效率和隐私是矛盾的吗?” “我们不愿意泄露隐私,隐私和效率同步并不冲突, 提高效率的同时为什么不能保护隐私。”在微博上,一些网友留下评论。

针对此事,百度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用户愿用隐私换效率,并不是说李彦宏认为隐私不重要。

“从任何角度,百度不可能赞同侵犯别人隐私的行为。李彦宏是想表达,在遵循一系列的数据保护原则,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率使用数据,让社会、企业和用户都比现在更受益。”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非常理解网民对于个人隐私问题的焦虑。在享受互联网产品或者服务时,用户需要授权使用相关隐私信息来提升服务体验。比如使用百度地图APP,如果用户不配合授权定位数据的话,则用户无法享受道路规划、导航等相关便捷服务,只能浏览地图而已。

他强调,百度方面很注重隐私问题,“我们不会利用用户的隐私数据,做出损害用户的事情。”

用隐私换效率 是令人尴尬的事实

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从订餐、出行到支付、社交,甚至连传统意义上最为隐私的居家场所都有智能设备的身影。人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被记录和传输,便捷性大大提高的同时,隐私泄露的风险也如影随形。

李彦宏认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尽管网上对此一片声讨,但李彦宏的话也折射出一部分令人尴尬的事实。

理想的状态下,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数据为基础,用户想使用互联网服务就需要交出部分数据。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与用户达成协议,并对用户数据采取有效的保护。用户如果不同意企业提供的方案,可以不使用该企业的服务,转而选择别家的服务。

但实际情况往往没有那么理想。纵观互联网行业,基本上每个领域内都已形成一家独大之势,领头羊也不过两三家。在强势的企业面前,用户的选择权非常有限。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网站和APP都有隐私政策,用户不同意就无法使用。在街头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民众都表示,不知道企业会怎样处理和储存自己的数据,但也没得选。

“虽然法律明确规定用户享有选择权,但选择权在哪儿?比如我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都用微信,甚至我的工作都离不开微信,那我只能同意企业的隐私政策才能使用微信。未来互联网服务提供方肯定会越来越集中,消费者的选择权也就会慢慢消失。” 北京玺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新焱指出。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李彦宏的言论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关注,在于用户使用网络产品时,无法真正行使知情同意的权利。“很多时候,用户没得选择。如果不同意百度的隐私政策,就无法使用百度的产品。对于企业会收集用户哪些个人信息,他们根本不知道。所以,只有越充分地披露、通知,才能越好地保护用户权益。”

执行政策 企业合规度低

事实上,就算用户有充分的选择权,国内的隐私保护现状也不容乐观。记者曾经测评过共计1550家网站和APP,结果显示,隐私政策合规度高的平台极少,合规度低的则占了绝大多数,超过总数的80%。互联网金融类和购物类的合规度低的网站和 APP占比甚至高于90%。

合规度低,意味着企业无法为用户数据提供充分保护。一方面,数据流动的问题非常复杂,一些企业确实能力有限,无法追溯数据的全部去向,或是无法应对来自黑客的网络攻击,这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型。

但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根本不愿意为用户隐私保护付出成本。

有安全行业从业者表示,隐私安全的管理,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是企业得付出成本。正因为此,在国家没有明确法律法规要求的很长时间里,企业没有去推进相关的技术开发。

当板子打到企业与大环境身上时,另一方也并非无可指摘。

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的另一个难点,是边界问题。每个人对隐私的理解不同,愿意让渡隐私的边界也不尽相同。在享受互联网服务,通常需要用户让渡部分个人信息,但是在多大范围内让渡?其中的平衡点在哪里?用户不知道,企业似乎也很頭疼。

所以,尽管“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效率”的言论让人反感,也确实映照出部分现实。许多用户拥抱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却没有注意到其中的风险。他们不重视隐私保护,在便捷性甚至是一些蝇头小利面前交出了自己的隐私。

猜你喜欢

便捷性选择权李彦宏
李彦宏的调侃
李彦宏的AI观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基于微视频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
食品创意包装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交通便捷性对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李彦宏冒险之前先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