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度系两款APP 未经提示开启隐私权限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8期
关键词:通讯录李彦宏百度

记者实测10款主流APP,有5款若用户不开启某些权限便无法正常使用; 百度贴吧和爱奇艺两款百度系APP未经提示就直接开启了有关隐私权限。

3月26日,李彦宏关于隐私问题的发言,迅速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公开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百度系APP擅开隐私权限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分析人工智能发展时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感知方面(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会比美国获得更多的数据,因为中国用户更容易接受用个人隐私来交换更好的用户体验,而美国用户则不太接受。

什么叫“曲线神助攻”?这大概就是:那边厢,Facebook正因数据泄密门,遭遇自身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市值暴跌、声誉受损,扎克伯格为此不得不登报道歉;这边厢,却是百度CEO李彦宏用一句自带争议性体质的话,吸引了很多原本对准扎克伯格的“炮火”。

有网友表示,“中国用户在个人隐私方面更加开放和不那么敏感,并不代表不经人容许就可获得他人的隐私信息,更不意味着没经人明确表达同意就可以默认人家同意而拿人家的隐私交易就合法。”甚至有人称,包括百度在内的很多公司的APP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他人隐私权限。

3月27日,记者在安卓系统环境下,选取了10款当前的主流APP,对其获取隐私权限情况进行实测。

实测结果显示,10款APP中有2款未经提示直接开启若干隐私权限,有5款APP若用户不同意开启某些权限,就无法正常使用。本次测评中,百度贴吧和爱奇艺两款百度系APP未经提示就直接开启了有关隐私权限。另外,百度、百度地图、百度外卖等APP也比同类APP要求获取的权限多。

用户愿意放开隐私权限吗

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手机用户,询问其是否愿意对APP放开自己的隐私权限。

结果显示,有15名用户明确表示不愿意使用隐私换取便捷。其中,有10名用户称如果不给APP开通隐私权限就无法使用,会选择直接卸载APP。从事金融工作的王女士表示:“如果APP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强制要求我开通定位、通讯录等权限,我认为这款APP本身就带有恶意,不会继续使用它。”

还有10名用户认为使用隐私换取便捷需要“视情况而定”。其中,3名用户认为,如果是微信、支付宝等较为普遍的APP,会给予自己的隐私权限,而如果一些不知名的APP索取隐私权限则不会给予。7名用户表示,是否为APP开通隐私权限,要看实际情况,如一名学生直言“开不开定位要看是否必要,比如美团这种确实需要定位功能的会给,但其他的一般不会”。

另有5名用户表示“会使用隐私换取便捷”。其中3名用户认为“可以接受APP知道自己的定位和通讯录等信息”。1名用户认为,“不给权限很多功能用不了,不得不给。”而创业者钱先生的想法则较为独特:“我几乎会开启除推送外的所有权限,因为我认为我的隐私并不值钱,而且早就已经泄露了。”

用户隐私泄露有什么危害

如果APP方真的获取了用户的隐私,会不会损害用户的权益?

“隐私泄露现在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北京互联网从业者赵谦(化名)表示,“各家企业都在做大数据、用户画像等的调查,我们的隐私信息早就已经‘上网了。可以说只要想获取,通过技术手段挖掘到用户的一些隐私信息并不难。”

“APP方没有理由直接损害用户的权益,但它可以通过精准推送等向用户有针对性地发送广告信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架构工程师称,APP可以读取一个叫做“MAC地址”的东西,其本意是帮助手机连接WiFi,但它也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让旁边的WiFi基站知道了有谁在附近。

“据我了解,曾有好多民营医院部署了‘黄金眼系统,其原理就是通过WiFi根据MAC地址关联到用户的手机号,如果你的手机注册了某一款APP,它还可以再关联到用户本人。这样他们就知道用户是谁,离自己有多远,而用户本人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上述架构工程师表示。

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知名APP在用户协议中均写有“将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相关数据可能会运用到推送中”等的表述。

“現在大部分用户已经将隐私‘泄露给APP了,相比之下,更需担心的是这些公司的用户数据可能会遭到盗取,这样用户信息有可能流入不法分子的手中,这才是真正有害的地方。”赵谦表示。

猜你喜欢

通讯录李彦宏百度
本期石友通讯录
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美食通讯录
李彦宏的调侃
李彦宏的AI观
百度年度热搜榜
百度医生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