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度近视青少年角膜塑形术后屈光不正的生存质量量表分析
2018-05-30许军于紫燕鲁元媛王芳万晓梅王宏娜丁香英彭程
许军,于紫燕,鲁元媛,王芳,万晓梅,王宏娜,丁香英,彭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沈阳 110005)
我国是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全球第一[2]。到目前为止,矫正镜片仍然是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的患者日益增多[3]。近视患者由于视力及视觉功能的下降,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可能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难,在精神心理上难免产生一定的压力。生存质量可以反映人体机能、社会活动以及精神心理状态,作为评价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中。国家在制定医疗卫生政策时也往往把生存质量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因此,在眼科学研究中引入生存质量的概念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引入眼科研究领域[4],使用自评式量表对屈光不正患者医学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很有必要。本研究采用中文版屈光不正生存质量量表 (the refractive status and vision profile,RSVP) 对需行角膜塑形术的中低度近视青少年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旨在评价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生存质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视光中心行角膜塑形术的双眼中低度近视青少年患者100例。纳入标准:年龄8~16岁;戴镜前无圆锥角膜、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眼底病等角膜塑形术禁忌证;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均可达1.0;所矫正的屈光度 (等效球镜) <-6.00 D。
1.2 评估工具
采用杨路等[5]设计的中文版RSVP对角膜塑形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该量表已经过文化调试并被验证认为有效。组成量表的条目的引入来源于与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特殊领域[6],共包括8个方面的问题:功能方面、驾车方面、患者所关心的问题、患者所期待的领域、症状方面、眩光问题、眼睛的问题和眼镜的问题。共包含24项条目,涵盖了行为功能、社会心理、症状、感觉、矫正镜片等方面的问题。问卷答案选项条目共分为5个等级 (1~5) ,1是最轻微,5是最严重;自评式线性条目 (0~10分) 中,0为最差,10为最好[4]。本次研究对其中某些条目做了改进,如将戴眼镜的视力修改为戴框架眼镜的视力。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行角膜塑形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量表完成情况
发出的100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计入统计的有效量表为85份,回收率100%,完成率85%。没有完成调查问卷的15例中,4例基本信息不完整,3例放弃对问卷的完整回答,8例问卷完成不完整。
2.2 生存质量改变情况
参与调查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功能质量量表总得分及不同近视程度组的得分如表1所示,角膜塑形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量表24项条目中,有19项条目的角膜塑形术后6个月得分较术前改善,其中1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有5项条目角膜塑形术后6个月得分较术前高,其中2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多方位的医疗干预成为必需[7]。医疗干预能否取得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客观的医学指标,更重要的是能否提高干预对象的生存质量。目前常采用自评式量表对生存质量的指标进行量化,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有NEIVFQ-25、VF-14、VFQ-51和RSVP 等。本研究所用的RSVP是经过文化调试的中文版RVSP,组成该量表的条目来源于与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此量表在测量屈光不正患者的视力、功能状况和心理影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可以用来评估同一屈光不正人群经过医疗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以及区分2类已知不同屈光不正人群间的生存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在角膜塑形术后生存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塑形术后6个月得分较角膜塑形术之前降低的19项条目中,1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化分析量表表明,行角膜塑形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提高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矫正镜片、感觉、视力满意度和愿望方面。尤其在基本生活方面,角膜塑形术后的得分较之前有大幅度下降,日常生活学习、进行社会交往和体育、娱乐活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纳入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中,白天基本上可以不需要额外配戴框架眼镜即可获得很好的裸眼视力,在“戴框架眼镜经常起雾”和“讨厌戴眼镜”条目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矫正镜片方面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在感觉方面,条目11~14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角膜塑形镜给患者带来美观及生活便捷,提高了青少年患者的自信心及社会交往能力。另外,角膜塑形术后的青少年患者不戴眼镜的视力满意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5项角膜塑形术后较之前分数增加的条目中,眼痛的得分增加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眼痛是比较常见的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期间容易出现的主观表述症状,原因很多,可能与镜片护理不干净、镜片划痕、摘戴不熟练及个体敏感性等因素有关[8]。本研究中,大多数眼痛患者均为一过性症状,且查体未见角结膜反应,但少部分患者有Ⅱ级以下的角膜着染,经积极治疗后多于3 d内减轻、消失。另外,量表条目中有1项为“只要配塑形镜后不戴眼镜,视力稍差一点也没关系”,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配戴塑形镜确实为青少年近视患者提供了白天学习及生活上的便利,同时满足了那些不愿意配戴框架眼镜的学生及家长们的心理。但尽管如此,不能勉强地追求不戴框架眼镜而不顾视力情况,因为塑形镜的效果是有个体差异的,对那些摘镜后白天不能获得很好视力的学生,应经常询问其视力情况,尤其是看远时的视力,比如看黑板或幻灯等是否会经常不清楚,如果回答“是”,则应该配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来满足远视力的用眼需求,否则可能容易导致近视度数的增长而削弱了塑形镜对近视的控制作用,应在临床工作中注意不能一味追求不戴框架眼镜而在不同程度上减弱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增长的控制作用。
表1 角膜塑形术前后屈光不正生存质量量表各指标比较情况Tab.1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ale item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orthokeratology
总之,角膜塑形镜在大幅度提高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该人群的生活质量,患者对角膜塑形术有较高的满意度。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调查样本量较少,有待更大样本及更长时间的观察。同时,本研究组将进一步改进、细化量表,并对不同屈光度、年龄和性别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对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的研究,眼视光医师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需求,以便制定能进一步提高其生存质量的诊疗措施。
[1] 徐喜卿,李顺平,徐艳娇,等.中国大陆地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Meta分析 (英文) [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 (7):1221-1227. DOI:10.3980/j.issn.1672-5123.2016.7.05.
[2] JONAS JB,XU L,WEI WB,et al. Myopia in China: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histological,and experimental study [J].Lancet,2016,388 (Suppl 1):S20. DOI:10.1016/S0140-6736 (16)31947-X.
[3] 毛欣杰,吕帆. 角膜塑形术的安全因素不容忽视[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6,18 (2):69-71. DOI:DOI: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6.02.002.
[4] 杜晓娇,陈轶卉,盛敏杰. 生存质量测定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33 (8):903-906. DOI:10.3724/SP.J.1008.201.00903.
[5] 杨路.屈光不正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D]. 温州医学院,2003:1-35.
[6] PATRICK DL. Health policy:quality of life in health care evalu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76-106.
[7] 梁渊,田怀谷,卢祖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构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 (1):13-15.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06.01.004.
[8] 张睿.角膜塑形术的并发症[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4 (6):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