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舞者的感悟

2018-05-30易晶晶

剧影月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舞蹈演员舞蹈专业

■易晶晶

我出生于普通劳动人民家庭,从小就喜欢舞蹈。听母亲说,我很小就有舞蹈天分,每当音乐响起,站在摇篮上的我就会手舞足蹈起来,惹得周围的大人都笑了起来,说这丫头很有舞蹈天分,将来一定是个舞蹈演员。上学后,我更加喜爱舞蹈,课间时间总爱压腿、下腰、翻筋斗,进行形体锻炼,跳舞的动作也像模像样。我的爱好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他们不断地引导我、帮助我、培养我,初中毕业后我顺利地考进了江西省艺校。在校学习期间,我不怕苦、不怕累,常常忍着伤痛,刻苦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艺校毕业后,我被大型舞剧剧组《瓷魂》选中,参加该剧的排演,并担任重要角色,随后又被“前线歌舞团”录取,成为一名光荣的“文艺战士”。

舞蹈,是一种群众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同时,也是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舞蹈的种类很多,如民族舞、现代舞等。但不论舞蹈有多少种类,我觉得自古至今,舞蹈被人为地分成两大类:即供表演的专业舞蹈与群众自娱自乐的群众性舞蹈。而专业舞蹈历来被称为“高雅艺术”,而被束之高阁。

上古时期,舞蹈作为一种交流形式,产生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很快舞蹈被统治阶级用于国事活动以及观赏享乐的工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宫廷艺术”。古今中外,许多王室都设有专门机构研究和教授舞蹈。中国古代这种事例很多,最著名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创办的“梨园”。唐玄宗不但建立了专业机构,还亲自参与编导,比如最著名的舞蹈演员则是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

专业舞蹈除了有专业教师教授外,对演员的要求也极高。传说,西汉时期的宠妃赵飞燕不仅舞姿优美,身体轻盈得可以迎风在金莲花上起舞。由于有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乐师(乐队),专业的教练(导演),再加上优秀的舞蹈演员,因此,专业舞蹈团体的演出历来被称之为“高尚艺术”,即所谓的“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意思是,高雅艺术是普通群众所不懂的。

我对这种说法是不赞同的。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不论哪个民族,不论如何发展、提升,总的目标是为了展现“美”。而人类美的标准都是共同的,例如,盛开的鲜花、美貌的少女、健硕的帅哥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等等,都被人类共同称之为“美”。同样,优美的舞姿也会被人们所认同和喜爱。

作为一个专业舞蹈演员,我毕业于江西省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由于在校成绩优秀,毕业后直接被挑选参加大型舞蹈《瓷魂》的演出。《瓷魂》是江西省历史上第一部大型舞剧,在排演之初就被文化部和江西省政府定为国家级重点项目而精心打造。公演后,先后获得包括舞蹈类最高奖——《荷花》奖在内的各种奖项,可以称为名副其实的高档艺术。但是,“阳春白雪”并非“和者盖寡”。一次,我们舞蹈团到一家大型企业演出。开始我们还担心,像我们这样的高档的舞蹈团到工厂演出能受工人欢迎吗?这家企业有个可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演出前,我透过幕布朝下看,礼堂里坐满了人,连过道都加了座,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幕布拉开,舞台下立即一片寂静,每当舞剧出现高潮时,台下就会出现热烈整齐的掌声……演出结束后,当演员上台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并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时,我明白了,这些被称为“下里巴人”的工人,其实同样也懂得欣赏“阳春白雪”,这件事证明了“高雅艺术”是可以为基层服务的。

因为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上古时期就作为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关于舞蹈的起源,迄今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就是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交流思想情感,于是就产生了语言,而当语言不能表达情感的时候,就用唱歌来表达,而当唱歌也不能表达时,人们手舞足蹈起来,于是就出现了舞蹈。因此,舞蹈不仅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而且也是人类肢体语言的最高表达形式。从远古时代起,凡是遇到重大活动,无论是婚丧喜事,还是祭祀天地神灵、祭拜先人,都离不开舞蹈。舞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成为人类社会劳动、社交、求偶以及娱乐的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它高于语言,高于唱歌,因为舞蹈不需翻译,而是通过人类都能领会的肢体动作做“媒介”来传递信息。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舞蹈只是一种肢体语言和娱乐形式,怎么与“媒介”牵连起来?什么叫“媒介”,也称“媒体”。我们知道,凡两者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则称“媒介”。前面我已论证,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思想情感的工具,在远古时代如此,在现代社会也如此。每当我们演出舞蹈时,不论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还是在国内进行各类演出,都起到交流友谊和宣传的作用。它既是友谊的桥梁,也是文化的载体,更是宣传工具。因此,舞蹈也可以说是宣传传递文化的“媒介”。

文艺(包括舞蹈),作为党的宣传工具,长期以来,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二为”方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上世纪的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及时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并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为广大工农兵服务。《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深入生活,很快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如《白毛女》《兄妹开开荒》《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李有才板话》《暴风骤雨》,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大型交响曲《黄河大合唱》等等。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力地团结了民众,极大地鼓舞了民众斗志,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又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长期深入工厂、农村、部队,为基层民众服务。特别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跋山涉水,长期送戏下乡,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涌现出许多像“乌兰牧骑”这样的优秀演出小分队,同时,也创作了许多像《洗衣舞》这样的优秀歌舞节目,以及大型歌舞《东方红》,芭蕾舞《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优秀作品。

正因为这样,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并加强对舞蹈专业团体的建设和扶持,以及对专业舞蹈演员的培养,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舞蹈演员,舞蹈事业得以健康和蓬勃地发展。广大舞蹈演员和舞蹈工作者,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研究和继承传统文化,特别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舞蹈艺术不仅作为文化,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整理和保护,因为舞蹈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回顾过去,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离不开政府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教导。我出生在新社会,成长在红旗下,作为一名党培养的舞蹈演员,我应该自觉地维护党的权威,不忘初心,做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

猜你喜欢

舞蹈演员舞蹈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舞蹈课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试述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