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舞蹈创编和教学的艺术特征研究

2018-05-29王为维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编艺术特征教学

王为维

【摘 要】舞蹈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有效的推动文化传承,特别是针对小学生而开展的舞蹈创编工作,可以承载更多的文化与艺术内涵,不单单可以熏陶以及塑造小学生艺术感,同时还可以提升其思想内涵以及文化修养,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系统阐述了小学生舞蹈创编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的春振兴、直观性以及趣味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小学舞蹈教学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小学舞蹈;创编;教学;艺术特征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小学舞蹈教育工作也应该被纳入到日常教育日程当中来。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舞蹈创编工作也就成为了舞蹈教师需要更加关注的环节。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本身生理与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舞蹈创编需要具备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更加富有趣味性、直观性的舞蹈作品。

一、小学舞蹈创编特征

(一)纯真性

相较于成人而言,孩子的想法以及思维更加活跃,看待某件事情的出发点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孩子通常都喜欢幻想,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想法非常的美妙,其原因在于他们想象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约束,成人则会受到众多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很多时候,孩子们都会将没有生命的物体看做是有生命的事物。孩子还喜欢将动物看做是一起玩耍的伙伴,跟动物讲故事。因此,教师在创编舞蹈的时候,需要体现出纯真性,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使用孩子的思想来看待客观事物,这样才能够发现孩子喜欢的主题以及题材,并将其用于舞蹈创作中,使得舞蹈能够被孩子所广泛接受。

(二)直观性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从生理以及心理上看都发育的不够成熟,因此,如果小学舞蹈可以更加具体与直观,那么将会提升学生的关注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舞蹈是利用肢体来体现艺术特征的,因此,学生利用眼睛观察才可以和舞蹈之间产生交流。在小学舞蹈创编的同时只有利用直观形体把舞蹈想要表达的思想表现出来,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以及学习舞蹈。不单单如此,因为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依然停留在表象,通常很难理解以及消化一些深刻以及抽象的事物与思想,创编舞蹈的时候,需要重点体现出舞蹈的简单以及直观,使得学生能够按照具体轨迹学习舞蹈。

(三)趣味性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创编舞蹈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舞蹈本身的艺术性,同时还需要具备趣味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所以,在舞蹈创编的时候,教师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日常生活的游戏场景以及画面,并且注意选材本身的积极意义。编排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舞蹈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热爱,在舞蹈动作设定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欢快的音乐,实现与舞蹈的有效融合,使得舞蹈整体能够达到和谐统一。

二、小学舞蹈教学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的巧妙运用

任何一支舞蹈都需要有音乐加以衬托,节奏能够实现舞蹈与音乐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展现出舞蹈想要传达的情感。音乐表达形式是抽象的,而舞蹈的表现形式则是直观而具体的,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能够更好的体现舞蹈作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的使用形式不同的音乐来作为舞蹈背景,带领学生把舞蹈当中的情感和音乐流露出的情感融合起来。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表演欲望,同时也能够提升舞蹈表演力。从舞蹈表演的开始到高潮最后再到结束,这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类似于音乐的展现过程,因此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配合基调相仿的音乐,更加有助于舞蹈表现力的提升,能够很好的将作品的情感传递给观者,使得舞者与观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教学多彩化

小学舞蹈题材在不断的拓展,形式也日趋多元化,使得小学舞蹈教学工作呈现了多样性。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题材,并进行联系,利用多元化的舞蹈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对舞蹈学习产生兴趣。舞蹈教学中可以开展歌舞剧、歌舞以及小舞台等多种形式,这样能够保证舞蹈的丰富多彩。例如在音舞快板《鸟语花香》,这是一支综合性相对较强的舞蹈,歌曲与舞蹈当中还穿插了对白,形式非常的生动活泼。将其用于小学舞蹈教学中,在带动课堂气氛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动作技巧以及表演能力,学生由此也可以感受到肢体语言所体现出来的舞蹈内涵。

(三)延伸表达的运用

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表达舞蹈。在舞蹈表演的时候,合理的使用眼神可以很好的将舞蹈情感传递给观者。所以,在小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训练,使其学会通过眼神来体现出舞蹈意境。比如,对于《千手观音》这支舞蹈,其中经典部分在于观音平和与安宁的眼神,因此教师需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使用真诚、纯洁以及善良的眼神体现出舞蹈精髓。教师可以将不同表情的词条随机的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词条内容练习,通过长时間的训练以后,一定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出强烈情感变化。

三、结语

小学舞蹈创编以及教学工作对于塑造学生的形体以及提升其综合素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的掌握小学舞蹈床边以及教学的艺术特征,使用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系统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生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陈乐.儿童舞蹈的创编研究——评《幼儿舞蹈创编与指导》[J].新闻与写作,2017(11).

[2]郭艳艳.培养美感 开启创新 感受合作——对南京小学中开展舞蹈教学与创编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2):173-173.

[3]陈潇屹.奥尔夫教学理论在儿童舞蹈创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9).

猜你喜欢

创编艺术特征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抗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谈谈从绘本到绘本剧的创编与指导策略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