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夫子庙灯会民俗文化传承研究

2018-05-29任婧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文化传承

【摘 要】南京夫子庙秦淮灯会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是南京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活动。它传承着民族文化、联络情感的重要作用,但商业化的渗透和手工技艺的传承等给灯会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主要介绍秦淮灯会的渊源、灯会的独特性以及传承现状并提出了其保护措施。本文以期为秦淮灯会的产业良好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灯会文化;文化传承;保护措施

一、南京秦淮燈会基本情况

夫子庙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

秦淮灯会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寄托民众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夫子庙灯会独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具有时代特征和浓厚的地域特色,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灯会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南京地区的风俗习惯,是南京人民的审美理念。

(一)美的精神追求

秦淮灯会历史悠久,制作精巧且内涵丰富,它是吉祥太平的象征,也是南京地区民俗的延续,同样也孕育了古南京人们热爱南京、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秦淮灯会是南京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南京民众生活的鲜活反映,也展现南京人民祈求平安、祈求家庭美满、期盼美好未来和追求美的精神享受,它给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氛,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南京大众的文化生活。秦淮灯会逐步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壮大,花灯的种类上也有创新,有传统的生肖灯,更有现代科技的声控灯,都会给游览者带来视觉美的享受,给人美轮美奂、心醉神迷的感觉。

(二)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

秦淮地区的扎灯艺人能充分展现出浓浓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和传达南京当地民俗的文化底蕴和精华。把神话故事、传说、典故、民俗通过灯盏表达出来,使观赏者充分熏陶秦淮灯会的文化,理解南京民情,充分感受博爱之都南京这座魅力城市。扎灯艺人在材料的选用上,不仅使用传统的薄纸、薄帛、细绢,使花灯小巧玲珑,让人爱不释手,更是采用了一些新材料如白玉和水晶等,艺人灵巧的双手和有创意的大脑使人眼花缭乱又叹为观止。扎花艺人们制作了大量极具特色的灯品,如药瓶灯、花瓶灯、蚕茧灯、瓷器灯、银碗灯、光碟灯等。同时为了达到最佳的观灯效果,灯会在路线设计上也要做到合理安排,布局时根据地形地貌、场地大小,以及工艺的数量、灯组进行合理安排。

三、灯会传承现状与保护措施

(一)秦淮灯会的传承现状

1.家族传承

根据资料查阅到,目前南京地区祖传的传统扎灯艺人已经不足50人,即使秦淮地区著名的扎灯四大家族——陆式、曹式、殷式和成式,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境地。

2.小作坊生产的坚守

小作坊的规模较小,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作坊,组成人员一般为老人、少数的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小作坊的手工花灯,做比较传统,比如有荷花灯、菠萝灯等植物灯,还有生肖灯。做灯的材料基本没什么变化,还是纸,同时传统花灯价格便宜,主要通过花灯市场进行产品销售。小作坊遵循手工花灯传统的色彩和工艺,为秦淮灯会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社会力量的传承

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秦淮地区的灯彩艺人到灯会现场,现场制作花灯来吸引观赏者,也可以招揽学徒。其中顾业亮2000年创立的南京夫子庙灯彩艺术中心、陈柏华2008年创立的句容秦淮花灯文化研究中心等,这些专门灯彩公司的成立,不仅使灯彩艺术有了固定的团体,同时也有利于它的传承。

(二)秦淮灯会的保护措施

1.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秦淮灯会在逐步成型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组织的认可和支持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某些传统节日、民俗节俗,可以说是政府机构创造的。秦淮灯会不仅是南京民众民间的盛大传统节日,也是政府支持的盛大节日,政府的大力支持体现在媒体的宣传、对扎灯艺人的采访、积极帮助扎灯手艺的传承。2016年南京政府积极申报秦淮灯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秦淮灯会的重视和保护。

2.提高产品质量、创造精品、提升品牌

目前市场上的花灯,绝大多数是传统的花灯,一般是悬挂的荷花灯、拖地上的动物花灯、手提式的花篮灯。面对市场压力,无论是从花灯的造型还是材料上都需要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和人们审美的需要。造型上开始创新,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做生肖花灯,创新各种造型的动物生肖。材料上从原来的纸质创新为丝绸、色彩灯纸和柔软的铁丝。另外光源也需有所创新,用感光灯,用磁性集成块,一吸就能粘上去。除了提高花灯的质量,制造精品,更要提高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通过网络、微信等拓宽销售渠道。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创造发展空间

政府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上大量宣传,提高秦淮灯会的知名度,让秦淮灯会参与到百姓的生活中,作为节日传承的载体,在每年的元宵节,政府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它就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四、结语

秦淮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大,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长久以来,它已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这里提出了秦淮灯会的传承状况以及发展中的问题,希望通过此类文章使社会多方共同关注秦淮灯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秦淮灯会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6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南京夫子庙灯会民俗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Y16C15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任婧(1997.8-),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大学系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文化。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文化传承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商标侵权问题和保护措施研究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高山茶园如何做好防冻保护措施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