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公共图书馆员工管理探析

2018-05-29冯玉贤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员工管理基层图书馆创新途径

【摘 要】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动,使得图书馆成为推进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各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图书馆管理面临一定的挑战,员工作为图书馆的核心管理人员,其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对图书馆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对员工进行统一管理,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规范,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本文对图书馆员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创新管理途径,以推动基层图书馆良好稳定发展。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员工管理;创新途径

一、前言

服务工作作为图书馆的工作核心,图书馆员工在服务体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员工的整体工作和管理水平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图书馆具有大量的书籍、文献等信息资源,对人们的发展和教育的有效进行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人们的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图书馆的辅助和推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使读者的知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基层图书馆的管理范围相对较小,在对员工管理时缺乏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应充分结合现代化的理念,通过对员工进行激励,形成员工自我管理、员工绩效管理等综合性的创新管理体系,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推动基层图书馆更好更快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二、基层图书馆员工管理现状及问题

首先,图书馆员工人员配置不合理,在人员结构方面缺乏科学性。图书馆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与图书馆的发展息息相关,很多图书馆虽然拥有一定的人才,却不能进行高效的利用,对于很多具有专业性的人才安排的岗位不适合,使得人力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图书馆缺乏一定的人员结构调整机制,使得员工自我管理和情绪管理出现一定的难题,阻碍图书馆的发展。

其次,图书馆员工缺乏培训,很难提高其个人能力和素质,无法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使得图书馆发展步伐缓慢。为了更好的满足岗位的需要,图书馆员工必须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学习,及时对知识体系和理念进行更新,避免出现员工老龄化的现象,避免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图书馆普遍缺乏员工再教育,使得员工的管理水平受到限制。

再次,缺乏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员工的积极性需要管理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带动,通过对员工进行激励和奖惩,提高员工的自主性。图书馆管理机制较为落后,在激励及绩效机制方面存在欠缺,无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三、基层图书馆员工管理创新

(一)员工自我管理

在对员工进行统一管理的同时,员工对自己也应具有一定的管理方向,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努力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实现的价值。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修养是图书馆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员工自己努力实现的,而非管理者统一进行培训就可以使员工拥有的。

1.明确个人优势和劣势

在进行自我管理之前,员工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不断发挥个人的优势,使自己的劣势得到明显的改善。管理者应从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素养出发,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分工,保证员工与相应的工作岗位相匹配,使员工在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绩。随着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和升级,图书馆员工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提高以服务为主要核心的工作质量需要通过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实现。21世纪的图书馆逐渐呈现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基层图书馆也不例外,共同表现出现代化图书馆的特征。计算机网络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减轻了图书馆员工的工作量,数字图书馆的兴起要求图书馆员工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能、知识整合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等。通过树立正确一致的价值观,使员工明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保证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相一致。

2.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

为使员工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个人素养,使个人的能力得以体现,从组织和集体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好的推动图书馆的发展。结合一定的培训,使员工具备一定的成功者的素养,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工作中的问题,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从工作中提高個人的职业素养,逐渐积累经验。在员工集体培训的基础上,应保证员工能够进行自我培训,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完善,逐步提升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图书馆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充分掌握图书馆内部资源的情况,对相关的管理系统和体系有明确的了解,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更好的提高服务。

(二)员工绩效管理

随着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员工进行管理时,逐渐形成完善的管理理念,实行员工绩效管理,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以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奖惩,使员工更加积极认真的对待工作。

1.形成绩效管理理念

为保证员工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应对考核相关的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设定,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绩效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和领导者相互配合,而非员工绩效管理部门全权管理,各部门应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真实有效。为保证员工绩效管理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达到一定的目标和效用,应对员工进行知识普及,掌握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和意义,明确员工的个人职责,使绩效管理相关理念被员工所接受。

2.完善工作流程

进行绩效管理,应分阶段分环节进行管理,结合实际工作的要求,制定相关的评估指标。第一,应编制、调整职能指标,通过对员工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设定相应的指标。第二,制定评估方案,在设计指标的前提下,结合一定的尺度和标准,对评估内容进行等级划分,结合管理部门的相关建议,同时与员工进行一定的沟通,共同制定年度绩效评估方案。第三,完善方案实施过程的控制,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和监督,全面了解和明确绩效评估方案的落实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解决路径。第四,及时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上交评估报告,同时,进行员工内部相互评估,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结合读者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结合多种评估方案做出最后的结果。第五,及时公布绩效评估结果,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可以提出一定的质疑。第六,充分进行沟通和改进,保证员工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分析员工绩效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引导员工进行处理和改进。

3.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管理需要员工的充分参与,对于绩效管理的各个过程,员工都应该明确,可以提出适当的建议,与管理者共同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通过提高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效率,使管理者与员工形成良好的关系,以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保证管理工作得到落实。

4.构建绩效反馈系统

在进行绩效管理的同时,反馈工作是绩效管理的保证,通过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明确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掌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使员工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为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绩效信息反馈能够充分利用绩效信息,使管理者和员工明确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的改进组织績效管理工作。结合反馈信息,可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同时分析工作对相关能力的要求,为员工进行理性的职位定位和选择提供帮助。

四、结语

图书馆作为提供学习环境的场所,在具备足够信息和资源的同时,也应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内部管理控制科学合理,实现服务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知识传递作用。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因此,应加倍努力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形成统一的目标和价值观,使员工具有向心力。在进行员工管理时,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理念,综合利用员工自我管理、情绪管理以及员工绩效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保证员工个人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更好的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图书馆的发展,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作者简介:冯玉贤(1984-),女,汉,广东江门人,大专,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工作,读者服务部管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韩玺,顾萍.任务小组法在中小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12(8):27-29

{2]黄士娥.加强中小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J].黑河学刊.2016(1):133-134

[3]何栋斌,孟新星.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初探——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为例[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7):235

[4]王石林.浅谈中小型公共图书馆音像资料的管理与服务[J].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研讨会会议.2015

[5]于静.中小型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J].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研讨会会议.2015

[6]陈昆琼.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人员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曲靖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为例[J].云南图书馆.2015(1):42-45

猜你喜欢

员工管理基层图书馆创新途径
对跨文化管理中员工管理的思考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基于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的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探讨
浅析基层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