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路径探析

2018-05-29张曙晖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张曙晖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更好地促使基础教育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与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起来,首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和路径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建设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处在农村或者是比较偏远的山区,学生同样有机会可以分享到优质的课程资源,这使农村的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性得以体现,促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校中,不管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师资条件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或者是城镇中心学校。

(一)师资水平偏低,智力支撑不足

要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有一支信息化的管理队伍、技术队伍与教学队伍。但是在当前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队伍建设中,存在人数比较少、人员水平比较低的突出问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以表现:一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队伍基本上都不是专业出身,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与技术方面的训练,达不到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与技能标准的要求,无法取得专业技能证书。二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任老师大多不是专门老师,很多都是别的课任老师兼任的,缺乏专业的素养,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学标准,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校因为老师比较短缺,减少了信息技术的课时或者根本不开设这门课程。三是,现有的农村中小学课任老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老师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连课件也不会制作,无法进行网络教学,更谈不上对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了。

(二)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投入偏少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很薄弱的,有关于校园网的建设、计算机的数量和多媒体教室都达不到国家的有关规定。一是,很多农村中小学的计算机尚未普及,老师与校内办公人员都没有实现一人一台计算机的配置水平。二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很多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缺乏,无法配置计算机,老师没有电子备课的条件。三是,农村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室数量很少,普及率非常低,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费不足,所以要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比城市的难度更大。

(三)建设与使用融合不紧密,缺乏长效机制

最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大了投入,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校的基本信息化管理与教学。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原因,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些农村中小学将信息化建设当成了面子工程,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在硬件建设上花费了不少的资金,建设完成了校园网与多媒体教室还有电子备课室等,但是软件与平台的建设却没有跟上,使得信息化设备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二是,還有不少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时不足,更别说是科技、课外活动来使用这些现代信息化设备。三是,只有少数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动使用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即使偶尔使用一下,也只是为了提高听课演示的效果,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无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以网络资源为基础的主动与协作学习无法体现出来。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建设问题解决策略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要统筹安排,建设业务素质高的老师队伍,建设机制得以完善,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一)建设一支教育信息化业务水平高的老师队伍

老师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实施者,老师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期发展与改革的成效,因此,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打造良好的师资力量。一是,一些老师的培训机构要多方途径提高老师信息化水平,培养老师基于互联网的专业技能。比如,实施老师的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在线课程与网上学习等,运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提高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教育空间的实名学习及教研计划,在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融入教育培训,激励老师运用教育的空间开展相关教研活动,以及教学的总结与辅导等等,督促老师的在职再教育。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标准,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老师的队伍建设,填补空缺。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以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相联系、学校教学设备的智能化与智慧化;通过资源环境的建设,促使良好资源的共同分享;通过应用领域的建设,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等,促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模打造,完成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三)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使用的融合制度

在促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问题与老师专业化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接下来就要解决建设与使用融合的问题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不是农村中小学的面子工程,不是仅仅用来使学校的物质环境得到改善,也不是单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是要让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让老师教学更加便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运用多种形式的策略,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正轨,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尚.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8(03):85.

[2]钱小龙.MOOC与中小学教育整合的目标与路径:美国的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17,44(06):41-53.

[3]周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路径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08):21-24.

[4]王杰文.中小学教育技术人的困境与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17-21.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
通过完善单位信息化建设自动实现内部控制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