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科学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切入点

2018-05-29李忠会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切入点提问小学语文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问、组织学生讨论、答疑解惑、总结归纳等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主动思考并感悟知识的魅力,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得以完成。本篇文章以目前教学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探讨了有效提问的切入点,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增强贡献一些建议和智慧。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教学;切入点

在小学基础课程之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好语文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其想象力,而且可以为学生学好其它科目打下基礎。因此,需要以小学生的特征为出发点,找出高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如下就如何科学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切入点展开探究

一、学会“艺术性”的引导学生

语文课生动、灵活,课堂的主人翁是学生,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让学生自觉地对问题进行探讨,明白文章的内涵和意图,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及引申意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应巧妙的引导学生情感,使学生的思考得到启发。比如,在学《爱迪生救妈妈》这一课时,老师在学生读之前提出问题比较好,例如“通过题目,你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爱迪生救他母亲的原因是什么?”“他母亲怎么了?”通过这些问题的设问,可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想去了解它,也可以使学生明白文章讲的重点是什么?通过提问很好的启发到了学生。

二、准确找出关键之处

哪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点睛之处,老师要学会使用它们,让学生在精妙的课文语句里体味到文章的巧妙及其魅力,让学生明白关键部分在一定情况下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的道理。比如,在《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里,老师应把握“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明白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从民族的摇篮变化为“一条给人们带来灾难的祸患之河”的过程。学生刚读完老师可以抛出一些问题,比如,“母亲河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与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关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变化,通过关键词快速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架构,再把每一段综合起来,使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意义、作者写作意图有所掌握。另外这篇课文有条理,文章里充满保护环境和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说明文的范例,所以老师在讲解课文时,还应教会学生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掌握一些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使用关键词来传达写作意图,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敏捷课堂活跃,但难以集中全部注意力于课堂上,因此教师使用提出问题来创造教学情景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特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这样即使在有一定难度的阅读中学生也能有自己的看法。但从现状看,很多老师没有严格按照此步骤进行讲课,上课进度快,学生还没有掌握、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又进入到下一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低,只是填鸭式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教学效率也低。举个例子,在讲《咏柳》写一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一副杨柳依依的图片,并问学生:“通过图片,你能感受到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学生发表完看法后,老师让学生结合图片的画面,朗读全文,思考春天的样子,这样学生仿佛真的感受到了春天,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

四、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语文教学当中也存在着矛盾,如果我们把握住了文章的矛盾之处,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全文,并把握课文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意图。在许多语文课文里,作者埋下了关键之笔,这些点睛之处也要重点理解,老师应以这些关键点为依托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举个例子,我们在学《白鹅》一文时,课文中说“鹅吃饭,经常使我们大笑,它需要三种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草、一样是泥”老师可以提问:“我们写作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重复词语,而本篇文章‘一样这一词出现三次,这是不是错误呢?”学生会说:“如果把重复词去掉,是否便没有矛盾了呢?”老师可以紧抓学生思考的这个点,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一个结果:“鹅虽然吃的东西不复杂,但要求多,架势高,是一只高傲的鹅”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前面说的“鹅吃饭经常惹我们笑的原因”,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面向全部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考虑好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老师的问题应面向所有学生,性格不同的学生要照顾到,对那些胆小害羞学生的意见,老师更应该考虑到,这样才可以看出老师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老师应多给予学生信心,多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问题豁然开朗,提高教学效率。

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组织者”,老师的使命是指导学生学习并思考,使其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学中,老师的提问和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非常重要,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时代的脉搏,并顺应它,在教学中有效的、巧妙的设问,并通过良好教学情境的设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李忠会(1987.11-),女,汉族,籍贯:四川.隆昌,当前职务:小学语文教师,当前职称: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关于小学生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参考文献:

[1]唐俊佩.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切入点[J].俪人:教师,2014.

[2]黄通海.谈如何有效选择语文课堂提问的切入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5.

[3]赵书侠.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有切入点[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

猜你喜欢

切入点提问小学语文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