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游戏的组织策略

2018-05-29廖珍秀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组织策略音乐游戏幼儿

【摘 要】音乐游戏以独特的游戏性、趣味性深受幼儿的热爱。在对幼儿进行知识传授教导中,将音乐游戏这个贴合幼儿兴趣点的元素融入进来,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对幼儿吸收运用知识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游戏材料的选择、游戏情境的创设、游戏形式的运用,让幼儿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从而达到音乐游戏寓教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游戏;组织策略;幼儿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当教师把游戏有机地融入音乐中,就构成了幼儿喜欢的音乐游戏。音乐游戏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习知识,获得全身心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达到音乐游戏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呢?下文就音乐游戏的组织策略作简要分析。

一、巧取材料,感知音乐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适时适当地投入材料是引发幼儿音乐情感和促进游戏深入开展的有力手段。科学使用材料,能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

1.可视材料的提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道具、图谱、多媒体课件等可视材料的运用可以使音乐看得见、摸得着。如游戏《鸭子上桥》,歌曲涉及8只鸭子,在游戏中容易混淆,幼儿不能大胆的参与游戏。而提供标有(1—8)的数字鸭子头饰,引导幼儿记住自己戴的是几号鸭子头饰并按顺序站好,然后随音乐游戏。头饰、音乐等给了幼儿视觉的冲击,彻底地解决了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清楚的明白歌曲的内容及鸭子上桥和下桥的顺序,为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幼儿对音乐的大胆表现提供了素材。

2.操作材料的投入。音乐游戏中适宜的、有趣的材料运用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音乐。如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出示大锣和蛙鸣筒,用大锣代替鳄鱼、蛙鸣筒代替青蛙,幼儿边唱边做小蝌蚪的游戏动作: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扭扭……当唱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你在哪?”后,小蝌蚪就停住不动,做找妈妈的动作。当听到大锣响起时,就赶紧躲到椅子后面藏起来;当听到蛙鸣筒响起时就快乐地游去找妈妈。幼儿不仅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小蝌蚪,还能根据音乐信号开心地玩游戏。

二、创设情境,表现音乐

怎样让幼儿在纷繁复杂的音乐中理解其中的韵味呢?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幼儿在身临其境、轻松自然中融入音乐游戏的意境,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例如:游戏《小鸟和大象》,我通过大胆的情境创设,让幼儿将音乐演绎得淋漓尽致。

1.情景再现,感受音乐。在聆听音乐之前,把森林、大象、小鸟的情境通过PPT呈现在幼儿面前,为幼儿聆听、赏析音乐埋下的伏笔。音乐响起时,在PPT引领下幼儿能轻松听懂A段小鸟歌唱、飞翔、捉虫、躲大象的情境;B段大象喷水、转圈找小鸟、和小鸟一起玩的声音,通过播放森林、大象、小鸟的画面,这种美的意境油然而生。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极大兴趣,为音乐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2.融入故事,体验意境。以故事贯穿整个活动: A段音乐:“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整天飞来飞去,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了。一天它们又快活的与大树做游戏,忽然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小鸟们吓坏了,以为怪兽来了,就赶紧藏到大樹后面;B段音乐:小河边来了一群大象,他们伸着鼻子晃来晃去,有的吸着小河里的水,喷到另一只大象的身上,玩的很尽兴。大象们累了,就躺在大树底下睡着了,不一会儿,大象们觉得身上痒痒的难受极了。原来大象身上爬满了虫子,他们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把虫子弄掉,藏到大树后面的小鸟看见了,连忙飞到大象的身边帮大象把虫子捉掉。大象身上不痒了,对小鸟说:“谢谢你们,可爱的小鸟!”小鸟说:“不客气”。通过故事与音乐的有趣配合,使抽象、复杂的音乐就变得那么的生动形象了。

三、形式多样,创造音乐

每首音乐都蕴涵独特的韵味,有的音乐节奏动感,有的旋律优美,还有的赋予幽默,教师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格,设计多种新颖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听觉游戏。听觉游戏主要是培养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对声音高低、长短、强弱等的分辨能力为目的的游戏。如:《玩具玩具你在哪》这个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让幼儿辨别声音的强弱,寻找玩具的幼儿蒙着眼睛在圈内找玩具,当他接近玩具时幼儿大声唱,当他远离玩具时幼儿轻轻哼,幼儿通过分辨声音的强弱,确定玩具的所在。倘若我们单纯的以敲打等呆板的形式让幼儿分辨声音的高低、强弱,就会削弱幼儿的积极性。

2.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通过扮演音乐作品的某种角色,通过肢体语言、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如游戏《狐狸和石头》,老师扮演小狐狸,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狐狸在前面走,小动物在后面跟,小狐狸一转身,小动物就要变成大石头,小狐狸绕着大石头走时,大石头要一动不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两段音乐的艺术形象:A段音乐行进而匀速的节奏表现小狐狸在前面走,小动物在后面跟;B段音乐连贯、快速的节奏表现小狐狸转过头,小动物变成石头,小狐狸绕着“石头”走。幼儿情不自禁的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做起各种动物的动作,并懂得跟随音乐的变化摆出各种有趣的动作造型。

3.歌唱游戏。歌唱游戏是一边唱一边游戏,是最常见的一种音乐游戏形式。在愉悦的游戏中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以及对音乐的体验和表达,更使幼儿的心灵得到熏陶和陶冶。如游戏《捉小鱼》,请两位幼儿双手上举,碰在一起做“渔网”,其他幼儿扮演“小鱼”,一个跟着一个跟随音乐有节奏的走小碎步,一边唱歌,一边做鱼游动作从网下钻过。当歌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时, “鱼网”迅速放下,开始捕“鱼”,把“鱼”套进网里,抓到的“鱼”当鱼网,直到全部“鱼”捉完,游戏从新开始。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地位,他们的注意力始终被吸引在游戏情境里。

总之,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策略,充分挖掘游戏在幼儿音乐中的内在价值,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达到音乐游戏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作者简介:廖珍秀(1974-),女,汉,福建长汀人,中级,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卢乐山等.游戏[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赖德胜.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组织策略音乐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