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材料

2018-05-29石丽燕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语言

石丽燕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积累语言成为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的是让学生理解语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经常会忽视让学生从感悟到运用的一条重要的纽带——积累语言。该如何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一、教给积累方法,培养积累的习惯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加强语言积累的主渠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料及时进行练习朗读,在读书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达到积累语言材料的目的。如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中描写傍晚路边春天的美景,用细致的描写,色彩叠词,都非常值得積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学生就积累了不少优美词句,为写作打下基础。

二、加强朗读训练,注重语言的积累

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讲授教材时运用教学中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好的朗读引导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如果我们找到练习朗读的好材料,应该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津津有味。

如四年级第一学期《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特别要指导学生朗读时学会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从而读出潮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的声势来。通过这样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文本中好的语言材料,有效促进语言材料的积累。

三、运用文本语言,发展自我的语言

我们知道,孩子只有在各种有意义的经历和活动中使用自我的语言时,才能能动地交流并兴奋起来,如果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这种外到内的刺激并引发共鸣,意至而言未到时,学生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主动地应用语言,即“在思考中表达”。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利用教材语言资源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就是如果说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于教材,当这种表达由内到外时,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是一个选择——咀嚼——消化——吸收的过程。所以它应当循序渐进的,需要老师细致耐心地指导。

为了使学生乐学,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文本中的语言应用到实践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运用教材的语言材料进行扩展性语言训练。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积累丰富。学生词汇掌握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请同学们看一幅图片,教师引导:“这是原本是怎样一个村庄?”学生一开始基本上会用文中的语言回答:“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到此为止。但是如果我们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深入地问:“请同学们想一下,表示郁郁葱葱和美丽的词语还有哪些?并出示句式:“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 。”于是学生便展开想象,调动大脑中的知识储备,组织出更多语言。这样的词句训练生动活泼,在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发展帮助甚大。

其次要利用教材的语言材料拓展想象,进行创造性语言训练。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语言材料给学生描绘、设计出一些情境,使学生创造出丰富绚丽的想象,让学生在语言产生的视觉效应下产生启发,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发展。如教学《他是我的朋友》一文中,让学生将描写小男孩神态、语言的句子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随着文本的深入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过渡语的引领下,分别进行以下说话训练:

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想________,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可是还想________,于是,他又把手举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想_______,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他想到_______,但是他又想_______,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想_______,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通过利用文本创造性的语言训练,不但使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一个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语言材料的积累是个学习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背词语、词义、精彩的片段或者篇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表达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促进学生语言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发展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