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小学科学考试评价方案的探索
2018-05-29李蕾
李蕾
【摘 要】针对小学科学评价与考试中存在的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等诸多问题,我们对建立一套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使科学课程的评价和考试与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对接,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功能;使检测和评价成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深化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整合性;考试;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小学科学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
根据全面渗透《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思想与要求,我们学习和研究了《罗湖区小学〈科学〉考试评估方案》,我们发现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考试与评存在许多问题: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其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考试内容主要以片段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对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实践与探究能力的考察;教师使用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用一种模式、一套试题作为“惟一尺度”评价学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科学课程评价和考试改革的目标
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如何鼓励教师、家长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改革对学生评价和考试,就是要使小学科学课程评价和考试更加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再是关注“选拔”的功能。
三、编制重趣味、分层次、多元化、“整合性”的考试内容
在编制考试内容的时候,遵循两大原则:一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二是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增强考试内容的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让学生更多地感悟、体会和实践。
(一)多元考核—— 一试、二试和平时三结合考核
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将考试内容通过一试、二试和平时竞赛式的考核三方面结合起来,一试主要有:课堂交流、实验操作考查、科技创作评比展览、作品表演等;二试即笔试,制订ABC卷。平时经常组织科学竞赛,将阶段考核和终结考查有效整合,综合评估。一试试题的背景材料开放、新颖,突出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试题的题材做到教材内外的材料结合,特别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问题。
(二)自定目标——可选择的ABC卷
学校提供的ABC卷让学生针对自己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试卷。(A卷——提高卷,针对优秀学生,更具有挑战性;B卷——普通卷,针对大多数的学生;C卷——基础卷,针对学困生,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一方面让学生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从而真实有效地检测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树立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我可以学好”“我能学得更好”的自信心。
(三)试卷变脸——考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
关注学生情感和个体差异,通过改变试卷的标题和题型的名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激励性的情境,让传统的试卷“变脸”,充满趣味性,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能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愉悦地考试。这样的考试,更好地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学生能更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并更喜欢学习,使老师在反思、总结等基本教学素养方面得到提升,创造性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并更喜爱自己的职业。
四、注重分层差异的“个性化”考试方法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原有的水平,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之得到不同的发展,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选择权利,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多次机会,允许重考
每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A、B、C卷,对于一时粗心失误或对考试结果感到不满意的可以申请重考。多次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后进生也有得“优秀”的机会。分层的考试,可以让尖子生有得不到“优秀”的可能,鼓励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考核学习态度,学生参与考核
学生的学习态度跟学习成绩同样重要,通过考核学习态度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可以有学生参与考核,如自我的总结,小组的评议等,可以结合自主答卷和小组合作答卷的形式组织考核。
五、实施小学科学考试评价方案的主要体会
1.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如我们平常推行的口头评价,“棒棒,你真棒、good good very good 等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
2.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我校开展了“阳光少年行动”活动,它是新课程环境下的激励机制,把学生获得金色阳光点数卡的积累情况,进行“阳光少年”金、银、铜奖评选,铜奖周周评,银奖月月评,金奖学期评,评出积极性、评出荣誉感、评出实效。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六、小学科学课程评价和考试应注意的事项
改革就意味着对原有制度的改造,学校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考试制度和措施,并动员教师敢于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课改精神的学生评价方式与考试改革道路来。要对教师现有业务考核进行必要的修订,对教师教学工作考评要关注学生起点、关注教师工作过程,如:教师的教学评价研究应包括:备课评价---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實施评价---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对已有的教案和课堂活动作相应的调整;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等。使之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对学生评价与考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