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浅析

2018-05-29王爱睿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兴趣激发教育教学小学语文

王爱睿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小学又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个最关键的时期,小学语文学习的好坏关系着学生日后的语言学习情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系统性的学习还处于一个接受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兴趣激发

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而且对学生自身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采用适合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从而全面地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本文就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而且生性好玩,枯燥的学习难免会让他们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就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些互动小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也会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将语文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地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生活性,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动的、有趣的学习。如果语文教学不能與生活进行密切联系,那么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课堂气氛也会死气沉沉,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更不用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了。

除了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重对学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搜集资料、阅读课外读物等习惯的培养,通过对这些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发挥。

二、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挖掘与规划,加强对教育方式的探索

要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那么教师就要加强对教材的分析与挖掘,教师要对所要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教学前,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备课,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一个学生的观察、分析,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会存在一些不同,学生不同,其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教学准备时,就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育方式的探索,一定要紧紧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开展,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多地掌握语文知识。

三、加强对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促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加强对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身心的愉悦,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其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当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后,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学生,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创新的氛围,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渐形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局面,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自主地完成学习。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互学互助,从而更好地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探讨中来,及时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引导,不让讨论偏离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从别人的观念中得到不同的启发,学生之间可以做到取长补短。

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为高效,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前有效预习的引导。小学生对于预习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预习方法,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预习提纲,从而让学生逐渐学会预习。当学生学会预习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针对自己的情况去设计一些预习提纲,注意预习提纲的设计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体验。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预习的感受和收获的快乐,从而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体验更加深刻。

六、引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范围

语文的学习绝对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学习之中,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因此,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就要引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范围,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形成一种大语文观,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断扩宽自己的视野,多涉猎各领域的知识,即使不能深知,也要有一个浅显的涉及,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爱洋.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才智.2016(06):44.

[2]王艳.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6(09):1.

猜你喜欢

兴趣激发教育教学小学语文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