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华兹华斯的《咏水仙》

2018-05-29杨菁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威廉境界

【摘要】作为湖畔诗人的领袖人物,威廉·华兹华斯是公认的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醉心于自然风物,用纯真质朴、清新诗意的语言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来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并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咏水仙》是其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中的经典,诗人用优美而真挚的语言描绘了摇曳多姿的水仙,创造出一种幽微深致、物我两忘的境界,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对希望的歌颂。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咏水仙》;语言;境界

【作者简介】杨菁(1997- ),女,山东莱阳人,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华兹华斯的诗歌通常都是描写田园景色和自然风光,其诗歌具有优美动人、寓情于景、等特点。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毕业于剑桥大学,与柯尔律治、骚塞并称为“湖畔派”诗人的华兹华斯,以其淡雅清新的独特语言风格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崭新时代。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描写湖光山色、静石流水、朗月清風、走兽鸣禽等风景,勾勒出一幅幅英格兰情调的秀美画卷,他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的风格以及古典主义追求雕饰的诗风,打破了18世纪以来用诗歌描写贵族生活的桎梏,开辟了诗歌口语化的道路,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诗人。华兹华斯认为诗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的语言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或情景上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是日常的东西在不寻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又如他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强调的一样:“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在精心描绘景色的同时注重抒发对人们生活的感受与沉思,强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还认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可以为人类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人类在大自然中的熏陶下应该始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密关系。在这种“大自然崇拜者”思想的指引下,它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赞美自然的诗篇,《咏水仙》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

1804年,华兹华斯与妹妹在林地中游玩,偶然间发现有一片美丽的水仙花盛放在湖畔,并摇曳于微风中,翩翩起舞。这样动人的景色总会给予寂寞孤独的人精神上温柔的抚慰,而华兹华斯也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作一朵孤独的流云,在山谷上空悠悠飘荡,蓦然举目时看到了一丛缤纷茂密的金色水仙。山谷、流云两个意象给人以空旷、孤独之感,在自在惬意的同时另有一番孤独的美,在这种情境下,蓦然发现盛放于初春时节的水仙花,为诗人带来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欣喜之情。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对水仙花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刻画了清新淡雅又婀娜多姿的湖畔水仙的形象。湖面上粼粼的波光碎影也不如繁星般的水仙花舞得娇俏可人。

华兹华斯在接下来的第三节中,结合对美景的描写,对他所处的社会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刻画了超脱于工业文明之外的自然之美与质朴之美。

随后在第四节,诗人激情澎湃,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思想与感触,表明了自己孤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与洗涤。水仙花在诗人眼中是一种自然之美的象征,代表了幸福与快乐,是诗人的精神寄托。第四节是全诗的核心,也与第一节遥相呼应,诗人在春意盎然的自然世界中,与水仙花翩然共舞,与自然风物和谐共生,从而达到了诗人一直追寻向往的极乐境界。

作为最古老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是诗人心灵的映现。它语言优美,语义明晰,情感丰富,唤起诗人与读者感觉上的共鸣。东西方对于诗歌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正如白居易所主张的“歌诗合为事而作”一样,尽管诗歌的表现技巧会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而变迁,诗歌的语言运用也会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但直抒胸臆的特质永远是诗歌的灵魂,通过意象营造意境也是恒久不变的真谛。

华兹华斯崇拜和爱慕大自然,认为大自然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精神,对人们的心灵能够起到净化作用和治愈作用,使人们的心灵重新获得喜悦的感觉。就像《咏水仙》这首诗所描述的场景,当诗人在感受到孤独的时候,发现盛开的水仙花,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咏水仙》表达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当人们在孤独郁闷时,大自然给人们带来欢乐,拥有一段美好的记忆。华兹华斯的诗歌特点是注重自然,表达浪漫主义的新观念,是英国诗歌翻开了浪漫注意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汪春潇,吴格非.试析威廉·华兹华斯诗歌所体现的“镜”与“情”的统一[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9):81-82+85.

[2]张志远.威廉·华兹华斯:为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J].林区教学, 2010(08):40-42.

[3]黎冬瑶.华兹华斯与高观国水仙诗差异性研究——以《咏水仙》和《金人捧露盘·水仙花》为例[J].文化学刊,2017(12):50-53.

[4]苏宝英.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风格——以《咏水仙》为例[J].语文建设,2016(11):85-86.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威廉境界
自深深处
破耳兔
An Analysis on William Wordsworth’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一粒沙子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The Study of “The Daffodil”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最高境界
不计成本等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