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小学数学微课课堂研究
2018-05-29蒋立志
蒋立志
摘 要:“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进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教师和小学数学课堂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微课制作中,也要注意微课制作要精心,要考虑学生特色,要认清教师和微课的角色。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联网+;微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7-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94
“微课”是以新课标以及课堂要求为宗旨,借助视频这一载体,将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点,包括一些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或者一些课堂上需要的教学活动环节记录下来而形成的。微课,简而言之,就是迷你课堂,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课堂视频,还包含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知识点为中心展开的相关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素材、教学反思以及课后练习检测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料。
微课的特点是“微”,即这个课堂的视频包含的是一两个知识点,内容目标明确、简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区别于传统课堂的一节课充斥着复杂的知识。
一、将微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7-13岁,他们还在成长中,自我控制、约束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如果不能进行正向的趣味引导,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不会高,不利于其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枯燥无趣,学生们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不会有很大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由此,其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就变强了,就不需要其他外界因素去强制学习,加上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其数学学习的收效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传统课堂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很枯燥的事情。特别是中国目前应试教育还占很大比重,学生往往觉得数学课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时候,就需要“微课”的引导,提供线索,将琐碎的知识串成串,还原课堂的趣味和活力,将学生消失的兴趣和好奇心再提起来,让整个课堂变得不再单一无趣,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上,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就会发现学习数学,挖掘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的无聊,慢慢地开始期待上数学课,期待教师在讲课时配合微课,以学生们更加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集中精神,注意听讲。
将微课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对同学们有益处,对于教师来讲也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这样教师可以将课堂划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有重难点或者学生们比较难理解、难记住的疑问,教师们讲解之后也可以利用微课,让同学们更明白知识点,更加利于理解,因为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有画面感的东西,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同时,教师有了微课的助力,也能够使课堂上的疲惫感得到充分的缓冲。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一般都是一位教师,同时带好多个班级,在集中的时间,每节课都在讲解重复的内容,自然会非常疲惫和枯燥,教师的状态不好,那么在课堂中同学们受到感染也就提不起兴趣来,所以说,将微课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起码对于学生和教师群体,是直接受益的,拥有很多好处。
其次,现在大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会更加重视对于知识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微课会结合一些比较热门的节目,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观看,微课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会让学生们更加专注、认真地听讲,在学习必须要学习的知识时,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涵养,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学生们的人生是会有显著帮助的。
二、将微课引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微课制作要精心,时长要恰当
将微课这一新型课堂模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和传统课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微课的引入,如果不能和传统课堂很好地结合,就不会发挥出很好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会打扰到传统课堂的节奏,起到与预期相反的作用。
(二)微课制作要考虑学生特色,对症下药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如果借助微课的力量和优势,就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画面感强了之后学生们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识,所以说,微课除了要在内容上发挥作用之外,更应该做到视听结合,伴着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们感觉就像平时在家里看电视,同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做数学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硬性地往大脑中塞冷冰冰的知识。因此,在微課的制作上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抓住需求才能做得成功。
(三)教师和微课的角色要认清,不能主客颠倒
通过数据发现,在启动微课计划之后,部分教师把课堂的重点全部放在了微课上,也就是说,让微课代替教师这个课堂主体的角色,把课堂全部交在微课之中。先不讨论教师如何,单就课堂而言,任何一种单一形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都会觉得枯燥无力,虽然将微课引入小学的数学课堂好处多多,但是目前这种模式还没有发展得很成熟,必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如果让微课占领一节课,那么在这45分钟的时间,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发挥,也就可能导致学生们不重视课堂,继而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就会变弱。
总而言之,将微课引进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新颖有创新性的改革,如果能发展好,发展出完善的体系和流程,一定会将传统课堂的弊端减少,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只看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益处,还应该积极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引进之后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既缓解教师疲劳又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怎样才能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把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是需要我们继续思考总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慧方.微课视域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天津教育,2014(z1).
[2] 王莉.让“微课”点亮课堂[J].新教育:海南,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