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自黑现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应对

2018-05-29王永杰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对网红影响

王永杰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红”成为一个新兴群体。在其背后巨大利益的诱使下,有些“网红”为了吸引关注度,失守道德底线,走向自黑道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作品会对扭曲大学生是非观,妨碍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导致大学生产生极端个人主义行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从大学生自身思想教育出发,也要认识到外界的影响,双管齐下,来应对危害。

【关键词】“网红”;“网红”自黑;影响;应对

一、“网红”的含义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高速发展,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了高速度的传播,“网红”就是根据互联网的这一特性衍生出来的新兴群体。“网红”,就是网络红人,相对于传统娱乐圈的明星,“网红”就可以称为互联网领域的明星,拥有着大量粉丝。“网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文字时代,图文时代和宽频时代。互联网发展初期,网上各大论坛出现了一批写手,他们靠文字活跃在各大论坛里,凭借自己的文学作品的影响,吸引大批粉丝,成为最早的“网红”,如痞子蔡,南派三叔,唐家三少等。图文时代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博客的兴起,博客是一种可以通过图片加文字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工具,代表人物如凤姐,芙蓉姐姐,奶茶妹妹,西单女孩等。第二个阶段是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的出现,这种呈现形态一般为一个小短文加图片的形式,很多知名id,段子手等一批人物在这个时期火起来,如雪梨,王思聪,谷大白话,天才小熊猫,陆琪等。随着宽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红”进入了宽频时代。这个时代,随着各种直播平台,视频app软件的诞生,造就了小苍,若风,miss,董小飒,papi酱,小智等一大批当红主播和视频播主。目前,视频音像“网红”已经成为“网红”界的主流,为这些网红提供发展平台的软件也是与日剧增,从一开始的yy平台,到如今的斗鱼TV,熊猫TV,战旗TV,映客,花椒等视频直播和游戏直播平台。“网红”的直播主题也开始多元化的发展,由一开始的游戏直播,才艺直播发展到如今的户外直播,美食直播,野外生存直播等,只要能想的到的,都可以直播出来。大批的网络主播受到中学生,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的追捧,90后,00后已经成为深受“网红”文化影响的一代,网络主播的影响力还在与日剧增。

二、“网红”自黑现象的内涵

自黑,是一个网络热词,就是自我嘲讽的意思,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本文的自黑是指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自我抹黑,自我虚无,其行为与主流价值观完全偏离,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质,是贬义词。娱乐圈经常有明星为上头条进行自我炒作,为炒作自己,搬弄是非,弄虚作假,更有甚者,没有道德底线,不惜以牺牲自己形象名誉为代价。“网红”自黑程度相对于娱乐圈的明星的自我炒作有过之而无不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交软件与直播平台层出不穷,成为一名“网红”的成本比娱乐圈里成名要低很多。在娱乐圈出名都需要专业的才华技能支撑,而“网红”界出名方式五花八门。部分当红网络主播,不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没有貌比潘安沉鱼落雁的颜值,靠着“自黑”在网上一炮走红,成为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红人。“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弥了;人们沉溺于折中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虐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1]“网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本质是可以被复制的文化工业产品,目的在于追逐利益。因此,锥子脸,大眼睛,大长腿,高鼻梁等成为“网红”的标配。“网红”成名后,能給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部分“网红”为了吸引粉丝,增加自己的影响力,自黑现象就此出现。这些网红只考虑如何吸引众人眼球获取利益,道德,修养,法律都可以成为利益的牺牲品。芙蓉姐姐与凤姐可谓“网红”自黑行为的鼻祖,到今天的微博网红刘宝宝,这些网红言行粗陋,衣着暴露,举止轻浮,拥有众多粉丝,这些现象说明一个浮躁,缺乏精神信仰和正确价值观的时代正在走来,对大学生思想的危害极其严重,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必须加以整治和抵制。

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此群体不是一个自由组合,是在国家的组织下,参加选拔考试挑选出来的年龄相近,受教育程度相同,知识掌握程度均衡,身心发展相似的青年组成的群体。是一个充满理想、活力、朝气群体,但还没有走向社会,因此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发展和确立阶段,他们一直生活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生活阅历简单,接触社会有限,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对事物的是非判断不够全面,不加以正确教育引导的话,对自身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对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界限认识模糊,造成价值观的扭曲。正如习近平所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网红”既然作为具有影响力的网络主体,就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网红”自黑现象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背离,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消解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对主流文化的传输具有破坏性作用,要坚决打击。

四、“网红”自黑现象对大学生的危害

(一)扭曲大学生的是非观

当代大学生,他们一直呆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学习深造,社会经验少,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面对着“象牙塔”外面纷繁多样世界,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自黑网红抓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直播或发布一些能够满足大学生好奇心的视频或文章,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严重的背离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衣着暴露、语言露骨、行为不雅的自黑“网红”们已然逾越了文明的底线。所以,大学生一旦看到这种直播或文字,即使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发展产生危害,而且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规划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妨碍大学生身心健康

随着各类直播平台的出现,“网红”日益增多,电子通信设备的发展和电信技术的提高,使大学生可以随时观看直播。“自黑网红”主播内容与主流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他们抓住大学生的特性来迎合,使大学生对直播内容产生依赖性,时刻关注这些内容,从而将课余时间投入到此。大学生长时间沉浸在观看这些文化产品后,与他人当面交流的时间就会减少,时间一长容易让人养成孤独,自闭的性格,造成个人的情感孤立与社会性孤独。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木讷寡言而在观看直播时与主播互动留言异常活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长此以往,这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极为不利。

(三)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

“网红”的火热现象背后是巨额的暴利诱惑。拿斗鱼平台来举例,签约主播的收入来自平台工资和网友刷礼物,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网红”自营的网店,“网红”通过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来增加粉丝量,在直播节目中对自己的网店宣传,这样自己的粉丝买相关用品的话就来自己喜欢的主播网店来消费,知名“网红”网店的收入在自己的总收入中占大头。90后“网红”雪梨,她淘宝上的店铺2015年净利润为1.5亿元;靠着短视频在微博走红的网红papi酱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获得了1200万元的融资,其作品曾被广电总局要求下线整改,在这种情况下,其贴片廣告被拍出2200万元的天价;某个知名演员女儿做“网红”,单日收入达到88万元等等。这一现象致使“网红”自黑现象产生,当大学生看到在网上唱歌,跳舞,晒美食,晒旅行,说段子的人都能获得如此之高的利益后,还会崇尚奋斗,追求进取,苦干实干吗?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在各大平台开了直播,当她们也为了扩大知名度而不择手段,不顾道德法律底线,成为一名自黑“网红”,这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讽刺。成功的话会在校园里掀起一股“网红”风,影响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这个问题必须重视。

(四)导致大学生产生极端个人主义行为

部分大学生在自黑“网红”产品的不良影响下产生背离道德规范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网络直播是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为各种思想碰撞提供了广阔的场地,在“娱乐化”的口号下,举办了一场全民狂欢的盛宴。“网红”现象就体现了这一特点,随着“网红”自黑现象的出现,使“网红”发展偏离了道德的底线,本来无伤大雅的娱乐后来变的庸俗不堪。大学生尚未成熟,道德判断能力较弱,容易被蛊惑,自黑“网红”为追求关注度,肆意进行不良炒作,恶意攻击他人,谩骂诽谤,使网络平台成为这些炒作的推手,大学生受其影响往往以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立场看待社会,容易叛逆一切主流,产生背离道德规范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

五、防治“网红”自黑现象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监管,净化网络直播平台的不良风气

习近平说过:“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3]但是,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隐蔽性决定互联网治理的难度之大,这种难度正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2016年4月,几家知名网络直播平台涉嫌提供包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被文化部查处,许多网民拍手称赞。说明这些网络平台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网民们对此意见很大。这次查处,各平台虽有所行动整治这股不正之风,但这些平台与主播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往往监管不到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主播对有些观众的庸俗要求会说,最近查得严,有超管,过几天监管松懈再怎么怎么。这说明监管力度不强,缺乏相关制度支撑。加强立法监督,一发现违法行为,直接封播,不能让主播存在侥幸心理。现在的直播内容五花八门,许多直播对社会没有积极影响,甚至部分直播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相关部门还应在审核直播内容入手,提高直播门槛,从根源上掐断部分“网红”的投机心理,使网络直播平台成为真正施展才华的空间,“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竟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4]为广大大学生营造一个清新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高等学校要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优势,针对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的不断渗透和大学生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网红”自黑现象的危害性,教育大学生学会对信息的辨别,以此来提高抵制自黑“网红”的自觉性,提高判断美丑是非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与核心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如果不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能力,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议论道德和法的问题。”[5]可以见得,道德责任对于良好道德的形成至关重要。高校要经常采取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现实社会中自觉履行讲文明,树新风,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采取这样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更容易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分清善恶是非,增强信息的辨别能力。将道德规范引进网络平台,宣扬网络道德自律教育,在网络空间中同样坚守道德规范。这样,网红的“自黑”现象没了市场,也就烟消云散。

参考文献:

[1]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

[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

[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应对网红影响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ВаНхУН»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