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发地方红色资源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018-05-29李新华

学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中学德育红色资源创新

李新华

摘 要:地方红色资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补充。近年来,许多学校已经将红色资源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新的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地方红色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增强学科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师可以针对开发地方红色资源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关键词:红色资源;中学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71

一、利用地方红色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学校园德育工作的迫切性

现在中学生大多是90后、00后的一代,他们生活安逸,缺乏社会实践,同时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自立精神和自主意识;同时他们正在面临社会体制、教育制度、国际接轨等诸多变革,也面临多元的文化冲击与价值选择。在当今中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形势下,研究、利用和开发“红色资源”在中学生德育课程中培养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中学德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当今时代的竞争背景下,要求的不仅仅是能力素质和综合实力,更看重的往往是个人的精神、性格与品质。一个人的精神、性格与品质应该在他步入社会以前、在求学时就已经基本定型。红色资源对于培养人的精神、锤炼意志、砥砺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二、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红色资源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物质及其精神的文化载体。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在民主革命战争年代经历过的风雨历程,而且还承载着新时期育人导向、文化传承、德育教育、以史为鉴等时代价值,尤其是对青少年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高台县是河西走廊的一块红色土地。我县已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内掩埋着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烈士的忠骨,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在课题实践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深入调查,对革命先烈的事迹进行调查访谈,从而引领学生追寻家乡的革命斗争史,在长期的革命与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比之单纯的课堂教学具有更加形象、直观的教育作用,对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提升个人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方式。

历史往往记录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加深学生对于西路军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提升他们对现实生活满意度,使学生们能够从自我角度出发,从现有的历史背景出发,多方面了解西路军的历史。

首先,要发挥好红西路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课余时间或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高台境内的中国工农红西路军纪念馆、红军槐、博物馆等红色旅游景点;走访记录革命烈士的故事,到我县老红军的家乡去采访、录像;走访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等等。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慢慢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感受红色教育,了解革命历史,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学生红色精神的形成和红色情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次,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通过讲座、演讲、参观、板报等宣传手段,让学生了解高台的红色历史,切切实实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加强爱国情感和艰苦奋斗等红色文化的传统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再次,收集、整理高台县丰富、独特、真实、直观的红色文化资源,并编订成校本教材,让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优良品德培养的预期目标。挖掘、整合、运用高台红西路军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德育因素,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最后,利用各种网络媒体传播红色文化。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量已远远超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信息量,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校应有效的利用网站、论坛、博客、微信等多个平台,利用网络的高效、便捷、互动、开放等特点传播红色文化,通过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在网上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的知识和理论。

三、地方红色资源文化在学校传承的重要意义

中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抵制不良文化的侵害有重要作用。在红色文化传承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们能够了解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去感知这段光辉历史,去自愿传承红色优秀文化,这对于提升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作用。

(一)地方红色资源即是一种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生活积淀

它能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地方红色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特定的影响

弘扬紅色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文化倡导的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乐观进取的精神都与我们当前时代精神是吻合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弘扬红色文化,开展校园活动可以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地方红色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校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既能弘扬正气、陶冶学生情操,又能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教育的软实力,营造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肖国,丰李雪.区域红色资源利用与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J].大家.2009(9).

[2] 李雪,刘沁.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中学德育红色资源创新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