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和策略
2018-05-29桑有
桑有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在不断完善小学教育的目标下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许多农村地区制定执行了农村寄宿制,以构建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能够弥补寄宿制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培育人文素养。本文旨在分析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性,并为如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华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5-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5.031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比物质条件的缺失,精神文化的缺失更严重。就现实情况来看,农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二分之一的小学生和五分之四的中学生都会选择寄宿。为了适应这一教育需要,教育部在2004年推行了寄宿制工程并在2009年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培育健全人格。
相比于城市的小学,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目前正处于萌芽时期。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课外阅读资源也少之又少;与非寄宿制学生相比,寄宿制学生的家庭教育也相对缺乏,且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一般较低,不能够满足学生教育学习的需要。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弥补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缺失的空白点,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培育优良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效抵制消极文化和颓废文化对學生的侵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长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有促进作用。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交际圈,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方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陌生人一起交流学习,并且凭借其潜移默化的传播特点,极大地增强思想行为引导。其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经典诵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识字数量。青少年时代一般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大量的经典诵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经典储备和诗词储备,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中潜移默化地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不断开发心智,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最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当代小学生的情操。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经典文化的诵读中追溯求源,修复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文化断层,在经典文化的诵读中结交圣贤,感受文人的情操、英雄的气魄,培育豁达的性情、自强的人格和诚信的品质。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农村的小学教育存在教育资源缺乏,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繁重。因此,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把活动与教育现实相结合,把经典诵读的内容选材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开展文化诵读活动。第一,将经典诵读活动引进校园、引进课堂,成为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作息时间,科学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作,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锻炼时间和诵读时间。例如,可以在早读和中午自习之前各利用十五分钟诵读、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或者是优秀古诗文选,由教师统一指定文章,统一进行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可以在每天放晚学之后、每周的升旗仪式之后,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背诵一篇经典的诗文著作,在每天、每周的诵读中,养成诵读中华经典的习惯。第二,将中华经典美文的读和用相结合。读经典是为了更好地用经典,因此学校要创造运用经典的机会和氛围,积极鼓励带动学生更好地运用中华经典。例如,可以在六一儿童节、元旦等节日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的活动;在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节日中举行“节日传统知多少”的比赛,包括与这些节日相关的诗词、传统习俗、来源等,还可以通过手抄报的评比,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增加对中华经典的了解和认识。第三,将中华经典的诵读与奖励相结合。通过“读书之星”的评选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奖励,一方面激励学生再接再厉,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激励未得到奖励的学生努力进取,争做“读书之星”。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评价机制的完善
为了确保农村寄宿制小学顺利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必须建立健全诵读活动的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切实保护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阶段考核”的原则,充分体现经典诵读活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首先,要把诵读活动的考核结果纳入教师考核、班级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规范化管理经典诵读活动。其次,考核主体的多元化,不应该把考核主体限定在教师上,应该让家长和学生都参与到考核过程中,注重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再次,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的多样性。不能仅仅重视背诵量的考核,还要通过语境问答考察学生对经典的理解,通过默写笔试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拼写能力。最后,要注意分层级考核,注意正向激励的有效运用。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拼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区别,在评比上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比标准,评比结果中也要重视运用正向激励。
四、结语
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响应教育部号召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各校区领导者、各个教职工以及各个学生家长都应该正确认识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积极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载体、通过诵读、比赛、评比等多种活动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顺利进行,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娟.经典教育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6(36).
[2] 杨今宁.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3] 杨玉兰,吴兴国.农村寄宿制小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4] 仝杏花.农村寄宿制小学与非寄宿制小学教育比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