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领头羊”
2018-05-29
最棘手问题
《英才》:作为两大航运央企整合的“操盘手”,你做方案的时候压力大吗?
许立荣:压力当然很大,两个都是中央直管的企业,合并重组怎么会没有压力?这种重组,不是简单的总部合并,要把核心产业与合并计划,全部一并考虑。比如做集团整个整合的同时,我们做了集装箱业务的整合方案,2016年2月18日集团正式设立,3月1日集装箱业务就运行了。
所有的产业,如果不能够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产业协同发挥不出来。压力当然有,但我们还是坚定信心。金融危机之后,出现连续亏损,大家心里面非常沉痛,整合后大家还是充满信心。
《英才》:整合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许立荣:最棘手的就是在整合过程当中,还要创造效益和价值。不能光整合,最后企业的效益没有体现出来,这个是非常为难的。外界看我们的整合感到非常惊讶,他们相信三到五年才能做成,但不到一年,很多业务已经运行良好。
其次,是队伍的稳定性,班子成员,我跟他们每个人交流谈话,甚至和最基层的干部交流。这种交流非常成功,大家会解决一些问题。
《英才》:招商局也在做整合,中远海运也在做整合,航运业整合已经完成了吗?
许立荣:单从整合角度讲,没有句号。但也不能说就是有一个括号,把这些都括在一起。要根据市场竞争,虽然倒了一批企业,退出一些企业,但是还会有新的产生。
《英才》:中远海运成立正好两年,进入第三个年头,你对过去两年的成果满意吗?
许立荣:在非常短的时间,完成了两大集团的整合,超出了全球的预期,更超出了同行的预期。我们两家(中远、中海)计划合并成一家的时候,所有的航运企业,特别是那些国际巨头,他们非常惊讶。但这仅仅是第一个阶段的战略部署,先形成规模优势。
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要充分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仅仅是把两个企业整合成规模。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注重协同效应,规模形成之后,协同的内部潜力非常大。
合并后规模更大了,但是每一个经营的环节,和行业领头羊要建立对标系统。每一个经营数据和全球最好的企业去比,来看我们经营质量上有哪些差距。
同时,要把两个企业的文化融合成最强大的力量。航海人的文化跟其他产业不一样,用同舟共济的文化把大家凝聚起来,其他产业它不一定有这种切身感受,航运是个冒险的行业。大家在一条船上,在一个大集团下,遇到风险的时候,凝聚成力量,才能化险为夷。
《英才》:航运业属于全球竞争,整合后,中远海运的全球影响力是否更加强大了?
许立荣:今年集团成立进入第三年,眼光要瞄准全球,放眼全球,重组的重要意义不是在国内竞争,在国内竞争那就没意义了。
现在集团的海外资产已经占到了47.5%,收入海外已经占到50%,利润海外占到59%,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瞄准全球,提升全球竞争能力,这是我们始终坚定不移的。锤炼自己全球国际化的思维,从每个员工到战略都要体现,另外就是要积极部署全球战略。这一两年,中远海运海外的战略成效比较明显,特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大规模投资。
不可能一家独大
《英才》:和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等行业巨头相比,我们是否已经能够同台竞技了?
许立荣:马士基有很多经营经验和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它现在要打造航运数字化,这些先进经验都值得学习。
但是在航运业,做得再大,也不可能独霸全球,一定要有合作和共赢的思维,大家一起为建立航运新次序,航运新生态,做点有益的合作,取长补短。我们愿意学习他人经验,也愿意敞开心扉,在全球每一个涉及到航运产业的领域开展合作。合作共赢,应该是全球化的未来。
航运企业的业务本身就是在全球,都互相有业务合作和交叉的。中远海运跟马士基也应该做各方面的产业合作和交流,码头航线,都可以。
《英才》:跟马士基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吗?
许立荣:现在一些航线上有合作。比如,他们进入非洲的时间早,我们进入的时间短,在码头上就可以共享,它的码头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码头也不少,它也可以用。在综合物流上,看看我们之后可以有哪些合作。我在达沃斯,跟施索仁见了一面,谈得非常好。
《英才》:你预测目前的航运业已经触底反弹了吗?是否进入回升态势?
许立荣:航运是周期性的,而且波动非常大,有人问我你能预测未来几年的航运吗?我说今年都很难跟你预测,我只能说现在是上升通道,下半年我也不敢保证,变化太大,我们不是神仙。
但是有一条可以确定,作为一个以航运为主的企业,应该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协同起来,抵抗周期性波动。单一的航运企业,在惊涛骇浪当中,非常脆弱。
我们现在码头的经营状况非常好,因为形成了整体。我们的航运和码头,是一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
一定把航运强大的资产资本,以及产业链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充分发展起来。把综合物流、港口、航运服务业快速发展起来,带动相关产业。
更重視市值管理
《英才》:集团金融板块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许立荣:我们成立了自己的保险公司,发展非常迅速。经营航运业风险很大,航运保险产业是密切相关的。之前,每年的船舶保险支出达到了20多亿元,现在有了自己的保险公司,才成立几个月,当年就实现盈利。把原来支出的成本变成利润,你说要不要去探索和发展?
再比如,船舶租赁业务,没有自己船舶租赁公司的时候,我们都是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做,今天我们自己发展起来了。内部减成本,也能发挥协同优势,还能创造价值。所以要从产业链的战略发展去思考。
只要对航运主业发展能起到帮助促进作用,同时带来价值,我们还是要做的,但是我们不会去做那些跟航运产业基本没关系的金融业务,金融风险还是需要警惕的。
《英才》:集团现在还没有一家超过10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你怎么看这个现状?
许立荣: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我们已经做出安排。强化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让上市公司既能够推进产业发展,又让资本市场充分认可。我们在市值管理方面,确实还要进一步强化。
《英才》:去年全球航运巨头都在不断“整合”,对中远海运来说,是机会还是挑战?
许立荣:全球来看,运力供需矛盾必然是长期存在的。2008年到现在,经过金融危机,行业慢慢变得理性,以前冒进的思想在慢慢减弱。
航运业的兼并重组也在发生,马士基主张全球兼并,不要再额外增加运力,这个基本思想,我还是赞成的,但资源配置最终还是市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