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法和学法关系探究

2018-05-29苟文慧

学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法学法探究

苟文慧

摘 要:教法和学法二者是统一的,不能进行分割。教法中有学法,学法中体现教法,二者共同处在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通过分析语文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意在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素质。

关键词:教法;学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0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23

教法与学法在语文教学中都是相当重要的。每一名成功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这不仅仅体现着教师教学方法的得当,同时也体现着学生掌握着正确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要吃透教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认识语文课本的特征,对语文教材有整體的把握,并从整体上把握编者编写教材的意图、编排体系,精读全册教材,把握单元组合的规律,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下面以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在教法和学法方面的探究:

第一阶段,运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确立阅读研究的专题,教师明确分工,分清责任,搜集整理资料,认真学习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教师自主质疑,探究深思,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记录好自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写好反思。

第二阶段,每个人把研究的体会和困惑都贡献出来,在组内进行切磋讨论,合作交流,在探讨中完善阅读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共同琢磨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技巧,然后在班内实践,归纳总结出精当的方法加以推广。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有效沟通、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会有两种思想。而且不仅仅有两种思想,还会碰撞出一种新的思想。

第三阶段,在归纳整理、完善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做成专题讲座在全校展示,虚心听取各同仁好的建议,再进行充实,整理完善,形成成果向大家推广。

我们这样做,挖掘出了教师自身的潜能,在观点的冲撞、思维的融合中,开阔了思路,使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在阅读教学中,敢于放手学生,大胆拓展思路,并且课堂上每一教学环节都有一种学习方法,如在阅读整体感知课文时,可以用“标号细察,探究深思”法。标号,就是把每一自然段和重要语段的每一句话用标号标出,同时用一整套固定的符号,边读边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探究深思,就是阅读文章时,要逐词逐句思考,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了”。实践证明,这是理解文章、强化记忆、简便易行的好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十分重视学习者的独立思考,以及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使学习者主动参与,自主研究,自主解决,充分享受自己的见解体会,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得分享交流,合作总结,掌握技法,这更是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相应提高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材内容极其丰富,并且具有各种性质,如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感知、概括等能力。因此,面对一篇文章,可以从多方面探究,如题目、语言、内容、结构、立意、写法等,还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下面从题目的探究方面举例:

探究深思题目的内容,可以抓住文章的线索、主要内容等。每一篇文章的标题都是能够反映文章思想内容的,在课堂上解析标题、探究标题,实际上就是审视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解析文章的标题,找到标题与文章之间的内在关联。但是有一些标题则可以通过剖析语言来找到文章的思想。比如说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通过分析标题,可知是一个陈述句,并且句子完整,同时它还明确地告诉读者要报道的对象就是“人民解放军”,而整个事件被称为“横渡长江”,由此可知标题其实就已经概括了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此外,标题用了两个词,即“百万大军”“横渡”展现了当时渡江战的场面,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壮阔,让人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有的标题有象征和比喻义,如《小桔灯》《驿路梨花》等,就要找出象征物与被象征物(或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标题有关键字或“题眼”,如《变色龙》中的“变”字,《陋室铭》中的“陋”字;《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字;要结合文章体会其作用。如探究《变色龙》这个标题,我们如果能抓住“变”字,把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以及爬行动物“变色龙”结合在一起,分析二者是如何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此就会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若能够进一步探究作者为什么用这种体形不大的动物对比,能够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再深思,就会理解变色龙“变”的只是颜色,而其自身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同理,奥楚蔑洛夫变的只是言行,而他媚上欺下的本质是不变的。

综上所述,教法是根据学法来定的,并且起到促进学法的作用,充分反映了教学过程中主体与主导二者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出发,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原因,同时还要研究在课堂上教什么,怎样教,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怎么学,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教法、学法二者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曹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6(2).

[2] 石红袅.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3] 赵延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法与学法[J].神州,2013(34).

猜你喜欢

教法学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