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天镇天成城
2018-05-29刘媛
刘媛
明长城“大同镇”东端的“天成城”,就是今大同市天镇县城所在。城池修筑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新整修加固。如今天成城的城墙南墙还有断续几十米,东、西墙未见。西门存,门两侧墙已不见,门洞高大,有修整过的痕迹,门洞至今通行,里侧是大街,外侧是某单位家属院。北门尚存,连带着十多米的土墙,这些遗址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天成城处于晋冀蒙三地交界处,地势险峻位置显要,明朝时候又地处边疆,“本堡路将驻扎之地,内设天城、镇虏二卫,天城一驿。水峪口、寺儿墩等处极冲,通大虏,边外麻地沟等处,酋首奥卜燕等部落住牧。往嘉靖二十七年,虏大举由此入犯,攻掠甚惨,款后增修城垣坚固,足称险要,但闾里萧然,空虚未实,驿站疲累军民苦之,召补甦恤所当加意也。”早在隋朝的时候就在此修筑了“玉泉驿”,后置“玉泉县”,即今县治所在地“玉泉镇”的出处。有明一代叫“天成城”,清雍正三年(1725年)因“天成”“镇虏”二卫在内,各取一字改名为“天镇县”至今。
“天成”“镇虏”是明大同镇两个“卫”的名字,全称是“天成卫”“镇虏卫”,这是因为明代实施“卫所”制度,卫所制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一百一十二士兵)。各府县卫所归各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管辖。明代时天成城的建筑规模并不太大,但却驻扎着“天成卫”“镇虏卫”这两衛,可见其军事上的重要性。
天成城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慈云寺”,被誉为“关北巨刹”。据光绪版《天镇县志》记载:“慈云寺,在城内西街,唐时建,寺原名法华。辽开泰八年(1019年)修。明宣德三年春至五年夏(1428—1430)重修,千户熊亮奏赐额更名慈云寺”。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寺庙尤为独特的是其圆形钟鼓楼。入山门后进第一重院落为天王殿,殿前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相互对称,为穹庐顶,上下两层。下层周设廊柱8根,砖砌成室,上围木栏,顶上挂着钟鼓。这种圆形穹庐顶的钟鼓楼为国内罕见,是山西省现存元、明两代钟鼓楼中仅有的一例。其中钟楼悬一口400多公斤大铁钟,铸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钟体分八面,分铸梵文、祷辞、“佛”字、八卦图、“明宣德壬子年簿”及布施录。
慈云寺里存有清末慈禧太后颁赐的额匾,因为西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西逃途经天镇县,曾经驻跸在这里。当地百姓口中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当年慈禧太后来到这里时,曾因饮食供应不周而逼死当时县令,并恶咒天镇大难,结果三十多年后该咒成真,该城被日本侵略军所屠。天镇是京畿内围,料西太后脾气再大也没必要诅咒,但天镇城的大难,却是真实不虚。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8月下旬,日军沿平绥路西进至张家口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直取天镇,目标指向大同;一路南下蔚县、涞源,经广灵、灵丘,向平型关奔来。晋北形势危急,晋绥军早已连续抵抗多日。9月6日,晋绥军战略防线主要阵地盘山(位于城东南8里处)被攻占,天镇县城失去屏障,危在旦夕,但城内军民依靠坚固的城墙继续顽强抵抗。城墙因此接连几天不断遭受日军炮火攻击,英勇的军民们浴血奋战,顽强抵抗着侵略。9月12日早晨6时左右,日军从被大炮轰坍的天镇城东北角豁口爬上城墙,进入了天镇城。
历史当记住这一天,1937年的9月12日,在天镇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日军对平民的大屠杀。2300余名手无寸铁的无辜民众饮刃喋血,死于侵华日军的屠刀之下。所有的屠杀集中在几天之内,其恶劣残忍程度令人发指,其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由于这天是农历八月初八,当地人称这次蒙难日为“八八惨案”。今天镇城北门瓮城即为堆积尸首的地方,一时间,整个天镇城内一片尸山血海,遭日军凌辱之女子很多跳井自绝,后来所掏出的井中蒙难尸骨多为女性。在那场大屠杀中整个天镇城顿时成了人间地狱,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举世震惊,晋绥军驻守军长被杀谢罪。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时间冲洗掉了血腥,被杀民众骨殖也早已经安敛,但是耻辱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天镇人民的心里。北门外一公里处建有“天镇蒙难同胞纪念塔”“侵华日军天镇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黑色的碑身上,冷静的叙述仍然挡不住当年的残忍与血腥。这个纪念碑作为天镇县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警钟,在时刻告戒着我们亡国奴的悲惨和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天成城以北、大梁山以南,还有镇宁堡、镇口堡、永嘉堡等,守着白羊口、威虎口、水磨口等峪口。永嘉堡位于南洋河北岸,在今天镇城东北21公里处的冲积扇小平原上。《三云筹俎考》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正式设立永嘉堡,万历二年(1574年)增修,万历十九年(1591年)包砖,周长1公里多,因远离长城,并无分边,只负责防卫火路墩10座,堡内驻军307名,军人们常年在这里且耕且守,耕种有军田8244亩,大家都有份,属于“责任田”,平时闲了各自种地,战时有情况就集结出征,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整个清朝时期,这样的兵丁称为“绿营”兵。如今这里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小山村,原住村民大多是当年戍边将士的后代。
永嘉堡的城墙已经不完整,北、东、西三面的遗址都在,而且相对完整,向南的一面完全消失了,形成了一个“同字框”的形状,询问老乡并观察地形,得知南墙是被南洋河完全冲垮了。残留的城墙遗迹已经没有了砖与条石,只有黄土夯筑的城墙任凭岁月风吹雨打。历史上记载三四百年前这里曾经有过几次大洪水,每次都是将南墙冲毁,因此永嘉堡曾经屡次修缮。位于永嘉堡村东1500米处,南有簸箕洼山,北有黑沟山对峙,形成一个天然的关口地形,口宽550米,隘长5000米,南、北侧高35米,可通车马兵骑,南洋河从中向东流淌,两岸山势自北而南,形成一道军事上的天然坚固防线,为永嘉堡口。清宣统三年(1911年)后,平绥铁路沿此处河北岸穿过,从此,这里又成为了近代、现代战争中军事地图上的一个显要标志。今天我们乘京包线的火车穿行在天镇站附近的时候,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雄伟壮观的军事堡垒,附近墩台与村堡不时闪现,构成一种恍惚的时空交错的感觉。
今天的永嘉堡村依然保留着很多明清民居,屋脊、檐头、门窗上装饰着精美的砖雕、木雕:彩带缠绕的金砖、缭绕缠绕的云头、盛开的西番莲与葵花……每一处的花纹都各不相同,房子已经很破败了,还是能想象出当年这里的繁华。村南就是南洋河以及大面积的良田。南洋河在这一地区冲积出了大片宽阔的小平原,丰富的水资源、相对肥沃的土地,这一切都成为了永嘉堡人的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倒塌的城墙用不着修复了,残留的城墙也正在消失中,但傍了咫尺之遥的铁路公路,好多人家养了汽车搞运输,日子相对富裕。
永嘉堡虽小,其铁路火车站在中国铁路史上却有着一定地位,那是因为这条铁路是中国自主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清末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从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到1909年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通车后逐段向西展筑,1911年11月,张家口至阳高段完工,至此天镇有了火车,永嘉堡也设置了车站。随后这条铁路延伸到了呼和浩特,更名为平绥铁路(北平—归绥),1923年1月完工通车到了包头,至此京包铁路全线建成,而天镇也成了京包线上的重要节点。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的兴起,这条普通铁路的运输量开始相对下降,但如今的天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这条铁路依然是当地重要的经济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