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原因分析
2018-05-29杜荣松郑优荣李仲平梁浩坚黄伯泉
杜荣松 郑优荣 王 淏 李仲平 梁浩坚 黄伯泉
我国筛查的输血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HIV)以及梅毒螺旋体(TP)。《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规定血站必须对捐献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检测,同时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HBV、HCV和HIV。为了解近年来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变化情况,本组对2011-2017年血液筛查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制定献血招募策略和减少血液报废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1年01月—2017年12月,广州地区采集无偿献血标本2,201,646例,所有无偿献血者均符合现行的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
1.2 试剂及仪器
HBsAg、抗-HCV、抗-HIV、抗-TP ELISA试剂盒;ALT速率法检测试剂;HBV、HCV、HIV联检核酸试剂。以上试剂均为批批检定合格且在效期内使用。主要仪器包括:全自动酶免加样仪(MicrolabSTAR)、全自动酶免检测分析仪(FAME24/30)( HAMILTO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180、TIGRIS核酸检测系统和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ROCHE)。
1.3 结果判定
HBsAg、抗-HCV、抗-HIV、抗-TP采用2种不同厂家试剂检测,任一项目2种试剂反应性判为不合格;1种试剂反应性者则用2种试剂对原管进行双试剂双孔检测,至少1孔反应性者判为不合格;NAT有反应性判为不合格;2013年8月1日前ALT>40 U/L判为不合格,2013年8月1日后ALT>50 U/L判为不合格[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美国癌症研究所推荐使用的Joinpoint 软件(版本4.3.1,2016)进行趋势分析[2],其余统计使用SPSS20.0,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011-2017年献血筛查各项目不合格变化情况 2011-2017年,我中心共筛查无偿献血标本2 201 646例,总不合格率为3.37%,经Joinpoint趋势分析,总不合格率年度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13.12,P<0.01)。各个筛查项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为ALT、抗-HCV、HBsAg和抗-TP。表1,图1。
表1 2011-2017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各项目不合格率比较 n(%)
注:APC,年度变化百分率;1)表示该AP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2011-2017年各筛查项目不合格率变化趋势
2.2 2011-2017年各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总数的构成比 2011-2017年,广州无偿献血筛查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ALT和HBsAg,分别占不合格总数的33.22%和19.16%,NAT和HIV不合格所占比重最小。表2
表2 2011-2017年各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总数的构成比 (%)
3 讨论
输血安全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因此掌握献血人群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对输血安全的防控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显示,2011-2017年广州地区献血人群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为3.37%,与2008-2012年的4.34%[3]相比,不合格率下降了近1%。不合格率呈现逐年下降的特点,在6个筛查项目中,ALT下降最为明显,由2.35%降至0.76%,抗-HCV、抗-TP和HBsAg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NAT和抗-HIV变化幅度不大。
血液筛查不合格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①ALT正常值提高使得ALT不合格率大幅下降。2012年卫生部发布卫生行业标准(WS/T404.1-2012),要求全国采供血行业从2013年8月1日起将ALT正常值由≤40 IU/L调整为≤50 IU/L。分析ALT不合率的变化过程,正常值调整前的2011、2012年间以及变更后的2014-2017年之间变化幅度较小,而2012年与2014年相比,降幅明显(2.16% VS 1.04%)。②献血人群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献血组织方式有街头个人献血、单位团体献血以及互助献血三种,我们此前的研究表明,单位团体献血的不合格率最低(3.60%)、街头个人献血最高(4.91%)[4],其它兄弟血站也有类似报道[5]。近年来,我中心单位团体献血的比重不断增加,间接引起血液筛查不合格率下降。③可能还有献血知识的普及、献血前筛查、筛查试剂的性能提高以及检测人员技术的提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ALT是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之一,但ALT值除与肝炎等病理性因素相关外,非病理性因素中性别、饮酒、睡眠、剧烈运动等均可引起ALT升高[6]。美国早在1999年就取消了ALT筛查;欧盟的很多国家将ALT检测只作为推荐项目,临界值为正常上限的2倍;日本设定的ALT临界值为60U/L[7]。从我国各地的文献报道来看,ALT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最主要因素[8-9],占总不合格率的40%~80%。本研究数据表明,ALT正常值调整前我中心的ALT不合格占比为48%,调整后占比仍超过30%,依然是血液不合格的首要因素。如何降低ALT不合格率仍然是血站需要面对的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该问题:①提高献血前ALT筛查的准确性。献血前ALT筛查所用的仪器、试剂由于原理和方法学的限制,特异度和精密度与血筛实验室的相比尚有差距。提高献血前筛查与献血后筛查的一致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②继续深入研究ALT筛查是否必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筛查标准,在充分保障血液安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减少献血者的误淘汰。
我国为乙肝流行高发区,全国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感染者,HBV感染一直是威胁输血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中,HBsAg不合格占总不合格的19.16%,仅次于ALT。不合格率为0.87%,低于普通人群7.2%的流行率[10],这可能与献血知识宣传以及加强献血前筛查有关,但也应当重视窗口期、免疫沉默以及免疫变异造成漏检的危害[11]。有报道显示,目前国内的HBsAg检测试剂对于0.46 IU/ml以下滴度的检出率不高,对于G145R、K141E、T131I等较为常见的“a”簇突变几乎检测不到[12]。NAT检测作为酶免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可以将HBV感染窗口期由56天缩短至25天,而且能够检测出基因变异等隐匿性感染者。本研究中,平均每年有0.22%的献血者为NAT单独阳性,进一步的鉴别实验显示,绝大部分为HBV感染,可见NAT检测能够大幅降低HBV残余风险。
抗-TP、抗-HCV和抗-HIV三个项目在筛查不合格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不合格率分别为0.43%、0.37%和0.12%。抗-TP不合格率低于西藏、四川,高于河北河南,与山东等东部地区相近[13]。抗-HCV不合格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与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相近[13]。Joinpoint趋势分析,抗TP、抗-HCV不合格率近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不同于张丽等报道的全国上升趋势。抗-TP、抗-HCV不合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实验室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以及试剂质量的提升,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抗-HIV不合格率保持稳定,但并不能简单的就此认为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没有变化。实际上,近年来我中心送CDC确认阳性的HIV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部分地区有关献血人群HIV感染的调查结果,也都显示HIV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4-15]。
血液筛查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不同地区不同传染因子流行率不同这一重要因素以外,献血人群、献血前筛查、血液筛查实验室的质量水平都可能对筛查结果造成影响。掌握本地区的筛查实际情况,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在保障血液安全的基础上避免血液的浪费,提高血液供应能力。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4.1-2012,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一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S].
[2]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Joinpoint Trend Analysis Software. http://surveillance. cancer. gov/joinpoint/. Accessed 11 Dec 2015.
[3] 王 淏,张 轩,郑优荣,等.2008-201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04):530-534
[4] 杜荣松,王 淏,黄伯泉,等.广州地区2010-2015年无偿献血来源及合格率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01):60-62.
[5] 王振兴,贝孟辉,郭鹏豪,等.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院,2017, 17 (9):1330- 1332.
[6] 张 妍,文国新,刘金宝.自愿无偿献血者ALT升高与非病理性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 (2):156-158.
[7] BRINKMANN T,DREIER J,DIEKMANN J,et a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cut-off values for blood donor screening using the new International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reference method at 37 degrees C[J].Vox Sanguinis,2003,85(3):159-164.
[8] 王 庆,王德文,梁 兵,等.2008~2012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不合格结果分析[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6(02):101-104.
[9] 奚华新,夏 卫,李 林,等.血站降低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的思考[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0, 12(02):152-153.
[10] LIANG X,BI S,YANG W,et al.Epidemiological sero 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J].Vaccine,2009,27(47):6550-6557.
[11] 李丽娟,许 可,高艺洋,等.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突变及表位变异与HCC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院,2016,16(06):788-791.
[12] ZHANG R, WANG L, LI J.Hepatitis B virus transfusion risk in China:proficiency test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J]. Transfusion Med, 2010, 20:322-328
[13] 张 丽,宋文倩,高 勇,等.全国32个地区献血人群血液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4,27(01):152-155.
[14] 王宋兴,曾劲峰,杨爱莲,等.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及输血残余风险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07):674-676.
[15] 唐卫国,吴国辉,黄 霞,等.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07):56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