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强化校地校企深度融合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2018-05-29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好案例调研组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好案例调研组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办学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6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与艺术教学部。有6个一级学科蝉联全国第一,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学校有专任教师164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8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32人。研究生导师139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1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 人选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5人。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类型,33个专业学位领域;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大学秉承国家“双一流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发展目标,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并重,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开放性的产学研平台,汇集学校各学科人才和学术资源,对接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建设了一个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系统。
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完备,效果显著
2014年,学校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11所试点高校之一,同期我校的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也被列为农业农村部“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改革”的试点单位。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学校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的成果转化及权益改革工作进行统筹领导。调整了部门工作分工,将成果转化工作转由校办产业办公室负责,科学技术研究院和资产公司协同开展工作。
修订《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针对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试点工作,制定了《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权益比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落实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科研人员持股、兼职政策的实施意见》、《科研人员持股、兼职审批的规定》、《科研人员持股管理办法》、《科研人员到种子企业兼职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为学校成果转化工作探索了宝贵的经验,把科研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兼职、创业、持股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办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系列改革举措在产学研工作中叠加和共振,一方面促进了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性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引导、鼓励科研人员做大项目、写大论文、出大成果,调动了科研人员开展基础性研究的工作热情,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形成了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科研人员创新和创造活力得到激发,转移转化的科研成果数量大幅提升。2015年转化项目19个,共35项技术,合同金额606万元。2016年转化项目23个,共55项技术,合同金额6055万元。2017年已转化项目17个,共22项技术,合同金额319万元,另有3个项目正在办理转化手续过程中,全年预计转化项目25个,合同金额3500万元。
二、依托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
学校积极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产业孵化,为地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与智力支撑。
(一)大力促进校地校企合作与农技推广服务
2016年中国农大共签署横向技术合同460余项,合同金额超过1.3亿余元,合作地区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个地市。促成了农业物联网、富硒农产品生产、有机牛奶生产、有机蔬菜生产等技术与企业合作,其中超高压果汁生产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培育玉米新品种13个,推广面积1100余万亩,每亩平均增产30公斤,共计增产粮食3亿余公斤;推广自主研发的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农大212、农大399、农大5181,在京津冀推广面积达110万亩,每亩平均增产30公斤,共增产3000万公斤,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小麦新品种农大1108在河南推广60万亩,每亩平均增产30公斤,共计增产粮食180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3600万元。学校自主培育的蛋鸡新品种“农大3号”推广8000余万羽、“农大5号”蛋鸡新品种1200万羽,效益十亿余元。
(二)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田间做技术培训
中国农大与河北唐山、涿州、邢台、承德、沧州、邯郸、张家口等市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同实施国家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以小麦玉米和北部生态区特色产业为试点,建设试验基地、示范基地、乡镇推广站三级推广服务体系,支撑产业发展。与广西省防城港市、云南省临沧市、福建厦门市、辽宁省大连市、四川内江、四川遂宁、江苏宁波、江苏常州、江苏南通、江苏高邮、山东潍坊、山东威海、内蒙古赤峰、重庆巫溪等十多个地市开展合作对接活动,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驱动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依托学校的53个综合教授工作站,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协助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技部门,切实解决了区域农业的实际问题,组织针对农技人员、农业管理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和技术培训,2016年主办省级技术培训会、分区域地方和农户技术培训会共计155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次,接受指导的农民有30000万人次,引导农民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为区域农业发展、农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依托在全国23个省市建立的81个科技小院直接服务农户超过20000户,辐射农户80000多户,累计开展农民培训1289场,培训农民593760人次。通过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民高产高效竞赛,培养农民技术骨干1000余人;累计开展各类田间现场观摩会120多余场,建立各类技术示范方60多个,示范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1000多万亩以上,一系列高产高效技术得到应用,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化肥用量则缓慢增长,氮肥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
(四)开展大学农技推广服务试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农大联合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河北省相关地市,承担《河北省实施国家科研院校开展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开展农技推广服务试点,探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机制。立足河北省农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建设北部生态区特色产业和小麦玉米主粮产业。学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协同机制初步建立,重大技术成果转化直接有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构建“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企业)”的链条式技术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重点做好四个对接,第一,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有效对接,实施地区有河北吴桥、赵县、张北等;第二,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接,即奶牛首席、肉牛首席、牧草首席、葡萄首席及岗位专家有效对接,为产业技术服务地方打通渠道;第三,与国家重大科研专项有效对接,保障技术的创新源头;第四,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效对接,在吴桥、曲周、涿州、沽源等基地结合职业农民培训展开技术推广工作。
三、深化内涵,打造继续教育培训精品
(一)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展农业教育和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坚持走内涵式发展思路,塑造培训品牌,促进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质量意识,全面落实管理助学理念,较好地推进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塑造了与学校办学定体相匹配的教育培训品牌,充分发挥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学校不断加强培训个性化项目研发设计和课程建设,提升培训的特色化水平。探索和完善培训管理方式方法、主动搭建参与式学习平台,提升培训的实效性,保障教育培训事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规范管理和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培训质量,保障教育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举办农业管理干部培训班22期,包括4期以扶贫脱困为主要内容的班次,培训农业管理干部共1399人次;举办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班5期,培训农业企业负责人和新型经营主体350人次;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技术人员294人次。组织职业技能鉴定4个批次,鉴定186人次。全国共举办培训33期,学员达2048人次。
(二)整合资源,打造“最具社会满意度”远程教育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网络教育的方针政策,坚持办学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精品教学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不断提高我校网络教育的服务能力和质量保障水平。2016年,21个专业共录取新生1.5万余名,1.3万名学生毕业。
加强对校外中心管理,新建6所校外学习中心,6所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两个校外学习中心被评选为“2016年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兽医寄生虫学”等5门课程入围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消化管”系列微课程荣获第四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一等奖。推出了“网上农大”移动学习客户端,发布移动课件334门,积极推动全国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线联盟建设。我校网络学院被中教全媒体评为“最具社会满意度网络教育学院”,并被授予“中国现代远程教育(1998-2016)终身教育特别贡献奖”;学院“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定向培养工程项目”被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等评为“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
四、国际创业园特色突出,作用突显
学校利用政策和区位优势,与中关村管委会共建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我校的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和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被北京市教委和经信委认定为都市农业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服务平台。园区的“悠上空间”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市众创空间,“悠上星创天地”被北京市科委评选为北京市第一批“星创天地”,并推荐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候选单位。
园区不断完善“硬件基础支撑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四个平台建设,开设面对园区企业的创业课程及各类讲座,积极参与学校双创工作。目前园区共有入驻企业340家,园区初步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化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型园区。
五、社会实践助力精准扶贫,内容丰硕成果扎实
学校紧贴国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开展以“稼穑之路—农科学子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现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担当。完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按照校院两级的组织管理方式,共组成345支实践小队,赴29个省市130个贫困县开展实践活动,参与学生达3000余人。通过调查研究、支教帮学、科技支农、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农村养老、住房保障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与帮扶,为国家扶贫工作积累基础数据和资料。
联合校内外多家单位,组织了“百名博士老区行”、“假期农校”、“寻访校友”、“薪火相传”、“桂馨书屋”等专项实践活动。各学院根据自身特色组织了贴近专业、形式多样的“一院一品”品牌实践。学校农学院组织全国45个农学院的小分队开展联合实践活动。成立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共青团工作联盟,并开展联合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调研报告89篇、团队总结报告128 篇,团队随笔540篇,累计字数达360万。评选出64支社会实践优秀团队、30项优秀成果和109名优秀个人,出版了社会实践成果集。峰云社人文科考队在由南风窗杂志社创办的“调研中国”公益项目中获得“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