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最多跑一次”撬动深化改革“放管服”迎来新纪元

2018-05-29马少宾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高新区服务中心

◎ 文/马少宾 图/江 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是在浙江省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国各级政府提出的硬要求。

这一天,对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来说,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率先起跑。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悄无声息地迈出了对各领域改革起到牵引作用的重要一步。

平地起惊雷,新疆大地上的“放管服”改革迎来新纪元。

“最多跑一次”破茧化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中央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善于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出路、找办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2014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时强调:要增强改革动力和合力,强化部门的责任担当,增强大局意识、紧迫意识,以政府自身改革带动重要领域改革。

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紧紧扭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深刻变革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

3月5日,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大厅8号服务窗口,郭奕锋拿到了注册企业的营业执照。

“之前,我在网上完成了公司注册登记,来到窗口不到半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次办照速度之快,真的让我没有想到。”郭奕锋说。

当他知道,他拿到的营业执照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在全疆率先推行“最多跑一次”发出的首张通过网络申报、审批,全程电子化登记后签发的营业执照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翌日,郭奕锋送来一面写有“心系企业 高效廉洁 服务热情 排忧解难”的锦旗,表示将好好地保存这张具有纪念意义的营业执照。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有3万余家企业,加上个体户共6.8万。

“我们在政务服务领域推行‘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服务,底线是‘一’,要害在‘减’,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让企业和群众用最高效率办成事。”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林庆霞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实践。

把群众当作亲戚做好服务

从“机关效能建设”到“政务公开”再到“放管服”改革,近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核心,不断深化改革。

2017年伊始,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将“最多跑一次”摆上了议事日程。

高新区(新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一隅

2018年3月5日上午,新疆金丽奕达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奕锋领取营业执照后与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在区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区委书记郝建民指出:“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全疆服务水平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凡区级审批管理服务事项必须在三天内办结。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投资者、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郝建民安排相关部门学习浙江省经验,把“最多跑一次”引进来,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落地扎根,在全疆领跑。

“‘最多跑一次’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要以需求为导向,老百姓觉得啥事难办,政府就想办法改啥。”郝建民指示,要强化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意识,让服务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责任。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挑起了先行先试、试跑领跑的重担。

这是个2017年6月才挂牌正式成立的部门,大厅里56个服务窗口集中了区上职能部门的几乎所有行政审批事项。

从来到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那天起,林庆霞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关注浙江省“最多跑一次”,从中取经,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推行“最多跑一次”摸索经验。

“大厅里的意见薄上,基本上都是办事群众提的意见,鲜有表扬,数了数,54个批评意见。”林庆霞说,这也让她下定决心,先从窗口的服务态度做起,从树立形象开始,让大家转变服务理念。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请来了乌鲁木齐银行的礼仪培训人员,对所有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服务礼仪的培训,规范了窗口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文明用语,设立了明星榜和好评榜,一步步完善规章制度。

“大家要把前来办事的群众当做你家的亲戚,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端正服务态度,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林庆霞对窗口工作人员提出要求通过明星榜、好评榜,服务越来越好,把群众当作你家亲戚来办事。

“早晚便民”“午间不间断、服务全天候”“周六不休息”“国庆、中秋不打烊”“春节不打烊”……一个个便民服务举措的实施,从为每一个个体服务出发,力求照顾到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个体,让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享受到人性化的服务,让群众少跑趟,办成事。

2017年11月9日下午临近下班,新疆科瑞海圣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余艳神色焦急地来到政务大厅,办理该公司新设事宜。

眼看临近下班,但公司股东周富民因飞机晚点,未能赶来完成企业登记面签流程,原计划面签结束后他第二天中午还要急着赶回喀什。

“别着急,你放心,我们会等你的股东到来签完字、办完事,我们再下班。”1号窗口工作人员娜依宽慰代理人余艳。

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网上政务服务大厅

见此情景,2号窗口工作人员阿依努尔在值完午间岗本可以提前下班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休息,一边审核余艳递交的资料、一边等待,直到股东周富民匆匆赶来后完成面签。

看到大家下班后还在等待他,周富民感动地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没来前只听过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好,这次我可是真正体会到了,我来这里投资注册真是来对了。”

“互联网+政务”保障“最多跑一次”承诺兑现

窗口人员的服务理念树立了,这就为“最多跑一次”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汇聚了工商、国土、规划、建设、消防、水务、环保等诸多职能部门的服务窗口,可办理19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一站式办公,让群众少跑腿。

但是,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还没打通,群众自行提供材料很麻烦,就暂时让工作人员代为复印、传送。

党的十九大要求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我们感觉到,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让数据代替人‘跑’、变线下跑为线上‘跑’。”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剑说,要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就要借助“互联网+”。

2017年9月29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正式启动。集便民服务、服务指南、咨询互动等功能于一体,每个工作日发布更新工作动态、便民便企服务信息。

2018年1月25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全新改版上线;6天后,网上审批大厅手机APP服务端上线运行。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乔尚荣介绍,作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政府打造的网上审批综合服务平台,其覆盖17个部门的144项审批事项,只需登录APP,就可轻松实现一站式办理,该款APP还提供网上实时审批、网上咨询投诉处理等功能,审批人员通过手机远程就能完成审批,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全天候”。

无独有偶,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整合原高新区工商局、新市区工商局、高新区质监局、食药监局等4个部门,成立了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因审批事项多、业务量大,占据了政务服务中心大厅56个服务窗口中的半壁江山。

“最多跑一次”应群众需求而生、为解决问题而变,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和痛点,就是改革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证合一”“证照联办”都需要信息共享,如何从制度层面推动“流程优化、业务协同”办理,以此倒逼各审批部门在投资审批、市场准入、便民服务等方面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是关键。

别人能实现,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也能实现。

“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随着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不断用“制度+技术”巩固简政放权成果、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

瞄准焦点、打通堵点、突破难点,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筛选出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企业集团注销登记等23项事项作为首批“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服务事项。

至此,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最多跑一次”在全疆率先起跑,兑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少跑腿、好办事的承诺。

“最多跑一次”撬动高新区(新市区)全面深化改革

“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倒逼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社会活力。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有6.8万企业、个体户,政务服务中心做为区党政办的二级单位,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群众做好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就是以群众感受为标准倒逼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党政办副主任王向阳说,“最多跑一次”改革,表面上看是一个针对具体问题的改革,其背后实质是政府权力运行方式调整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

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紧紧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核心通过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最大限度地释放制度红利,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下一步要在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实现行政权力事项全面覆盖、投资审批过程全面覆盖、办事流程全面优化。

王向阳说,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的变化不是简单量变,其带来的是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权力运行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化运用,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的倒逼机制,无疑在部门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中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王向阳说,“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发了权力运行方式的变革,使权力运行从处科股的“小循环”变成了部门内部的“中循环”、跨部门的“大循环”,提高了机关效能,同时进一步引发政府组织结构变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为深化机构改革提供有益的基层探索。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锐意改革,确保完成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对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来说,“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仅是政府自身改革,更是发挥政府从自身改起的样板带动、杠杆撬动效应,成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抓手。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但是政府自身改革的“关键一跃”,也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跃”。

郝建民表示,“最多跑一次”改革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改出了群众的满意度。政府职能转变引发权力运行方式变革和政府治理技术变革,加快迈向“数据政府”“智慧政府”,改出了现代政府治理的新维度。通过全面整合和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法治化,强化了群众参与和监督,从而推动了政府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公平透明,全面构建了“亲”“清”“新”新型政商关系,使企业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看成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撬动这个系统工程的杠杆和支点。必须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同时,在“撬”字上狠下功夫,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高新区服务中心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我国已建成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