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

2018-05-28王博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问题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我国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学学习的丰富资源。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文学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想象力。然而在实际古诗词教学中,却出现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为此本文在这里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策略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教师发费了大量时间对古诗词进行教学,但是其教学效果任然不佳,这是因为教师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为了考试成绩,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古诗词和注解,学生并没有理解到古诗词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学习效果不理想。高中阶段的古诗词与初中小学阶段相比,思想感情更加深刻,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新课改下有效的教学古诗词,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呢?笔者在这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虽然近年来教育不断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观念依然陈旧,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不能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优秀的文化知识,无法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对古诗词中的情感进行体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使得学生逐渐厌恶古诗词的学习。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发展,我国文字语言逐渐简便,当前我们的日常用语是简单的现代汉语,与古诗词中的语言来说要简便很多,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容易理解,觉得学习困难,无法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古诗词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在期中、期末中取得良好成绩。学生缺乏自我学习古诗词的意愿,投入到古诗词中的精力与努力就比较少,自然对高中古诗词的理解不深,学习效果不佳。

(三)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习惯。许多高中学生并没有对古诗词语言形成学习意识,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更甚并不知道怎么学习古诗词。学生在学习诗词前,并没有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因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思维不能与教师接轨,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清楚诗词的教学重点,不知道那些知识需要做笔记,甚至是不做笔记。课后又没有进行巩固复习,从而不能完全掌握所学诗词。此外,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过于胆小或者自尊心强,在遇到疑问时,也不敢直接问教师,在做习题时也只是抄写教师给予的固定答案,没有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式过于被动,想要学好古诗词非常困难。加上许多学生即没有认真钻研的劲头,又没有背诵古诗词的耐心,使之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寸步艰难。

(四)不重视古诗词的朗读。有情感的朗读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态及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在实际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并不重视朗读者一环节,认为朗读可有可无,教师不愿将时间花费到带领学生朗读诗词上,学生不能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在私下就不会自主朗读诗词,只会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死记硬背并不是一种可取的学习方法,它不能带领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与思想,只是一种片刻的记忆,用来应付考试或者教学任务,学生并不能形成牢固的记忆,这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掌握来说非常不利。所以,教师与学生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朗读的作用,有效的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

二、新课改下高中古诗词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想要提高高中古诗词教学质量,就需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与了解诗词。随着时代的变更与进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制作一些趣味的幻灯片,或者播放与诗词背景相关的视频等,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古诗词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去探索诗词中蕴含的意义与道理,这样就可以真正的掌握与了解诗词,形成牢固不易消失的记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二)融情于读进行教学。朗读是学习古诗词最直接的方式。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语境、思想都可以通過朗读一一体现出来。而且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深含的意义与内涵,为接下来的教学进行铺垫。诗词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这些节奏感与诗人写作时的心境相符,一般明快的节奏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则往往表现了作者创作时昂扬的情绪;而低沉的节奏则多数表现为悲哀的情绪。因此在朗读过程中通过不同节奏的朗读可以有效感受当时作者的心情与情感。

中国诗歌与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我国朱谦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音乐文学史》中曾提到“所谓诗歌即是音乐”,一句话概括了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所以在朗读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进音乐,这样可以更好的将学生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中,切身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完全感受到诗词所表达的思想与内容。同时音乐也可以带领学生将诗句的意思理解为一副副直观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诗人所寄托的情感,进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实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三)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从形象入手,将诗词中客观的事物与诗词的情感和相关背景有效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一副副形象的画面,从整体上来把握诗词内容,促进学生对于诗词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离骚》时,教师可以通过屈原生平入手,让学生了解屈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所生活的背景,他崇高的爱国精神与斗争精神。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观看关于屈原的几组影视片段,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端午节的习俗来丰富诗人的形象,进而逐渐理解《离骚》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四)古诗词联想进行教学。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进行教学。联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在学习《将进酒》时,其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黄河因为地势极高,就像是从天而降一样,滔滔直下,奔流到海,一去不回。想想头发在早晨时还是黑色的,到了晚上怎么就变白了。学生纷纷想象,感悟时间的流逝,体会诗人的人生感悟,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诗词内容。

结束语:在新课改下,想要有效的提高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水平与质量,教师就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古诗词的朗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联想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发科.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7, 23(34):121-122..

[2]张雷霞.浅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情感读本,2017(8):74-74.

[3]王亚丽.浅谈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J].课外阅读:中下,2012(5):263-263.

作者简介:王博(1986.9),黑龙江省鸡西市人,硕士,中教二级,在文成高中从事学科教学一语文工作。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高中语文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