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形式足球精英课实践探索
2018-05-28刘文思张登芬
刘文思 张登芬
早在2005年,我校便成立了“梦之莺”少年足球俱乐部(以下简称“梦之莺”),引导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加强足球训练,发展足球特长。2009年以后,我国足球运动尝试走体教结合之路,为足球人才培养拓宽渠道,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校园足球的利好政策,引导中小学快速健康地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开始系统研发面向全体学生的BH足球必修课程以及面向“梦之莺”队员的足球精英课程,并于2015年顺利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之一。为了扎实构建足球精英课程,打造足球精英团队,我校开始把目光投向专业高校、专业球队、专业教练,努力聚拢专家力量,面向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实施足球精英教育,给学生发展和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提供空间、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下面我们谈谈我校俱乐部形式“梦之莺”精英课的实施策略。
一、精心选拔优秀球员,优化俱乐部队员梯队建设
分学段挑选高起点的优秀球员,组建“梦之莺”球队和教师、教练员队伍,优化队员和教师、教练员的梯队建设,是我们顺利实施足球精英课程的重要前提。
(一)精心挑選队员,提高训练起点
在以文化课学习为主的普通学校组建球队,精心挑选足球水平起点较高的队员有利于我们缩短球队基础训练的周期,尽快引领队员进入技战术提升的精英化足球教育阶段。为此,我们将“自愿报名”全面撒网与足球教师日常的留心观察、精心考核相结合,精心挑选俱乐部队员。对于有意进入俱乐部学习的学生,我们认真考核、细致选拔,包括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能素质测试和有球测试,测试合格后再挑选其中身体协调性、速度和力量等方面比较优秀,球感、球技相对突出,足球技能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学生,作为俱乐部的正式队员。足球教师在平时的足球课教学、足球班级联赛和年级联赛中,则有意识地观察和寻找有足球天赋和潜质的学生,引导他们通过加入俱乐部去实现自己的“足球梦”。
(二)统筹发展规划,做好梯队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袁伟民曾说:“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我们高度认可这样的理念,因为足球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结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对校园足球建设的设计要求,我校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将招录进来的俱乐部队员按年龄分为低(7—8岁)、中(9—10岁)、高(11—12岁)三个梯队,便于制定不同水平梯队的训练计划,日常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并确保每个梯队始终拥有15名队员。与此同时,根据我校教师的足球技能及教学水平,加上外聘专家和驻校专家,我校为三个学生梯队精心配备了适合他们发展层级的教师和教练员梯队。尽管三个梯队分开学习、分开训练,但三个梯队的教师和教练员仍是一个整体工作组,需要协调制定各个梯队的训练计划以及梯队间的技术教学衔接。
俱乐部队员与教师和教练员梯队的分层建设,为我校“梦之莺”后备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训练夯实足球基础,稳扎稳打提高队员个人球技和团队的竞赛水平
俱乐部三个梯队建成以后,我们精心设计足球精英课的课程纲要和教学内容,分学段训练各梯队队员的足球技能,把他们在必修课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技术与战术,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打磨成他们脚下的硬功夫,强健队员体魄、提高队员技能,再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赛磨练他们的团队配合能力,锻造他们的团队精神,使学员得以在绿茵场上畅快地挥洒激情。
(一)以基础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进一步夯实队员的足球基本技能
俱乐部精英课程的设计需要体现以下指导思想:低年段主要以游戏形式展开基础训练,重在激发兴趣、培养球感、训练个人技术动作、传授足球基础知识;中年段和高年段以游戏和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基础训练,重在引导学生在实战中提高球技、运用战术、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进而提高比赛成绩。在基础训练的具体操作上,不同年龄组会依据中国足协的有关规定,在训练过程中设置不同的训练要点。以战术训练为例,根据中国足协对青少年足球比赛赛制的规定,U10即10岁以下年龄组通常采用五人制赛制,U11、U12年龄组通常采用七人制,人数不同,实战中的打法也会有别,因此,我们针对不同年龄组制定了如下不同的战术训练要点(见图1)。
“梦之莺”球队的足球训练属于“普及”之上的“提高”教育。对于三个梯队的训练成绩评定,我们以《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为教育质量评定的基本标准,分级评价学生对阶段性足球运动学习掌握的情况,引导和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足球运动的技能水平。
(二)寻求专业引领,全面提升学生的训练水平
我们明白,如果没有专业足球教练的介入,校园足球单靠学校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或对学生不成体系的训练,只能让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停留在“普及”层面,很难练到精英层次。为了解决专业理论和专业教练这一校园足球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我校主要采取了两种做法:一是引入专家力量,对本校足球教师进行基地培训、集中训练,不断提升足球教师的足球运动水平和训练球队的水平;二是直接引入国家级教练授课和训练学生,包括聘用国家级驻校教练,为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整体提高球队的竞赛水平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采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俱乐部队员足球学习和训练的动力,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在队员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时观察记录每一名队员的场上表现,不仅要发现队员的特长,更要发现队员运用单个技术动作或组合运用多个技术动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赛后再针对队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指导他们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动作或技术动作的自如组合运用,直至他们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战术,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为止。
三、学以致用,引导队员在必修课中对同伴进行技术引领和自我修炼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梦之莺”球队的队员聚在一起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可以让他们的运动激情尽情地在绿茵场上得到释放;散回各班,他们便如同满天的繁星,可以照亮同伴进阶的路。拥有精湛足球技能的队员在班级里总是格外受到同伴的喜爱,成为班级里的足球榜样人物。我们因势利导,给队员们在班级里创设了各种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磨练心性和意志的平台。
(一)让“梦之莺”球队的队员成为BH足球课上的“小老师”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BH足球必修课中常用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分组学习、探究教师所传授的各种足球基本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夢之莺”队员成为责无旁贷的“小老师”,适时为同学解疑释惑。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足球技术教学时,经常需要与几名有一定技能基础的队员一起完成组合动作的示范教学,“梦之莺”队员是最适合的助教。长此以往,“梦之莺”队员在班级中的足球核心地位得以确立:他们与本班同学建立起可靠的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随时指导帮助那些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个性不同的同伴在足球学习中共同进步。长期充当同伴的小老师,让“梦之莺”的队员们更加自信,各班必修课中也因为有了他们而充满了和谐、进取的生机和活力。
(二)让“梦之莺”球队的队员成为班级球队的灵魂人物和BH足球联赛的助理教练
在我校的BH足球联赛中,班级球队的教练通常由班主任或家长志愿者充当,俱乐部队员则是当之无愧的助理教练。他们协助教练制定训练计划,督促班级队员进行体能训练,还在技战术训练方面给队员们出谋划策、做出表率。虽然我校的BH足球联赛已经成为每个学期的常规赛事,但班级球队的技术水平普遍来讲仍比较薄较弱,足球运动中的配合能力明显不足,这样的队伍特别需要技能过硬的灵魂人物。“梦之莺”队员作为班级球队中技术最好、参赛经验最丰富的“灵魂人物”,自然肩负起了比赛中的调度责任:在比赛过程中适时调整队员布局,控制和带动球员的情绪,鼓舞队员士气,保护本班队员不受伤害,等等。在比赛中,他们是班级球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技术关键所在,他们会带动整个班级球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团队精神的建立。此外,与不在同一个技术水平的班级队员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砺了他们的心性以及场上的配合、组织和应变能力。
四、团队作战,力争赛事一流
因为有了丰富的基地资源,我校为“梦之莺”球队争取到了更多参加重大足球赛事的机会,让队员们得以在更高层面的赛事中不断挑战自我、茁壮成长,同时更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梦之莺必胜!必胜!必胜!”催人奋进的口号,鼓舞着队员们在一次次比赛中夺回一个个奖杯:“动向杯”2015两岸十地(梧州)青少年足球邀请赛U9第一名;“中信国安杯”2016梦想成真·一带一路(北海)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冠军,2016桂粤五人制青少年足球赛U11冠军、U9冠军,2016年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精英赛U11男子组第七名;2017年中国足协“贝贝杯”青少年足球赛U12男子组第六名,2017年“中国足球希望之星”南宁选拔赛冠军,南宁市第二届“千里杯”校园足球比赛冠军,2017“新华保险杯”广西青少年足球精英选拔赛第一名……队员们拥有了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团队精神,便拥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还收获了成功、快乐和友谊。
铁打的营盘“梦之莺”,守望着一批又一批队员新老交替,在训练和比赛中强身健体、增强技战术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尽管我们提出了“力争赛事一流”的口号,但我们深知,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球员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足球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而不是一味强调球队的获胜与成功。“梦之莺”的精英教育,仍然在路上奋力前行。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