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资金带动大投入 小补助推动大建设

2018-05-28黑龙江省宁安市财政局

当代农村财经 2018年3期
关键词:作法美丽乡村财政

黑龙江省宁安市财政局

摘要: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安镇盘岭村美丽乡村建设做法。

关键词:财政;美丽乡村;作法

盘岭村位于宁安市城区西北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7000亩。全村总户数218户、596口人。2014年以来,盘岭村强班子、聚民心、抓基础、求创新、谋规划,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后进变先进”的巨大变化。村两委班子按照“生活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目标要求,以财政奖补“一事一议”为抓手,充分调动全村各方力量,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三年内累计投资600多万元,将原本贫困落后的盘岭村变成了如今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00元。

(一)强班子,切实提高两委战斗力。要想树立两委班子的威信,就要从加强班子建设做起,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主动为村民想事做事。三年来,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断增强,威信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两件法宝:一是发扬民主,有事大家议。改变村党支部书记“一手遮天”的作风,村里决定的事项,都提前同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村民代表充分沟通、达成一致。二是落实责任,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为把党员调动起来,村里建起了“党员责任区”,把全村分成10个区片,在全村20名党员中挑选10名素质高的党员,每个党员包一片,党员在区片中不仅带头抓好本区片中的各项工作,并且引导协助本村村民完成村里交办的环境卫生、安全防火、邻里纠纷等各项工作。两委威信高了,村民向心力越来越强。现在,村里只要有事,出工、出力、出钱没有一户落下的。

(二)聚民心,实现家乡建设总动员。村两委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民意,把解决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特别是通过“一事一议”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民主,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展开了环境整治大会战,拉砂石料3万多立方米,动用人工近5000人次,车工1300个,将村内共8000延长米的13条道路以及12公里的田间路整修一遍,将村里一条三米半宽的硬质主路加宽到6米。同时将全村所有街道两侧的垃圾、占道物、柴草垛全部清除干净,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三)抓基础,携手共建村屯新环境。为了改变村民房屋破旧,环境脏乱差的情况,村两委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解决办法和对策,征求并统一村民意见后,决定对全村实施整村改造工程。三年来,先后对全村218户进行了整体改造,更换了房盖、塑料窗,砌了围墙、粉刷了墙体,还为4家贫困户盖了新房。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安装太阳能路灯23盏,栽种绿化树3000余棵、花卉13500株。农民生活环境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环境也不能落下,在争取政策的同时,号召全体村民,开展旱田增收工程,打井22眼,铺设管道覆盖耕地3000亩;修整田间道路16公里,修农田桥6座,为农民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求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生产条件得以改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自然引来了投资者。两委班子按照“果蔬产业基地化、乡村旅游体系化、其他产业多元化、农民生活幸福化”的理念,率先调整产业结构,在巩固原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引进新产业。一是建立了南瓜生产基地。与山东龙大集团合作,按照订單种植的模式,鼓励村民种植南瓜1000亩,产品销往日本,农民纯利润达250万元。二是建设蔬菜食品加工厂。以盘岭村南瓜生产基地为基础,与日本客商合作,引进日资建设蔬菜加工厂,该项目总投资近1.6亿元,现已投产使用。三是建设蔬菜食品加工厂保鲜库。建设占地13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的保鲜库,现在部分厂房已建成,为解决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再添一笔。四是扩建野猪岭项目。扩大野猪岭项目,养殖规模达2000余头,野猪肉产品销往各地。五是招商引资上项目。近年来,村里先后引进黑龙江省宝兴安食品速冻公司、黑龙江省安全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盘岭酿酒厂等,同时种植果树1500亩。

(五)谋规划,描绘风光无限新蓝图。过去,盘岭村民关心“有没有”、“够不够”,现在则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上,两委班子认真谋划了四个圈:第一圈是利用自然优势和有机食品优势,打造家庭旅馆、农家菜馆、珍禽品尝馆、户外游玩歇息地的农家乐项目;第二圈是以户为单位建设花园、菜园、甬道、花圃,把每家每户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美丽花园;第三圈是以村内玫瑰园、野猪林、百鸟园、垂钓园、农家体验园为主体,把村庄建设成为集餐饮、观光、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大公园;第四圈是在南岭盘龙山引进初级滑雪、滑草项目,冬天进行初级滑雪训练,夏天进行初级滑草及其他娱乐。争取再用几年的时间,把盘岭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乡野公园。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事难议、议难决、议难行、群众参与支持不高的问题,达到了“小资金撬动大投入,小补助推动大建设,小投入发挥大效益”的目标,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增强了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的信心,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农村社会更加稳定。

责任编辑:凌玉

猜你喜欢

作法美丽乡村财政
济公传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空巢老太“作法”之死:为了唤回远嫁的女儿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
被遗忘的真实
探析建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等腰三角形作图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