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和增强CT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8-05-28李俊峰
李 亭 李俊峰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影像科,山西 长治 046000)
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情况下,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灶较小时,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临床症状[1]。而一旦病灶增大,会出现左上腹肿块、疼痛等症状[2]。但是,这些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疗效[3]。影像学是常用的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但是,这些影像学方法各有自身利弊。常规超声虽然具有无创、廉价、安全等特点,但也极易因操作时间长、图像分辨率低等,导致图像特异性低[4]。CT平扫与增强扫描能提升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和定位诊断率,但也具有有创、肾毒性等不足之处[5]。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常规超声与增强CT的联合诊断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脾切除术手术,并经手术和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组患者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6.5±5.5)岁;50例经体检发现,8例出现左上腹不适症状,6例出现左季肋区疼痛症状。此外,3例伴脾功能亢进,5例伴消瘦、发热。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分别实施常规超声、增强CT检查。常规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 E9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以探头对脾脏进行纵切面、横切面等多切面扫查,观察并记录病变部位、数目、回声等。病灶置入取样框,放大取样框面积,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彩色血流,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
增强CT检查所用仪器为Siemens 双源CT扫描仪,参数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电流为300~350 mA。检查前患者禁食8 h以上。检查时,保持仰卧位,以18 G或20 G规格的静脉内套管置入肘静脉,增强对比剂为碘普罗胺注射液,通过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流速为4 ml/s,注射量为100 ml。静脉期扫描延迟40~60 s,动脉期扫描延迟20~30 s。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组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分析
手术病理显示,脾脏良性病变43例,其中脾囊肿21例,脾血管瘤17例,脾淋巴管瘤3例,脾脏炎性假瘤1例,脾结核1例。脾脏恶性病变21例,其中脾转移瘤12例,脾淋巴瘤8例,间质瘤1例。
2.2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脾脏良性病变34例,其中脾囊肿19例,脾血管瘤14例,脾脏炎性假瘤1例。脾脏恶性病变30例,其中脾转移瘤20例,脾淋巴瘤10例。常规超声检查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8%(53/64)、76.7%(33/43)、95.2%(20/21)。见表1。
表1 常规超声诊断准确性分析
2.3 增强CT检查结果分析
增强CT检查显示,脾脏良性病变35例,其中脾囊肿21例,脾血管瘤13例,脾脏炎性假瘤1例;脾脏恶性病变29例,其中,脾转移瘤19例,脾淋巴瘤10例。增强CT检查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4%(54/64)、77.1%(34/43)、95.2%(20/21)。见表2。
表2 增强CT诊断准确性分析
2.4 常规超声联合增强CT诊断结果分析
常规超声联合增强CT检查显示,脾脏良性病变42例,其中脾囊肿21例,脾血管瘤16例,脾淋巴管瘤3例,脾脏炎性假瘤1例,脾结核1例。脾脏恶性病变22例,其中,脾转移瘤14例,脾淋巴瘤7例,间质瘤1例。联合检查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3%(61/64)、95.3%(41/43)、95.2%(20/21)。见表3。
表3 常规超声联合增强CT诊断准确性分析
2.5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对比
联合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均高于单纯常规超声和单纯增强CT检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的对比(%)
注:#P<0.05,与常规超声组、增强CT组对比(χ2=8.01、6.51,P=0.005、0.011);△P<0.05与常规超声组、增强CT组对比(χ2=14.37、13.92,P=0.000、0.000)。
3 讨 论
脾脏是人体内一个特殊的外周免疫器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8]。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发生率不高,诊断难度较大。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瘤或错构瘤,但这些病变与脾脏恶性病变鉴别的难度较大[9-10]。当前,临床上针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方法较多,包括超声、CT平扫、增强CT扫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等,且不同方法诊断效果不一。
常规超声是一种常用影像学方法,被广泛用于筛查脾脏占位性病变,但准确性、灵敏度不高[11]。本研究中,常规超声检查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8%、76.7%、95.2%。检查显示,脾脏良性病变中,脾囊肿多数患者表现为边界清晰,囊性回声,形态不规则,少数充满絮状弱回声。3例误诊,均表现为强回声团块,存在分隔样回声,考虑为实性肿瘤,病理检查确诊为脾恶性淋巴瘤。误诊原因可能是边界模糊,病变内及周围存在少量血流信号。脾血管瘤发病率为0.3%~14%,属于脾脏最常见原发良性肿瘤[12-13]。常规超声显示脾血管瘤14例,部分脾实质内边界清晰,存在类圆形强回声结节,部分患者脾实质内存在低回声结节,且具有较强周边回声。漏诊3例,仅提示脾脏体积增大。脾脏炎性假瘤1例表现为以实质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存在于脾门上方背侧靠脏面边缘,边界模糊,形态欠规则。脾脏转移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是指起源于脾脏之外的恶性肿瘤[14-15]。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脾转移瘤20例,13例低回声团块,来源包括直肠、肝脏等恶性肿瘤,5例中等回声团块,来源于卵巢及鼻咽部恶性肿瘤,2例高回声团块,分别来源于乳腺、胰腺的恶性肿瘤。脾淋巴瘤10例,脾实质内存在巨大不均匀弱回声团块7例,2例可见低回声团块,1例为囊实混合回声团块。其中,低回声团块1例如图1所示。
CT检查一方面能对脾内病变形态、大小、密度等进行准确显示,另一方面,还能对脾脏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进行反映,比如胰腺、肝脏是否受累、腹腔淋巴结是否存在钙化、肿大等[16-17]。特别是增强CT,其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能准确显示肿瘤组织和周围器官的浸润程度,且能判断是否出现远处转移等现象[18]。但是,增强CT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比如极易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导致区别脾脏实性和囊性病变的难度较大。本研究中,增强CT检查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4、77.1%、95.2%。检查显示,脾脏良性病变中,脾囊肿21例,CT平扫大多表现为椭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形态规则;脾脏病变动静脉期均未见明显强化,部分患者伴有高密度影。脾血管瘤13例,CT平扫大多表现为脾实质内低密度影,且边界清晰。脾脏病变动脉期存在明显肿物边缘条形强化,部分患者增强CT扫描显示动脉期病灶向中间逐渐强化。1例(图2)为脾脏炎性假瘤,CT平扫显示脾脏明显增厚,边界模糊,存在斑片状异常密度影,实施增强CT扫描,显示动脉期存在不均匀强化。脾脏恶性病变中,脾转移瘤19例,增强扫描时边界不清晰,动静脉期脾脏实质存在多个类圆形低密度影,未见强化,边界模糊。10例为脾淋巴瘤,CT平扫显示脾脏增大1例,边界不清晰,下极存在大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各期轻度强化。脾不大9例,有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影存在于脾门处,且周围存在条样强化,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各期未见明显强化。
脾脏内见数个低回声肿瘤,表现类似,类圆形;边界清晰,后方无增强;部分互相融合
脾脏明显增厚,边界模糊,存在斑片状异常密度影
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常规超声与增强CT联合检查的效果,结果显示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3%、95.3%、95.2%。联合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均高于单纯常规超声、单纯增强CT检查(P<0.05)。由此可知,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联合应用常规超声与增强CT,能提升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本研究局限之处在于所选病例数较少,今后仍需加大研究力度,广泛收集临床病例,进行深入调查。
综上所述,常规超声、增强CT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而两种影像学方法联合使用,能增强诊断准确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文佳.常规超声联合增强CT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 2015:8.
[2] 苏明,张建,张继军,等.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3):87-89.
[3] 姜珏,许永波,周琦,等.超声造影和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脾脏良恶性病变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1):1104-1106.
[4] 谭碧波,郑梦琳,李万斌,等.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5,55(19):73-74.
[5] Chen B T, Chi J J, Hou S J,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for renal solid space-occupying lesions: A meta-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5, 15(9):1042-1048.
[6] 郭荣荣,薛改琴.肋下横切超声检查对诊断脾脏疾病的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1247-1248.
[7] Zhang Z, Zhao Z, Jingliang R, et al. Comparison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ontrast-enhanced CT and Contrast-enhance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en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4,8(12):514-516.
[8] Feng Y M, Huang Y C, Tu C W, et al. Distinctive PET/CT features of splenic SANT[J].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2013, 38(12):465-6.
[9] 赵立群.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脾脏病变的诊断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8):838-839.
[10] 马履翔,史新业,苏颖.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16-116.
[11] 张远鸿,任海红,骆玉辉,等.增强CT MRI及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8):1388-1390.
[12] Liu W, Ultrasonography D O.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nd Enhanced CT Scan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patic Les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Ct & Mri, 2015, 8(10):194-200.
[13] 苏明,张建,张继军,等.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3):87-89.
[14] Wu W, Cong Y, Zhang Z, et al. Application of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Space-Occupying Lesions in the Extrahepatic Bile Duct[J].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5, 35(1):29-35.
[15] 韦志武.脾脏疾病的螺旋CT诊断价值[J].包头医学,2013,37(2):94-96.
[16] 曹佳颖,张晖,王文平,等.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脾实质性肿瘤的比较研究[J].肿瘤影像学,2015(1):30-34.
[17] 王佳,张伟强,俞方荣,等.脾脏单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5,12(11):665-668.
[18] 梁路峰.脾脏占位性病变7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