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广西香蕉行情低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8-05-28田青兰黄伟华黄永才徐晓屿吴艳艳牟海飞吴代东刘洁云

广东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蕉园崇左市枯萎病

田青兰,黄伟华,黄永才,徐晓屿,吴艳艳,牟海飞,吴代东,刘洁云

(1.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广西香蕉在2015、2016年连续两年经历了低迷行情,且枯萎病蔓延危害加剧,2017年种植面积迅速下降,但仍然出现连续低价甚至滞销的低迷行情,给香蕉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探究广西香蕉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对指导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前人研究认为,我国香蕉产业已由“三高”(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向“两高一低”(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转变,产业发展存在品质下滑、盲目扩张、专业化发展困难、销售组织化程度弱等问题[1]。近年来,冻害、台风等灾害导致香蕉产量减少,栽培成本猛增致使香蕉生产风险加大,规模小、技术落后阻碍了香蕉标准化生产,存储和流通环节设施建设不足使得香蕉产销难以协调,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主产地产品同期上市也对整个香蕉产业形成了冲击[2-5]。香蕉枯萎病也是制约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香蕉枯萎病,海南省香蕉种植面积迅速下降[6],且近几年香蕉枯萎病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发展蔓延迅速[8],病区面临改种风险。广西是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第二大省区,其香蕉产业发展存在产业节点发展不平衡、缺乏高效率的物流网络、风险应对能力弱等问题[7]。此外,随着东盟国家香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9],广西香蕉产业必然受到影响。但是关于目前广西香蕉产业发展问题和行情分析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全国各地区和广西香蕉主产区香蕉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崇左市香蕉产业调研结果,分析了广西香蕉行情低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为广西香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全国各省(区)香蕉种植概况

从图1可以看出,2011—2016年全国香蕉种植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38.60万hm2增加到2016年的40.79万hm2,略有波动,其中2014—2015年面积增长幅度最大、为3.44%,而2016年全国香蕉种植面积同比下降0.31%。各省(区)2011—2016年香蕉种植面积趋势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其中广西香蕉种植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8.51万hm2增加到2016年的10.75万hm2,增幅达26.32%,而海南香蕉种植面积迅速下降,2011—2016年降幅高达45.86%。从全国各省(区)香蕉总产量可以看出,2011—2016年全国香蕉总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增幅为24.97%,2016年全国香蕉产量同比增长4.26%。各省(区)2012—2016年香蕉总产量表现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其中2016年广西香蕉总产量为319.93万t,2011—2016年增幅高达55.50%。

图1 2011—2016年全国各省(区)香蕉种植面积及总产量

由图2可知,香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地区有海南、广东和福建3省,广西香蕉单产(24177.00~29760.54 kg/hm2)较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图2 2011—2016年全国各省(区)香蕉单位面积产量

从图3可以看出,2017年香蕉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时间段为4~6月和12月,平均市场价格峰值出现在6月、为4.89元/kg,低值出现在1月(4.00元/kg)、10月(4.16元/kg)和11月(4.07元/kg)。整体来看,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香蕉市场价格较高,而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较低。

2 广西各香蕉主产地市种植概况

广西香蕉的主产区包括南宁、崇左、玉林、百色、钦州。调查显示,2017年全区香蕉种植面积缩减严重,不足6.5万hm2。其中,南宁市种植面积约3.3万hm2,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武鸣区及隆安县,较2016年缩减15%。崇左市为广西第二大香蕉产区,主要集中在江州区、龙州县、大新县、扶绥县等地,2017年香蕉种植面积约1.3万hm2,较2016年减少1.0%(图4)。

目前广西种植的香蕉品种主要是桂蕉1号和桂蕉6号,抗枯萎病品种大多还处于试种阶段。枯萎病对广西香蕉产业的影响较大。已有研究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平均发病率由2014年的2.48%上升为2015年5.78%[8]。2017年广西香蕉枯萎病迅速蔓延,南宁、钦州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均超过20%,在南宁坛洛镇和钦州浦北县大量蕉园被迫改种。市场方面,广西全区香蕉上市分布时段为8月之前上市10%、9月上市30%、10月上市30%、11月上市20%、12月后上市10%。其中最高峰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约占全年上市总量的50%。香蕉的采收价格在9~11月出现长时间的低价。

图3 2017年全国各省(区)香蕉市场价格变化

图4 2017年广西香蕉各主产地市香蕉种植面积

3 2017年崇左市香蕉产业概况

2017年11月对崇左江州区罗白乡、那隆镇、驮卢镇,龙州县逐卜乡、上龙乡,扶绥县昌平乡、大新县雷平镇等4个香蕉种植企业(广西佳联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龙州县先锋农场、广西美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蓝天绿地集团,种植面积共1165.80 hm2)、1个专业合作社(崇左市天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593.33 hm2)和5个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共546.67 hm2)的香蕉种植和产销情况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

3.1 种植概况

2017年崇左市香蕉种植面积约1.3万hm2,主要种植品种为桂蕉6号、桂蕉1号、巴西蕉等。香蕉产量普遍较上一年增产20%~30%,主要种植企业和农户的单株产量在25.2~37.5 kg(表1)。该地区香蕉种植户蕉园面积鲜有增加,整体香蕉种植面积缩减。部分蕉园大面积改种,如龙州县上龙乡蓝天绿地集团原有133 hm2香蕉园,因香蕉产业低迷和老蕉园枯萎病严重,2016年93.3 hm2蕉园改种其他水果,其中90.7 hm2改种金菠萝、2.6 hm2改种沃柑;扶绥县昌平乡四和村陇午屯部分蕉园改种澳洲坚果。此外,崇左市香蕉种植户主体为外地商户和企业,在本地租用土地种植。企业种植规模较大(200~600 hm2),且部分企业在多地均有种植基地。

2017年崇左市香蕉产量较2016年增加20%~30%,主要归因于5~8月降雨偏多且出现较长时间的高温天气,香蕉生长加快,叶片宽大,抽蕾提前,单株产量提高5.0~7.5 kg。目前,崇左市蕉园种植的香蕉包括新蕉、2年蕉、3年蕉、4年蕉和5年蕉,其中2年蕉和3年蕉所占比重最大,新蕉面积较小。该市2016—2017年基本维持原有蕉园甚至弃种或改种。

3.2 香蕉枯萎病发生情况

崇左市香蕉主产区所调查蕉园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为3.22%,根据蕉园发病情况分为5类:重病区(发病率≥15%)占2.51%,较重病区(发病率10%~15%)占3.60%,中病区(发病率5%~10%)占8.90%,轻病区(发病率5%以下)占67.18%,无病区(发病0)占17.80%。大部分蕉园枯萎病为零星分布,重病区基本弃种或改种其他作物,如柑桔、金菠萝、澳洲坚果等,这也是种植户避开香蕉行情低迷的趋利选择。而在重病区,农户的抗枯萎病技术往往非常欠缺。崇左市香蕉枯萎病发病大部分为轻病区,重病区比例不大。种植户防治枯萎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枯萎病病株的空缺处补齐健康苗、防治根线虫以减少枯萎病扩散、生物药剂防治和加强蕉园管理等。然而,要更有效地防治香蕉枯萎病,还需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采用生物防治[10]或化学防治方法[11-12],及时清除病株,防止病菌扩散。此外,种植抗病品种也是应对枯萎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措施。目前在广西试种的抗病品种主要有桂蕉9号、南天黄、中蕉9号等。但崇左市对枯萎病抗病品种的关注度很低,鲜有种植户选择大面积种植抗病品种,大部分仍处于小面积试种阶段,因此,抗病品种的推广任重道远。

表1 2017年崇左市香蕉主产区香蕉种植户的种植概况

3.3 产销情况

2017年崇左市香蕉采收价格波动较大,且企业和种植大户的与普通农户的相比差距较大。该市香蕉9月初开始出现低价,且持续近2个月,直至11月初才开始回升,是近年来香蕉低价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种植大户最低地头出售价为0.6~1.3元/kg、出现在9月底,最高地头出售价为2.6~3.6元/kg、出现在11月中旬,平均价格为1.4~2.0元/kg。普通农户最低地头出售价为0.4~0.6元/kg,最高地头出售价1.4~1.6元/kg。企业等种植大户较普通农户的地头出售价格高出0.2~0.4元/kg。造成不同经营主体采收价格出现差距的原因主要包括:(1)企业和种植大户对接大市场,有相对固定的客户,销路稳定,而农户大多只能等收购商来收,较为被动;(2)企业种植和管理等技术严格,香蕉品质较优,而农户管理不到位,香蕉品质一般;(3)香蕉集中上市,纸箱、运费等涨价,装运香蕉的成本明显增加,收购商便压低收购价以保证自己利益。规模较大的蕉园香蕉最早上市时间为7月至8月中旬,上市高峰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与全区相同。该市香蕉主要销往华东、华中、华北和西南部分地区。综上,2017年崇左市香蕉产业面临蕉园改种、品质下降、供过于求、价格不稳定以及持续低价和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

4 广西香蕉产业行情低迷的原因

广西是全国香蕉主要产区,2016年香蕉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广东。2017年广西香蕉出现行情低迷甚至滞销的局面,香蕉种植行业受到重大冲击。2017年全国香蕉平均市场价格在10、11月出现低值,结合市场现状和调研信息分析,认为香蕉出现行情低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4.1 集中上市,供过于求

2016年冬季属暖冬气候,收获季结束后,大部分种植企业、农户留芽比较统一,2017年经过暖冬后蕉苗生长一致度较高。6~7月是广西香蕉抽蕾的高峰季节,而种植户为调节产期留的小苗生长加快,提前一个月抽蕾,与大苗的香蕉同时上市,致使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严重的供求失衡。此外,受气候影响,香蕉普遍高产,平均每667 m2产量约3.04 t,比常规年份高20%~30%,加剧供求矛盾。此外,由于2017年香蕉普遍高产,从事香蕉挑蕉、包装的农民工相比往年减少,也出现了“挑工挑不动而放弃挑蕉”的现象。

香蕉入冷库贮藏是分散广西香蕉上市时间、缓解高峰期大量出货的重要措施,但2017年该地区农户和企业鲜有香蕉入冷库贮藏,原因如下:一是降雨偏多,香蕉出现青熟、水烂等现象导致品质不佳,达不到入冷库的要求,耐贮性差,容易出现果软影响销售;二是香蕉出现持续长期的低价,入冷库成本为0.3~0.4元/kg,风险较大。

销售端也存在不利于香蕉出货的因素,传统的北方香蕉消费区在香蕉集中上市的2个月一直处于高温天气,大众香蕉吃得很少,即使香蕉很便宜,销量依然惨淡。很多香蕉运到北方后,被迫存放在库房中,收购商采购量也明显比往年减少,有的发货量比往年减少30%~50%。

4.2 进口蕉占据重要市场

2003—2014年,广西水果进出口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出口不如进口稳定,进口水果对广西水果产业的压力在增大[13]。2014—2015年广西香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云南、老挝、缅甸等地区和国家的香蕉种植面积也在迅速扩大,此外,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香蕉种植面积也在扩大。上述扩大种植香蕉的国家和地区都将中国作为主要销售市场,进口蕉对中国香蕉产业形成很大冲击。目前我国香蕉进口国主要有菲律宾、厄瓜多尔、缅甸、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14]。我国香蕉进口量持续扩大,但出口量呈递减趋势[15],且与进口量相比相差甚远。

此外,国产香蕉与进口香蕉的品质有较大差距。进口蕉对种植技术和包装有较高要求:一是进行严格的水肥管理,其香蕉皮老,催熟后果皮鲜黄、外观好,且糖分高、口感好,品质较优;二是进口蕉(如菲律宾)采用工厂化包装,香蕉机械损伤小;而国产香蕉虽然高产,外观却不及进口蕉,且内在品质参差不齐;三是国产香蕉包装不规范现象普遍,影响其贮藏性进而影响催熟后的品质。可见,我国香蕉管理水平不高,香蕉产业规模化和管理水平仍待提升[16]。

4.3 大众水果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我国的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应充足,整个夏秋季节都是水果供应旺季。除传统的西瓜、葡萄、苹果、梨、桃等大宗水果外,各类新兴水果也是琳琅满目。近几年来,葡萄、苹果、梨等都呈现产量大、效益下滑甚至行业性亏损现象,对香蕉的冲击明显。火龙果、百香果等南方新兴水果发展迅速,也改变了北方人对南方水果的消费结构。除了国产水果外,各种进口水果都抢占了相当份额的消费市场。目前,我国香牙蕉的产销量在蕉类总量中占95%以上,除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区有粉蕉、大蕉、鸡蕉消费外,全国其他市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香牙蕉。我国香蕉要重新占领市场急需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良特色品种。

5 对策建议

2017年广西香蕉产业总体存在多种问题,良性发展还面临障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广西香蕉种植面积减少到约8.004 万hm2,形势严峻。2018—2019年,广西香蕉经历了前几年的低迷和枯萎病的摧毁后,种植面积将继续萎缩,预计在5.3万~6.6万hm2,香蕉价格会在一定阶段出现非理性超高行情。本研究中,2017年崇左市香蕉产业面临蕉园改种、品质下降、供过于求、价格不稳定以及持续低价和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这也是2017年广西香蕉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在产业技术层面,应加强香蕉新品种、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消费市场的培育。需要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研发不同质感、不同用途的香蕉新品种;研发以香蕉为主要原料的多样食品、饮料等,培育新型、更大的香蕉消费市场,提高香蕉在农产品中的竞争力,强化品牌效应[17]、开展香蕉优质深加工[18],以提高香蕉附加值,为香蕉产业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空间。

(2)在产业发展层面,产业规模必须有一定的限度。通过政府行政管理或行业组织要求,建立起控制规模的制度。引导行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保证行业公平性、可控性发展。引入大数据技术服务香蕉产业,准确分析产业的动态变化,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3)在产业国际贸易层面,国外香蕉进口对我国香蕉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香蕉产业的稳定。因此,应深入研讨我国的香蕉国际贸易政策,严格执行香蕉进出口政策,避免出现少数进口商不符合进口条件却能顺利通关的情况。

(4)在临时应对香蕉滞销的措施方面,建议种植户根据市场和当年冬季气候决定如何留蕉芽,调节生长及收获时间,避免集中上市;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执行高标准,注重有机肥、生物肥的施用,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保证香蕉品质优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适合冷藏的香蕉及时入库,避免扎堆出货,促进蕉价回升。

(5)农业相关政府部门方面,建议提早做好应对香蕉市场低迷的预案,及时提出应对方案。例如,可实施“入冷库补贴”,缓解高峰期集中出货的供求失衡;还可动员消费,组织政策性采购或政策性引导采购,若能将形成规模消费的学校、企业、事业单位、机关、部队等动员起来增加消费,会帮助减少高峰期的大量库存。在滞销情况下,熟蕉、超肥蕉是造成蕉园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可对运销熟蕉、超肥蕉的商贩进行一定的经济补贴。此外,广西香蕉面临种植面积迅速下降的风险,建议加快研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稳定香蕉种植面积。

参考文献:

[1] 柯佑鹏,过建春,夏勇开,等. 2013—2014年中国香蕉产销形势分析与预测[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5):184-187.

[2] 顾天竹,周启凡. 中国香蕉生产布局的时空演变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5):315-319.

[3] 王芳,过建春,夏勇开. 海南香蕉产业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6(1):7-11.

[4] 韦开蕾,左媚,王柱. 当前我国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3(20):53-56.

[5] 刘以道,张慧坚. 世界香蕉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J]. 世界农业,2013(10):76-79.

[6] 张俊芳,李铮,李晓慧. 香蕉枯萎病研究现状及展望[J]. 热带农业科学,2015,35(12):108-112.

[7] 郭婉梅,农潭. 广西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湖南农业科学,2017(2):120-122.

[8] 覃柳燕,李朝生,韦绍龙,等.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特点调查[J]. 中国南方果树,2016,45(3):93-97.

[9] 刘志强,张江周,李宝深. 老挝香蕉种植的SWOT分析[J]. 中国南方果树,2016,45(2):181-186.

[10] 蒲小明,林壁润,沈会芳,等. 防治香蕉枯萎病胶囊药剂研制与应用[J]. 植物保护,2015,41(1):185-189.

[11] 甘林,陈汉鑫,杨留水,等. 枯草芽孢杆菌T122F菌剂对香蕉的生物效应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464-2468.

[12] 李赤,于莉,陈永钦. 9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中国南方果树,2008,37(2):44-46.

[13] 李小红,孔令孜,杨景峰. 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16,36(8):79-85.

[14] 王芳,过建春,柯佑鹏,等. 2016年我国香蕉产业发展报告及2017年发展趋势[J]. 中国热带农业,2017(3):21,25-29.

[15] 艾建安,熊瑞权,董丽萍,等. 2015年广东香蕉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4):11-15.

[16] 王芳,郇青鹤,柯佑鹏,等. 中国香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J].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2):168-175.

[17] 李健,杨昌鹏,景艳艳. 南宁市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381-386.

[18] 张云兰,谈晓花,邓美鸣. 广西水果产业竞争力分析[J]. 北方园艺,2017,41(6):181-185.

猜你喜欢

蕉园崇左市枯萎病
践行行知思想 打造魅力二小
——广西崇左市江南第二小学
践行行知思想 打造魅力二小
——广西崇左市江南第二小学
崇左市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对广西产业创新的启示
滴灌蕉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广西金穗为例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菲律宾:2015年香蕉业有望全面复苏
漳州蕉园
侯与驴的碰撞
广西·浦北香蕉生产合作新模式助增收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