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系山村发展 返乡投资创业

2018-05-28

农业知识 2018年17期
关键词:黑猪书记村民

阳三峪村作为典型的沂蒙山区农村,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有农户180户,村民580人。2004年一直在外从事工商企业经营的39岁的田月水回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几年来,田月水书记筹集投入近千万元资金,打深机井、修建道路、筑建拦河坝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山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阳三峪村三面环山,气候独特,有上万亩以刺槐、油松、赤松为主的林地,具有发展林下经济得天独厚自然条件。2008年田月水果断投资一千多万元带领乡亲以养殖黑鸡、黑猪、黑山羊“三黑”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当时村集体的林地都承包给了村民,且一包30年,由于不到采伐和间伐期,村民有投入没收入。田书记出资反包村民的林地,让村民在近期内见到收益。他还租赁了周边村及林场的山林,利用原生态的森林环境,发展“三黑”生态养殖。黑猪,是野猪与当地黑猪的杂交种,采用获专利的饥饿养猪法饲养,肉质让你吃出30年前的味道,一头黑猪能卖出数倍家猪的价格。黑鸡,就是黑乌鸡,散养在树林下,吃青草、草籽、虫子,是半野生的纯绿色山鸡,滋补营养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黑山羊,是沂蒙黑山羊和云南乌骨羊,山野放养,喝山泉,吃百草,肉质鲜嫩美味,是伏羊节上大锅全羊的品种。这“三黑”绿色健康珍品,市场前景广阔,产品供不应求。

为更好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他牵头组织成立了沂源县越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58人,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的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发展,合作社“三黑”存栏量黑猪1200多头,黑鸡6万只,黑羊560只,“三黑”养殖已成规模。苹果、黑猪、黑乌鸡、绿壳鸡蛋被认定为有机产品,并注册了果品、黑猪、黑鸡、禽蛋等七种农产品的“洋三峪”商标,产品畅销省内外,去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600多万元。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田园风光、体验乡间生活、品尝健康食品、寻找乡村记忆,已成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和健康养老生活的新时尚。以农家乐为切入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热点”。田月水书记紧紧抓住机遇,立足山村资源优势,认真分析发展乡村旅游路径。阳三峪有机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果园适合采摘。有传统民居适合游客居住。有石圣毫山适合攀登。有知名的毫山伏羊文化节。还有土法榨油、小磨豆腐等民俗体验活动。这些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

2012年他成立了“沂源越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邀请了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高起点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将功能定位为田园观光、生态休闲、乡村度假、民俗体验、养生康体五个方面,策划了“三峪一地一园”五大功能区,“三峪”即百里峪养殖体验区,涝洼峪“三黑”牧场、大寨峪伏羊文化村;“一地”即吉羊福地,“一园”即果品采摘园。在旅游开发公司创立之初,田书记就向全体村民公开承诺,投资算我的,赔了算我的,盈利了利润大头分给大家。

举办山东伏羊文化节,叫响“洋三峪”旅游品牌

沂蒙乡村间有很多“二郎神三鞭赶山,嚎山神恸哭震天”“泰山母巡山点赞,众山神拜谒祈福”等民间传说故事。多年来,田书记为了传承保护好这一独特传统乡村历史文化活动遗存,积极争取县市文化旅游部门工作,经专家论证和山东省文化旅游部门批准,山东省伏羊文化节举办地选址在“伏羊节”原发地——沂源阳三峪村。

经过多年艰苦创业,“三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阳三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就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生态文明村、五星级农业园区、省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好客山东最美村镇、中国最美村镇健康美食奖等荣誉。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方地,如今的阳三峪村200多公顷山地果木,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民风淳朴,文明富足,到处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在谈到阳三峪村未来发展前景时,田月水这个朴实敦厚的沂蒙汉子很自信地说,今后三年,阳三峪要做大做强“三黑”产业,丰富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快健康养生特色小镇建设。充分挖掘豪山深沟密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潜力巨大的中草药产业,打造“豪山中草药谷”,使阳三峪村成为集乡村医养、采摘、旅游观光胜地。我们期待,田月水书记——这耕耘大山的人,在这美丽的毫山圣地、红水河畔,描绘出更美好的壮丽画卷。

猜你喜欢

黑猪书记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读书记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黑猪
集书记
小黑猪
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