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5-26廖丽芳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廖丽芳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行多年之后,问题情景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本文从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提出了提升问题情境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虽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是其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之中没有发挥出完全的教育功能。很多数学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存在认知偏差,往往陷入到为了创设而创设的怪圈,最终导致问题情境创设呈现出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缺陷,问题情境创设的弊端给小学数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每一章节都有典型知识点和主要学习内容,部分教师为了彰显自己采取了情境教学模式,在每一节课之中设置多个情境,使得学生陷入到盲目、无序的状态之中,抓不到学习的重点,最终反而损害了课堂教学效率。问题情境设置的形式性不仅没有对数学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使得数学知识成为情境设置的工具,这是一种忽视了问题情境教学本质的教学行为。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問题情境对学生的影响较低。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可度较高,认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但是实际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并没有实现其真正的教学目的。很多小学生都具备自主挖掘问题情境的能力,但是由于和教师之间沟通不善,最终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分享。

第二,问题情境的设置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潜能。绝大多数学生都喜好一些兼具挑战性、思考性的问题情境,期待能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解决问题,并喜欢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数学情境来引入新课。但是很多教师却疏于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只有在领导听课和公开课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创设问题情境。

第三,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可程度不高。教师本身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了问题情景教学能否在课堂之中有效展开。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可问题情境教学的作用和效能,认为其在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就陷入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泥沼,回归到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之中,导致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大幅度提升。

第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创设质量不高。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青睐于创设生活情境,大部分教师会为了配合情境而转变教学方式,但是却很少有教师能够随机应变优化教学设计,教师认为追赶教学进度要重于拓展学生思维。

二、提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质量的对策和途径

(一)客观认识问题情境教学

由于很多数学教师对问题情境教学的错误认知导致了情境和问题之间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教师应当正确理解问题情境的内涵,将数学问题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下,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在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画图和折纸的任务,之后再给出计算题,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几个问题情境:

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

为什么我们要在计算的过程中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

你觉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应该是怎样的?

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上述问题情境是笔者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所得,体现的是层层递进的数学思想和思维,同时是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的乐趣。

(二)问题情境创设要科学、合理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中不能获得的知识和体验。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她们是创设情境的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数学教学目标为基准进行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之中,问题处于核心地位,情境是一种辅助手段。陶行知先生认为发现和探索的起点就在于“问”。因此,教师不能曲解问题情境教学,要意识到在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之下,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因为重复的套路而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三)问题情境设置要符合生活实际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任务是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则是学做真人。教学的本质不在于教导学生掌握多少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小学数学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将情境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之中的应用,将教学内容背后蕴含的生活寓意体现在实处,才能彰显出学以致用的妙处,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情境教学带来的思考性和帮助性,使得教学成果不断升华。

(四)问题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爱因斯坦认为,学生如果具备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就会将学校的功课当做一件礼物。故事性情境的创设显然是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会让他们对学习更有代入感和亲近感,能在无形之中激发小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具备积极的学习兴趣,摆脱对数学课堂枯燥、无趣的刻板印象,使得干瘪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鲜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升。

众多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之中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模式和小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完全相悖,已经脱离了时代需求。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僵硬和死板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其正在以独特的魅力赢得越来越多的青睐。小学数学工作者要积极创新、勇于突破,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滥用情境、本末倒置、偏离中心、认知偏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阐述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全守.李红惠.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学,2014(18):41-44.

[2]陈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甄晓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