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教育为学生奠定幸福人生

2018-05-26刘锦星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真心宽容尊重

刘锦星

摘要:在教育的天地里砥砺前行,心系学生,情系教育,与育人工作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改革不断发展,育人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本文结合德育课题研究就如何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做学生迷蒙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用爱心、真心、诚心对待学生,激励、尊重、宽容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爱心;真心;诚心;激励;尊重;宽容

缘起:《小学生爱心、责任心培养实践与研究》是我校2015年10月在广州市品德教研会申报立项的品德小课题。从课题的立项到结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的理念与多年的育人经历互相印证,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用爱心、真心、诚心对待学生,激励、尊重、宽容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回顾多年的育人工作,点点滴滴的感悟萦绕心头,下面谈谈用心育人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

三字经中提到“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而德的核心便是“爱”。爱是教育的起点,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爱是行动的源泉,爱可以推动人去进行他所从事的任何事业”。教师的爱就好似和煦的春风,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又如春天中的细雨,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让孩子们吮吸着细雨茁壮成长,给予了孩子们学习的源泉与动力。高尔基曾说过:“只有热爱孩子的人,他们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宽容与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师爱的包容中健康地成长。

在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得起劲,孩子们也听得投入,突然发现陈志豪同学在摆弄象棋,此时我非常生气,正想大发雷霆批评他一顿,可是欲言又止。这个同学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爸妈来到花都忙于工作,缺少父母的管教与关爱。长此以往,性格变得有些好动,倔强,上课不专心,喜欢搞小动作。这样的孩子正需要老师关心与爱护。想到这我快步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俯下身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你先把象棋收起来,下课后带着你的象棋跟我去办公室我们俩比赛下棋。”他磨磨蹭蹭地把象棋收了起来。下课了他来到我身边,低着头不敢看我,怕我训斥他。我马上拉着他的手说:“我们一起下棋去。”来到办公室,我先让他坐下,然后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喜欢下棋,象棋也下得不错,老师想和你下棋比赛,如果我赢了,那你以后上课就得认真听讲,好好学习,能做到吗?”我的话音还没落,他连忙笑着说:“好的,一言为定”。短短几分钟,我三下两下就赢了他。此时他的脸通红,却不说话。我趁机说:“你可要遵守诺言,因为你是个男子汉呦!志豪,其实你很聪明,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也是个辨别能力很强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能控制自己把课上好,把事情做好,将来会成为一个有出色的孩子。”他仍然没有说什么,而是双眼盯着我不停地点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改正缺点的信心及从未有过的自信。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渐渐地提高了。课间还经常逗留在我身边给我讲他的见闻,他妈妈还告诉我志豪在家的表现也好多了。我听了感到很欣慰:是啊,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雨果说:“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小错误,包容关爱学生,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师爱是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的结晶,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溫暖,在尊重、宽容与信任的目光中变得自信,在爱的关注下幸福成长。

二、用真心呵护学生心灵。

儿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使学生敞开心灵重新回归集体、进步、快乐的前提。“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的人生道路,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真心付出的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教师用真心去打动学生的真情,激起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的热情,促使学生进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卢伟圻,是花都区新雅街广塘村一个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因为发高烧意外跌倒没有及时就医,造成了下肢瘫痪。平常上学是需要坐轮椅由家长接送的,是个聪明而又可怜的孩子。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天上学、放学都有同学主动帮他收拾书包,顺路帮他拿回家。学校每个学年都为他们家庭申请花都区教育基金会的贫困家庭补助。我从三年级开始教这个班,因为中、高年级要到教学楼二楼上课,所以我了解到小伟圻的情况后,立即向学校建议让这个班直到六年级毕业都在教学楼一楼最靠近学校门口的课室上课,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全力支持。这个决定也让小伟圻的父母和同班学生的家长非常感动,更支持班级的管理。但上课时,我发现小伟圻总是以一双可怜的眼睛望着大家,人比较自卑,担心同学们不理他,嘲笑他,这一切我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了。于是我走过去微笑地对他说:“不要发愁,我们大家一直都爱护你、关心你、尊重你,同学们会一如既往的帮助你。”这时,同学们都热情的说:“是啊!”,我也要求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帮他,继续做一个热心助人的孩子。老师、同学们对小伟圻无私的爱,渐渐地成为我们班的习惯,也渐渐在社会中传开了。花都区广播电视台在了解到我们班的情况后,派出王志文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了全班师生,录制了一期“爱心在行动”的报道,更加鼓舞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深入地、具体地了解了他,关心他,亲近他,耐心细致地开导他,解除他的自卑心理。感受师生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班里那无处不在的爱,他那种自卑都变成了温暖、友谊和自信在他心中流动,脸上也时常露出幸福的笑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副老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教师真心呵护学生的写照。在教育这方天地,付出真心,回馈真情,从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去关心,呵护学生,引导他们的幸福、健康地成长,这才是爱的真谛!

三、用诚心激励学生发展。

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曾说过:“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简单的一声问侯,关怀的一个抚摸,漠然的一句批评,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学生的成长更需要激励和赞美。教师真诚的激励赏识的话语,可以让学生在消極中树起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作为教师,在工作中我们要诚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寻找与发现孩子的优点,勤激励、重赞赏,努力为学生的优势创造发展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自信,使激励成为学生追求上进的动力。

一天早上,学生科代表告诉我:“有好几位同学昨天的作业没有完成。”看到这几个没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名单,正是平常成绩一般,习惯较差,上课时小动作多的同学,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因此,在课间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们。我想这一次他们这几个孩子该认识到错误,认真完成作业了吧。然而我判断错了,没过两天,就看到他们一副消极学习的表情,作业马虎完成了事。这让我认识到:这次的批评没能唤起这些同学的上进心,我应该宽容地对待他们,寻找可以帮助他们的方法。在学校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我发现这几位同学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所参加的太极、跳绳、足球、科技等社团中表现突出。把握住这个契机,我立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激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优点,承诺推荐他们代表学校组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但要求他们不能把学习拉下哦!这时,我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自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也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不但在太极、航模等项目取得了花都区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航模比赛更是晋级广州市的比赛。而学习也用心了,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成绩有了飞跃地进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而教育就是爱的事业,要求教师要以爱心、真心、诚心呵护学生、热爱学生,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做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走上洒满阳光的幸福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杨翠华.用心浇灌以情育人[J].读写算:教师版,2009 (19):142-143.

[2]姜久彦.以情育人用心浇灌[J],新课程·小学,2013(6)

[3]梁延祥.走进学生,用爱沟通,用心交流[J],时代教育,2014(14):170.

猜你喜欢

真心宽容尊重
享受快乐,感受真心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