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18-05-26邵莹吉
摘要:“慎独”思想最早出现于《孟子》和《中庸》这两本儒家经典,千百年间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本文将大致概括几种不同学者的观点,深入剖析“慎独”的含义,并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总结,探索“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作用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慎独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关“慎独”的思想,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君子,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在几千年来规范着中国人的行为。它经受时间的推敲,数千年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无数英才,其教育内涵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会结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从中探索出“慎独”思想的当代价值,并且力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供帮助。
一、“慎独”思想的多观点简述
“慎独”思想提出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讨论。但学者难以直接从《孟子》和《中庸》中找到相关解释,由此便引发了很多儒学大家的探讨。首先本文将简要介绍这古今三种主要观点,概括展示“慎独”思想的深刻内涵。
1.谨慎独处论
谨慎独处论最早由汉代郑玄提出,发展到南宋时期被朱熹极力推崇。朱熹曾对“慎独”有这样的解释:“独者,人所不知已所独知之地也。”他认为,“慎”即谨慎,“独”即独处,“慎独”即谨慎独处,指君子在独身一人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通常,在我们独身一人时候,行为会不受外界的限制,个人的言行全然由个体自身准则规定,此时,最能展现一个人真正的品格。而君子可将自己的准则与社会所要求的品格统一,独身一人的时候也能谨言慎行。
2.个性说
此观点认为“慎独”是自己独有,而别人没有的个性。这就要求个人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不能让外界繁冗的道德标准压迫自己的本有的个性使得自己的个性受到损伤。但支持该观点的人较少。若“独”理解为外界没有而自己拥有的性格,则这种性格难以定义正确与否,更加难以决定取舍。同时,这样的价值观与传统儒家入世与济世要求相悖,而这种观点似乎不太和调。
3.内心说
陈来教授在《“慎独”与<帛书>五行思想》 一文中提到所谓“慎独”就是人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心,而不是外部,即要求人在与外界接触的時候要保持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身外之物。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必要地和群体接触,人群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相当复杂,君子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迷惑,换句话说,就是在于社会互动中有自控力,坚守本心。
以上三种观点都有一个主题,即培养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在一定意义上,这同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如出一辙。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一个难解的困扰。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素质问题越来越被关注。本文希望能从儒家“慎独”思想中,激发一些灵感,以求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素质人才需求增加明显。大学生掌握着高深的知识和高精端的技术,他们是国家富强的奠基者。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物欲横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逐渐滑坡,产生了很多问题。下面,本文将主要概括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展现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在2018年的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与分析”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普遍,他们晚上在宿舍肆无忌惮打游戏,白天在课上睡觉,还有一些人常常逃课,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这方面的作用表现甚微。在一些学校,思政类课程逃课现象甚至比其他课程更加严重,这引起了我们的一些反思。
2.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滑坡,基本价值标准扭曲。当代的大学生道德问题主要有多疑,狭隘,冷漠,自私等。一些大学生在同学休息的时候不顾他人感受,旁若无人;还有一些人因为自己的脆弱和敏感,甚至向同学举起屠刀,发生恶性流血事件(如马家爵事件)。这些都表明当代大学生缺失正确的社会价值标准。
3.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堪忧。在高校高压禁止下依旧有很多学生考试作弊,甚至在四六级考试等国家级考试上也不例外。更普遍的是很多学生在毕业时为了能够申请到一个较好的工作,伪造获奖证书,考试证书等。就广东省而言,2018年学历造假占所有应聘者的23% ,而大学生在为申请就业所提供的学历中,有20%是假的,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汗颜。
这些社会问题在近些年愈加普遍,尽管高校的思政在持续进行,但由于课程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庞杂,以及考核制度的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很多时候略显乏力,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三、“慎独”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本文认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现阶段遇到的一些困境,我们可以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慎独”思想的部分内涵就可以被用来解决一些问题。
综合第一部分的论述,“慎独”思想,在现今的社会标准之下,就是要求大学生回归本性,拥有完满的品格,并且用高尚的品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如何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期达到达到社会与学校的期望?怎样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律的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自我管控?针对以上两点,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做法。
1.突出“慎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全面向大学生进行“慎独”思想的普及,实际上,这也是表达对学生自律能力的期待。在学校层面,强调“慎独”思想,有利于学生对自律意识的重视,形成一定的自律能力。不可否认的是,高度自律是一项不稳定的能力,所以一定的“他律”措施也应该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进行传统儒家学说的教育。传统的儒家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符合君子标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有很多人批评传统儒家迂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本文认为,学校可以组织文科类教师进行传统儒学经典之内容的删减,精选成段,并且创新教学方式,用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传统优良道德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也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儒家学说中关于“慎独”的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我们理应将“慎独”与我们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面临的困境相联系,并且从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完善的措施。这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新的启发,面对现今的一些社会问题,我们可以积极从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中寻找新的出路。
叶适有言:“慎独为入德之方。”从“慎独”做起,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高尚品格,是高校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是这个时代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贾凤姣. 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及当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周洪亮.以他律促自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1):22-23.
[3]陈来.“慎独”与帛书《五行》思想[J].中国哲学史,2008(01):5-12.
[4]廖名春.“慎独”本义新证[J].学术月刊,2004(08):48-53.
作者简介:邵莹吉,性别:女,出生日期:1997.02.05,籍贯:江苏常州,民族:汉,学校:江苏大学,学历: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