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2018-05-26王琼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治疗效果

王琼芳

【摘 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腹泻病患儿中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止泻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恢复排便的时间、退烧时间以及停止呕吐时间,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病患儿采用复合乳酸胶囊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加快患儿恢复排便的时间、退烧时间以及停止呕吐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极易得到广大患儿接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2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会引起患儿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但临床中此类的药物众多,且效果参差不齐,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具有局限性。因此,将对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病患儿进行研究,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17例,年龄在0~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2.12)岁,其中病程在2~7d,平均病程为(3.14±1.04)d;治疗组中,男患儿26例,女患儿19例,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6±2.08)岁,其中病程在1~8d,平均病程为(3.25±1.17)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其中包括给予口服补液盐(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1126,规格14.75g/袋),冲水口服,每天3次;对出现感染症状的患儿,医生可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来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纠正患儿的酸碱平衡紊乱。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胶囊(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0184,规格0.33g/粒)进行治疗,每次2粒,每天3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排便的时间、退烧时间以及停止呕吐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恢复排便的时间、退烧时间以及停止呕吐时间,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结论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将该病分为两种:感染性腹泻以及非感染腹泻,其中感染性腹泻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导致患儿肠粘膜发生病变,使食物的消化发生障碍,未消化的食物被细菌分解其产物造成肠蠕动亢进以及腔内渗透压升高引起的腹泻;而在非感染性腹泻中,是指患儿摄入的食物量过多或食物质发生改变,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导致未消化的食物在患儿体内发生腐败和发酵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亢进,从而引起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该病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以及反复感染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在以往的常规治疗中,主要采用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辅助给予止泻、补液以及纠正酸碱平衡等基本治疗,虽然在早期患儿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小儿患者肠道的特殊性,且有学者提出[1],采用这种方法只能对存在细菌感染导致腹泻的患儿有效,而对于其他原因导致腹泻的患儿,长期治疗会造成患儿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反而加重了腹泻的症状,不利于患儿的预后治疗。经过专家研究发现[2],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比较前者具有一定的优势,该药物属于一种含有乳酸杆菌、嗜乳酸杆菌以及乳酸链球菌这三种菌种的新型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抑制患儿肠道内病原性细菌的生长,改善肠粘膜的营养和微循环,增加患儿免疫力,从而恢复菌群的失调。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恢复排便的时间、退烧时间以及停止呕吐时间,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腹泻病患儿采用复合乳酸胶囊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加快患儿恢复排便的时间、退烧时间以及停止呕吐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极易得到广大患儿接受。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林道煌,陈燕霞,林国深.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06):49-51.

宿军,潘惠妮,李慎,马丽霞.复合乳酸菌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14,45(03):20-22.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治疗效果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