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50例的临床效果

2018-05-26王明波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征病毒性肝炎

王明波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50例,随后分为益肝灵片治疗组与肝苏颗粒治疗组,每组各25例。其中益肝灵片治疗组患者采取益肝灵片药物治疗,而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采取肝苏颗粒药物治疗。结果: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的住院的时间、体征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TBiL、ALT、HA以及PCI等指标显著优于益肝灵片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肝苏颗粒;病毒性肝炎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病毒性肝炎是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1]。本院自2013年12月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采取肝苏颗粒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50例,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益肝灵片治疗组与肝苏颗粒治疗组,每组各25例。在益肝灵片治疗组患者中,有男18例,有女7例,年龄最高为75岁,年龄最低为8岁,平均年龄为(34.6±2.5)岁,其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有15例,慢性肝炎的患者有10例;在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中,有男17例,有女8例,年龄最高为77岁,年龄最低为9岁,平均年龄为(35.1±2.6)岁,其中急性肝炎的患者有14例,慢性肝炎的患者有11例;患者的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益肝灵片治疗组患者采取益肝灵片药物治疗,而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采取肝苏颗粒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的时间、体征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等,同时观察患者的TBiL、ALT、HA以及PCI等指标的情况。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益肝灵片治疗组:益肝灵片治疗组患者采取益肝灵片(陕西利君现代中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1021346)药物治疗,药物剂量为115.5mg/次,每天需要口服药物3次,除此之外,还要采取Vit C、辅酶 A以及ATP等药物治疗。

肝蘇颗粒治疗组: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采取肝苏颗粒(四川古蔺肝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709)药物治疗,药物剂量为3g/次,每天需要口服药物3次,除此之外,还要采取Vit C、辅酶 A以及ATP等药物治疗。

注:30d/疗程,需要连续治疗2-3个疗程[2]。

1.3 评判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的时间、体征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等,同时观察患者的TBiL、ALT、HA以及PCI等指标的情况。其中住院的时间、体征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等情况需要分为急性肝炎以及慢性肝炎。而TBiL、ALT、HA以及PCI等指标仅需要检查治疗后的治疗情况。

1.4 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 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采取的软件为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 20.0。最后将科学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 益肝灵片治疗组患者中,急性肝炎的住院的时间为(31.13±22.20)d,慢性肝炎的住院时间为(48.99±41.33)d,急性肝炎的体征恢复时间为(23.16±11.43)d,慢性肝炎的体征恢复时间为(35.11±15.45)d,急性肝炎的症状消失时间为(10.82±5.14)d,慢性肝炎的症状消失时间为(14.45±5.93)d;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中,急性肝炎的住院的时间为(30.07±21.41)d,慢性肝炎的住院时间为(46.18±60.63)d,急性肝炎的体征恢复时间为(22.46±6.42)d,慢性肝炎的体征恢复时间为(60.74±10.87)d,急性肝炎的症状消失时间为(9.17±3.41)d,慢性肝炎的症状消失时间为(11.72±4.76)d;故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的住院的时间、体征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益肝灵片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指标情况 益肝灵片治疗组患者中,TBiL为(90.92±36.37)mol/L,ALT为(84.46±71.55)U/L,HA为(202.41±101.31)mg/ml,PCI为(193.48±119.31)g/L,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中,TBiL为(19.82±25.72)mol/L,ALT为(47.42±36.85)U/L,HA为(116.52±79.52)mg/ml,PCI为(135.45±118.42)g/L,故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的TBiL、ALT、HA以及PCI等指标显著优于益肝灵片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往往比治疗要重要得多,主要的预防方法有:①管理传染源:对于该疾病的传染源要注意管理,防止进一步感染;②切断传播途径:要注意卫生,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③保护易感人群:对于易感人员,需要进行特别的保护,同时还要时常体检,便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感染[3];

本文就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的住院的时间、体征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TBiL、ALT、HA以及PCI等指标显著优于益肝灵片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杜元平.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50例[J].中国药业, 2015(15):108-109.

许俊.CIK免疫细胞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 2016(5):102-104.

李丰荣.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7):204-205.

猜你喜欢

体征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治病毒性感冒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
一种新发现的肝炎一丁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