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8-05-26张志强张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针灸

张志强 张莉

【摘 要】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两组,每组各62例患者。其中,西医组患者口服西比灵药物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选择针灸配合推拿治的方式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为西医组与中医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可知,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的效果,因此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一般而言,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大多数患病周期比较长,具有头晕、头痛、颈项痛等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难度比较大[1]。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医学上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由于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椎动脉供血不足,以此造成的椎骨节发生活动。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药物的副作用也带给患者健康一定的威胁。近年来,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开始选择中医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针灸配合推拿是比较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2]。就此,本文特此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展开讨论,对患者治疗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呈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两组,每组各62例患者。

其中医组62例患者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35例、27例;年龄分布在28-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0±2.2)岁;患者最短患病时间为1.5年,最长患病时间为16.7年,平均患病周期为(9.6±1.8)年。中医组62例患者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34例、28例;年龄分布在29-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0±2.4)岁,患者最短患病时间为1.8年,最长患病时间16.3年,平均患病周期为(9.5±1.5)年。

根据西医组与中医组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可知,西医组与中医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周期等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组患者口服西比灵药物进行治疗,即患者每天口服一次5mg西比灵药物(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003),每天需口服了两次,治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为两个星期。

中医组患者选择针灸配合推拿治的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治疗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首先所有患者需进行X射线或CT检查,然后医师在根据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以及病变的具体位置,以患者的颈部夹脊穴及百会、风池穴作为针灸的主要穴位。医师针刺前先引导患者放松颈部,然后选择正坐位坐好。在患者的腧穴位置消毒后,医师应用1.5寸毫针(30号)直刺患者的夹脊穴1寸;起床在患者的百会向后顶方向沿皮下平刺1.2寸;同时也许在患者的风池向对侧目内眦方向刺1-1.5寸[2]。

针对血压忽高忽低的患者则需另外针刺扶突;针对具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则需另外针刺内关;针对具有视觉变化的患者则需另外针刺视觉变化。通常应用捻转平补平泻,對患者行针三十秒后,再留针半个小时,需间隔十分钟行针1次,患者每天需治疗1次,治疗两个星期。

推拿治疗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患者需选择仰卧位躺好,然后医师坐在患者头部的前方,医师在患者的颈项部和颈枕部两侧肌肉应用手食、中指进行腹揉按或拨揉,直至患者的颈项肌肉放松。接着,医师应应用双手中指指腹逐渐用力按压患者的风池穴,直至患者感到酸胀后保持此压力,同时进行逆时针按揉,以酸胀感为标准沿患者的头外侧到头部前外侧进行按压。再接着,医师在患者的百会穴应用右手拇指指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按压100次[3]。此后,选择一指禅手法一拇指偏峰为着力点从印堂穴至百会穴进行按压。选择提拿、揉捏等手法使患者的颈、肩部肌肉放松,在患者的两侧风池穴放置两手拇指,同时在颌下位置放置其余四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由轻到重以用力向上拔伸,并慢慢用力使头部向左右两侧各旋转30°-40°,重复两点三次。具有其他症状的患者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按压其他位置。患者每天需治疗1次,治疗两个星期[4]。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星期的治疗之后,对患者的颈肩部活动能力以及肌力恢复情况等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患者头痛以及颈项痛等临床病症出现明显改善,肩颈部活动状况以及肌力等其他功能有所缓解甚至恢复正常,则视为显效;患者头痛以及颈项痛等临床病症有所减轻,肩颈部活动状况良好肌力以及其他功能有所改善,则视为有效;患者头痛以及颈椎痛症状仍然存在,肩颈部活动状况毫无改善,甚至有所加剧,则视为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为西医组与中医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可知,中医组临床有效率为90.32%(56/62),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西医组的75.81%(47/62),差异有分析价值(P<0.05),如表一所示: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一种极其常见的骨科类疾病,患者的年龄、血压以及生活习惯和工作活动等都是造成此种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相关中医资料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多是因为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所引起的,患病因素则因为换的椎动脉的直接受压以及梗阻所导致的[5]。

近些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情况越来越向年轻化群体相发展,患者由于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大,导致颈椎部血管长期受到压迫,不利于脑部血液的流动。而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应用针灸刺激患者的局部穴位感受器,达到改善患者的颈椎位置,进而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平衡,从而有效减轻椎基底动脉的痉挛,使大脑得到充足的供血;同时应用推拿方式放松患者的颈部紧张痉挛的肌肉,具有活血散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缓解颈椎肌肉受到的牵拉,减少椎动脉受到的刺激以及压迫,因此治疗效果比较良好[6]。而根据为西医组与中医組的治疗效果对比可知,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

王会刚,王永静,彭富珍等人[7]的研究认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与本研究结论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在统计学上均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81%。表明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此研究结果和王会刚,王永静,彭富珍等人的研究成果大体相同。

综上所述,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的效果,因此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袁海光,鲁刚,冯卫星.触骨针法配合一指禅缠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16, 37(7):905-906.

章珍明,范志勇,黄威.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1):15-17.

徐冰清.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14, 25(2):248-249

赵洪君.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中医学报, 2014(B12):86.

肖文举.针灸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内蒙古中医药,2013(2):28.

胡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25-127.

王会刚,王永静,彭富珍.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11):1215-1217.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