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式唐卡与藏式唐卡的比较
2018-05-26李勋辉
李勋辉
摘 要:唐卡艺术的发展与中国内地宗教艺术、中亚的周边国家、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方的宗教发展艺术息息相关。藏族唐卡艺术的主体风格具有包容各种不同艺术风格唐卡的特点,而对于蒙古式唐卡而言,虽整体艺术上大体一样,但在风格流派、艺术种类、内容和题材上又都各具特色,在继承藏式唐卡艺术的同时,也同时形成了带有自己蒙古特色的艺术。本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藏式唐卡和蒙古式唐卡做一分析比较。
关键词:唐卡 藏传佛教 蒙古族唐卡 比较
一、风格流派
(一)藏式唐卡
藏式唐卡的形成集西藏本地和外来唐卡风格于一身的,从印度风格、克什米尔风格、尼泊尔风格和中国内地传入的风格,综合形成带有藏式的艺术特色。而这其中印度风格基本是佛教艺术风格的一个呈现,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境特点,主要以菩提树、贡品、鲜花、吉祥物以及珠宝项链等为绘画背景,甚至对艺术风格相互产生影响等,这都对后来藏式唐卡艺术有所影响。克什米尔主要是体现在建筑风格和庙宇背景的绘画风格上,以植物、生物种类、湖泊、树木为题材,这其中带有西域特色的一些标志性的画面为背景,丰富自身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对藏式唐卡的风格有所影响。尼泊尔流派艺术主要是吸收了自身画派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西藏本地的艺术风格,它的背景风格主要以云彩、飞鸟、天空的变化色彩为自己的画面装饰,对于中原内地艺术风格的接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渗透和传入,许多内地艺术家伴随问文成公主入藏,将汉族艺术带到藏地,不管是艺术风格还是审美意识上,内地艺术的发展传入对藏式唐卡的影响都比较大,画面背景以中原汉族艺术辅助藏族题材,最终形成藏地和中原汉族交相融合的艺术特点,这对于丰富藏式唐卡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流派各自画派上,藏式唐卡也是兼容并蓄,无论画技题材内容上,不同派别的艺术风格多少都会有所借鉴,相互学习。藏式唐卡的形成风格还是以宁玛派、噶当派的艺术为主,以传播宗法、宗教文化为主,形成藏族自身流派特点的唐卡。
(二)蒙古族唐卡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16世纪末,藏传佛教的一支嘛教传入内蒙古,以萨迦派和格鲁派为主的宗教派别,以弘扬佛法为内容,在内蒙古地区出现了翻译佛经,传播佛教历史文化、宗教人物事迹传记以及研究佛学宗教内容等佛教活动。“到了西藏密宗佛教的时代,所供之像成了修炼中观想的依据,像就如同真实的佛和本尊。”[1]同时元代统治者,为统一藏地,采取的一种文化渗透策略,汉地与藏地达成文化共识,这样,以唐卡为题材的传播佛法的内容活动就不断在蒙古地域展开,僧侣们、艺术家各向为政治目的奔走,形成一幅壮观的佛法传教图面。在吸收藏地唐卡艺术风格的同时,经过藏传佛教的不断渗透深入,蒙古之地的少数民族的形成不同的风格,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蒙古式唐卡也就应运而生。它慢慢融合、吸收、包容藏传佛艺术品的基础上,形成带有自己蒙古特色的风格特点,主要在技法上吸收了藏式唐卡,风格以体现蒙古族自己的风俗民俗、历史题材的故事事件、草原风光、还有一些体现自己民族精神、民族特色的建筑、生物、衣物等,一一通过唐卡这一艺术形式承载体现出来。
蒙古族艺术风格的形成体现主要通过唐卡内容题材和庙宇建筑上表达出来。以大昭寺为例,都是以带有蒙古特色、宗教信仰、建筑风格、壁画题材等,无不体现这一艺术风格。
二、种类
在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作品中,绘画艺术备受人们关注,享有“百艺之王”的美称,是体现宗教佛法膜拜职能,激发和引导信徒宗教情感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方式之一。
藏式唐卡艺术早期艺术手法粗放古朴,绘画风格单一,绘画过程和风格带有典型的印度、尼泊尔风格。直至十七世纪中叶,唐卡匠师们技艺日益完善,线描简练顺畅、自然有力,所画人物形神相似,绘画风格向华丽、精细方向发展,同时开始注重线条的粗细布置,而不仅仅是注重画面的展出效果。到了十九世纪以后的唐卡作品色彩鲜艳,绘制笔法细腻,特别注重展出的艺术美感,同时开始大量使用金、银等作为原料,矿物颜料,使画面整体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和热烈的美感色彩出来。他们的一作品构图疏密有致,人物造型严谨又不显刻板,色彩鲜丽和谐,富于装饰性,画面既有一种统一感,又显得生动活泼,艺术效果不同凡响。
蒙古式唐卡在借鉴藏式唐卡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其中以内蒙古大昭寺内的唐卡为典型代表。大召寺内蒙古式唐卡艺术的类别、种类和质地多种多样,大多以黑色唐卡的红色唐卡为背景的唐卡众多,这些唐卡多数是在布面、寺庙墙壁、纸面上绘制而成的。[2]唐卡内容包括尊像、佛传故事、曼陀罗图、蒙古医药图等,还有反映蒙古民间生活的风俗和民俗活动等内容,尺寸大小也不一,大者数尺,小者寸余。有些唐卡绘制十分精细,绘画手法独特,整体效果堪称完美,可谓唐卡中的精品。
三、内容与题材
唐卡艺术的题材十分广泛,主要以佛像、度母像、大威德金刚像等绘制内容,还有历代、祖像、法王像,并以画传的形式来讲述佛经故事、主要历史人物传记和宗教界的重要事跡。[3]还有一些宗教的“八宝吉祥”、“生存圈”、“坛城”等也是唐卡中普遍表现的、以藏传佛教特色为主要背景的题材。
藏族唐卡艺术家喜欢运用纯色,色彩缺乏组合,颜色比较单一,色彩层次的应用主要是靠调和不同量的白粉相互产生的。藏饰唐卡艺术中固有的艺术魅力不仅仅要表现出藏族人的生活,而且要把藏族艺术色彩的五彩斑斓,轻快自然体现出来,这就要求唐卡技师能巧妙地把大块的红色、绿色和青绿色三种颜色结合并用。藏族最喜爱的颜色是白、黄、蓝、绿这几种颜色,具体在制作唐卡过程中,通常是在两种和谐的色彩中调入第三种色彩,造成不是和谐的感觉,形成强烈对比。
蒙古族唐卡艺术的内容题材不能说是从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中直接照搬而来,而是在相互借鉴学习的同时,吸收藏族唐卡艺术中精华部分,并且与蒙古民族文化相结合,经过漫长的学习融入,兼收并蓄中,逐渐形成了蒙古族唐卡艺术的整体面貌,在每一种风格不同、内容各异、题材多样的唐卡上,都时刻体现出蒙古民族的民俗风格、精神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表现内容和形式的总体特点,主要是在结构上,蒙古族唐卡艺术运用主像高大,运用《造经》中的造佛原则,格局对称,气氛厚重,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的制作技艺风格,在表现各类宗教场景时,采用的背景一般都是按照先后依次展开描述,全局布图;在唐卡本身造型的塑造中,非常严谨的布置各种内容题材,同时还配以花卉、云彩、火焰、建筑、树木等辅助画面,来完善丰富蒙古族唐卡艺术内容,使整个画面呈现匀称、全面、有丰富内容的效果。
通过对蒙古式唐卡和藏式唐卡,在风格流派、唐卡种类、内容与题材的比较,我们在承认蒙古式唐卡在借鉴吸收藏族唐卡艺术风格的同时,还应看到蒙古式唐卡在自己吸收学习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民族特色的内容,这对于繁荣蒙古族文化、传播民族精神意义重大。一幅篇幅不大的唐卡上,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深厚,而对于传承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正是一切爱好、追求唐卡艺术的人们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于小冬.藏传佛教绘画史[M].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291.
[2]康·格桑益希.藏族美术史[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135.
[3]《内蒙古寺庙》,巧吉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