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体呈现因素对文本易读性的影响

2018-05-26孔洁莉

卷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效率文本

摘 要:本文就文字对易读性的三大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归纳,包括:字体大小(字号)、字体类型、文字间距和行宽。中英文文字由于类型的不同,此三因素对易读性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总结来说(1)字号大小对中文阅读效率有影响,较大的字号阅读更流畅;对英文阅读效率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2)字体类型对中英文阅读效率的作用类似,字体越花哨识别越难,会消耗更多認知资源,并将这种消耗迁移到被试对阅读内容的难度评定、重要评定等。(3)间距行宽对英文阅读效率的作用更明显,更具影响意义,间距足够时阅读更流畅,行宽稍短更受喜好。

关键词:文本;易读性;阅读效率

一、前言

阅读活动是人类文明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的一生中会阅读很多书,但大部分会被遗忘,那阅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网络上有着这样的比喻,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我们就吃过很多食物,虽然不再记得吃过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与肉,读书亦是如此。

阅读的重要性无需置疑,承载阅读内容的文字便十分重要。多年来,人们争论着什么样类型的字体最好识别,最适合阅读的,字体的大小、颜色等等配合印刷排版如何影响文本内容的易读性。文字具有的大小、结构、字型等特征对信息传达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令人产生不同的视觉审美效果,也会影响阅读效率。

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种类型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以形为主的表意文字,所以在研究时与西方主流文字英文的研究结论并不能互通。本文以文字识别的角度(包括汉字和英文),梳理归纳各种字体呈现因素对文本易读性的影响以及其后续的作用,以对今后的文本设计提出一定的建议,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提升阅读体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需要说明的是,可读性(readability)概念容易与易读性(legibility)相混潜,可读性通常表示文本内容容易理解的程度,而易读性则是指辨识文本中文字和符号的容易程度,从加工深度角度来说,易读性是可读性必要条件。

二、文本易读性的影响因素

(一)字号

字体大小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字体大小,又叫字号,是指在排版印刷上文字的大小。大号字体更容易识别,加工提取起来也更容易、更快速,而小号字体可能会增加辨认目标字词的难度,甚至导致“知觉混乱”,错误地辨认字符。同时这种“混乱”增加读者加工的负担,会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减少了读者用于接收和记忆新信息、提取原有信息的资源。

Rhodes和Cartel的研究发现,字体大小能够影响人们的元认知监测,他们在研究中让被试学习不同字体大小的单词,其中一半单词以大字体(48号)呈现,另一半以小字号(18号)呈现,让被试学习完每一个单词后进行学习判断。结果发现,被试予以大字体的单词更高的学习判断[1]。中文的相关研究表明,当词汇相同时,个体对大字体词汇的视觉搜索反应时会显著少于小字体词汇[2]。水仁德和王立丹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字号是影响被试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字号越大,被试的成绩越高[3]。而Russell 和Chaparro以英文文本为材料的研究发现,字号因素在阅读成绩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和12号字相比,被试更偏爱20号字[4]。从以上实验结论的对比可以看出,字体大小会影响个体的信息处理进程,对中英文文字的处理进程速度影响作用可能不统一。

具身认知的研究发现字体大小对高级认知的隐喻性影响。1999年Lakoff和Johnson就认为大小的知觉会对内隐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形状的大小会影响个体的判断,“大体型会让事物显得更加重要,小体型则显得不重要”,也就是说大的物体会被识别为更具优越性[5]。Mazur认为体型的大小可以为个体营造出一种处于优势或劣势的气氛,个体会更偏爱通过大体型来为自己创造一种优越性[6]。以上实验说明,“大小”这一物理属性与物体的优劣息息相关,对大小的知觉可以影响到个体的高级心理过程。

总的来说,字号大小十分重要,它需要大到足以让人轻松地阅读,这不仅是老年人的需要,对于年轻人,学习者同样重要。而中英文字体在类似任务上的实验结果并不一致,可或许是由于二者确实是不同的文字类型。在英文文字中,除了字体磅数这一单位,“x高度”(x-height)即某字体小写字母x的高度(图1),也是一个对易读性来说十分重要的单位,所以配合不同的字体,x高度的不同也会使字号看上去大小不一。

而汉字不同,汉字具有其独特性,这体现在:汉语具有语素文字和符号文字的双重属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图形符号性,这使它们视觉上表现似乎是独立的、分离的视觉刺激,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它们又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意义。

对于当前研究中研究结论的矛盾点关键还是在于实验设计上需要对研究材料进行细致的控制,排除各种额外因素的干扰,才能在字号对文本的阅读速度、阅读准确率进行总结性的结论归纳。另外对于字号大小所导致的高级心理加工过程的研究也是值得进一步推进的。

(二)字体类型

字体类型和字体大小一样也通过文字识别影响阅读效果的。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汉字识别主要存在两种观点:(1)汉字识别存在笔画效应和部件效应,即汉字识别是先分析汉字的部分特征,之后再识别整字。第二种观点认为汉字识别是把汉字看做一个整体,从整体特征来识别汉字。更多的研究是支持笔画或者部件效应的,但是周爱保,张学民等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如果汉字按照第一种说法进行识别,那么改变字体类型的时候,汉字的笔画、部件等部分特征并没有改变,那么汉字的识别就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汉字识别是按照第二种观点中的方式进行的,那么被试识别汉字时,字体类型改变,汉字的整体特征变化,识别的速度也会变化。周爱保,张学民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中采用的七种字体类型中,行楷、隶书、魏碑和华文彩云的识别较慢,而宋体、正楷和黑体的加工速度较快[7]。视觉搜索也是阅读时常常用到的一种重要的能力,视觉搜索快者阅读的速度快,不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宫殿坤等人还研究了在进行视觉搜索时,字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字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视觉搜索反应时在楷体的情况下显著慢于宋体[2]。

而在英文的研究中,研究者除了比较字体类型的易读性和可读性,他们还会同时调查类型的不同对认知资源分配后进一步对材料内容的影响作用。Song和Norbert Schwarz使用了三种字体(一种易读,两种花哨)的健身操书面说明和寿司制作食谱为材料,调查了被试对文本内容难度、行为流畅度、行为预估时间、参加意愿几方面的内容。结果显示,如果使用易读的字体(如Arial),人们就认为这项健身操和寿司制作比较容易,估计它耗时耗时更少,并愿意把它列入日常锻炼中或是愿意尝试制作。但如果用了过度花哨的字体(如Brush Script MT Italic),人们则认为健身操很难或寿司制作很麻烦,估计它耗时更多,甚至可能是Arial字体的两倍,而且不太愿意将其列入日常锻炼中或是制作此款寿司[8]。不常用的字体或是过度花哨的字体,由于干扰了字母识别的模式,会降低阅读速度,当人们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在字体阅读时,会让人把这种判断嫁接到文本内容上,进而认为内容本身的实现难度所需时间精力增加。

类似的研究则发现提高学习材料的阅读难度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Diemand-Yauma等人首先让被试用90秒的时间学习3个新物种的7种特性。其中,一半的使用清晰的16号Ariel字体印刷的材料进行学习,另一半的是12号Comic Sans或是12号Gulim印刷的字体。很明显,后两种字体阅读起来一定比Ariel吃力,但是被试自己却不会察觉。15分钟后,测试发现怪异字体学习组的考试平均分有86.5分,而正规字体学习组只有72.8分。在接下来的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将上课的ppt材料进行改造,将Ariel字体改成Comic Sans或是Monotype Corsiva,或者在手写材料的拍照过程中晃动镜头,使得材料更为模糊,更难以阅读。一组老师用修改过的材料教学,一组换成普通材料教另一部分班级。结果表明220个学生中,改造材料組的课堂测试结果普遍更好。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当人们觉得材料很好阅读的时候,潜意识里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于是就不仔细读了;但若反过来,当字体较难阅读的时候,会激发人们的深层次信息处理过程,于是变得更加专注。然而,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平衡,如果材料太难以阅读,有些学生会直接放弃。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难以阅读的字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强了其独特性,使得人们更容易把它记住。但研究者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觉得,随着时间的增加,独特性会渐渐变弱,也就是说,当学生们习惯了这种独特以后,这种效应就会降低[9]。

总的来说,字体的改变实质上导致的是模式识别时间的改变,并且识别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文本内容,这在中英文的作用上应该是一致的,然而增加模式识别带来的影响是一体两面的,需要根据任务情景进行特定的安排。

(三)字间距与行宽

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决定阅读效果的不是字号大小而是字与字之间的距离,Denis Katharine发现物体之所以能被识别,是因为其有足够的空间,这一空间被称为“关键距离”。字与字之间也存在这种距离,如果字离得太近,会影响人们的识别,造成阅读困难。研究人员表示,物体间距决定视觉识别效果,这一道理很难被人们接受,因为这一观念推翻了 “物体大小决定视觉效果”的传统观念[10]。Mary Dyson试图找出人们偏好的行宽数值,所以就行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就英文而言在屏幕上,每行100 个字符时阅读速度最快,但人们偏好较小的行宽(每行45 至72 个字符)[11]。

中文与英文很大的不同是,中文的每一个字是有独立含义的,而英文则是连续字母串的含义载体,所以字间距的研究于英文来说是更具意义的,而于中文则略减。而行宽的效应在中英文上应该是相似的,从中文的古代诗词多为五言或七言绝句来看,其实古人对于工作记忆广度和适合阅读的行宽虽然未知觉,但早已无意识地运用在其中。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字号大小和间距行宽实际上是类似的问题,即视觉的拥挤程度。已有研究发现存在“视觉的拥挤效应”,即在周边视野中,当目标刺激被干扰物围绕时,周围刺激干扰目标刺激,人们难以辨认原本清晰可辨的目标,这一视觉现象被称为视觉拥挤效应。于中文来说首先笔画间的距离要足够,于英文来说x高度要适合,其次才是间距行宽的适合。而视觉上的关键距离其意义便在于提升字体的模式识别,这便是字型的影响。如果以视觉拥挤程度这一维度来考察这三者对文字识别的影响的话可能是更系统与本质的思路意义。而识别时间即是认知资源消耗的一个指标,由这一指标产生的对文本意义的影响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应用领域来说。

参考文献

[1]Rhodes M G, Castel A D. Memory predictions are influenced by perceptual information: Evidence for metacognitive illusions.[J]. J Exp Psychol Gen, 2008, 137(4):615-625.

[2]宫殿坤, 郝春东, 王殿春. 字体特征与搜索方式对视觉搜索反应时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09(5):1142-1145.

[3]水仁德, 王立丹. 字体大小和呈现位置对多媒体课件文字理解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 2008, 14(2):187-192.

[4]Russell M C, Chaparro B S. Exploring effects of speed and font size with RSVP[J]. Human Factors & Ergonomics Society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2001, 45(6):640-644.

[5]Lakoff G,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by 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J]. Delta Documenta??o De Estudos Em Lingüística Teórica E Aplicada, 2001, 17(1):267-274.

[6]Mazur, A. Biosociology of dominance and deference[M]. Lanham, MD, US: Rowman & Littlefield, 2005.

[7]周爱保,张学民,舒华,何立国. 字体、字号和词性对汉字认知加工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2005,02:128-132.

[8]Song H, Schwartz N. If Its Hard to Read, Its Hard to Do[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9(10):986-8.

[9]Diemandyauman C, Oppenheimer D M, Vaughan E B. Fortune favors the bold (and the Italicized): effects of disfluency on educational outcomes.[J]. Cognition, 2011, 118(1):111.

[10]郭小朝. 空间频率、笔画数及字频对汉字识别的影响[J]. 人类工效学, 1999(4):5-11.

[11]Dyson M. How physical text layout affects reading from screen[J].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4, 23(6):377-393.

作者简介

孔洁莉(1993—),女,汉族,江苏省苏州市,心理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方向:道德心理学,单位邮编210024。

猜你喜欢

阅读效率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