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咬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式研究

2018-05-26陈霞儿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急救常规护理治疗效果

陈霞儿

【摘 要】目的:研究犬咬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式。方法:从2015.03至2017.03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犬咬伤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开展此次研究,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犬咬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犬咬伤;急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满意度;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2

伴随着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饲养宠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为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导致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居高不下[1]。一旦人们被犬抓伤或咬伤,便存在患有狂犬病的几率。狂犬病是急性传染病,主要由于狂犬病毒所引起,狂犬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2]。在人们被犬咬伤以后,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和情绪,从根本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必须要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为了明确急救与护理方式对于犬咬伤患者的影响,本研究选择68例犬咬伤患者作为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03至2017.03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犬咬伤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开展此次研究,68例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且自愿参与本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患者。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2:12,患者年龄区间在5岁至60岁之间。干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4,患者年龄区间在6岁至70岁之间。对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一般资料开展对比分析,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很强。

1.2 方法

1.2.1 急救措施 为患者彻底清洗伤口,运用棉球或者纱布蘸20%肥皂液对傷口进行反复擦洗,运用流动清水冲洗,时间为30分钟。将伤口处污垢和犬唾液清洗干净。运用75%酒精和2.5%碘酊对伤口进行常规消毒,运用3%过氧化氢溶液对伤口进行浸泡,运用1%苯扎溴铵溶液对伤口进行反复冲洗,通过庆大霉素稀释液对伤口进行冲洗。为重度撕裂伤患者运用剪刀等锐器对无活性组织创缘进行修复,而后进行疏松缝合,对活动性出血进行结扎,放置引流条,消灭无效腔,在患者伤口周围实施抗血清封闭,最后进行加压包扎。

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护理,包括接种疫苗护理、伤口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步骤为:第一,健康教育。明确告知患者犬咬伤的危害,告知患者犬咬伤后的治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为患者答疑解惑,为患者讲解专业的犬咬伤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犬咬伤后自救方法。第二,饮食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软食为主。第三,心理护理。与患者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讲解积极治疗的必要性和作用,为患者讲解成功治愈的案例,对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进行疏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运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若问卷得分为80分及以上,则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若问卷得分在60分至79分之间,则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若问卷得分在59分及以下,则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3]。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若患者经过急救和护理处理伤口完全愈合,并且血液等相关检查指标正常,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经过急救和护理处理伤口未完全愈合,存在化脓等问题,患者相关检查结果正常,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急救和护理处理后伤口没有愈合,检查结果存在异常,则判定为治疗无效[4]。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通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恐水症是狂犬病的又一名称,狂犬病主要由狂犬病毒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的疾病。在目前医学领域中,仍然没有对于狂犬病的特效治疗方法和措施,一旦狂犬病发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狂犬病是医学界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必须要对犬咬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干预,避免患者病情发展为狂犬病。有临床研究认为,护理干预对于犬咬伤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证实,护理干预对于犬咬伤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万小超.犬咬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华北国防医药,2008,(1):64-65.

田丽娜.一例严重犬咬伤患者的急诊处理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651.

吴玲.狂犬病的预防及急救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47):326-327.

韩淑云, 崔秀春, 李艳芳, 等.颌面部犬咬伤早期的清创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9):1851-1852.

李祥林, 孙磊, 吴振华.咬伤动物的急诊处理[J].山东畜牧兽医,2017,(7):28-29.

猜你喜欢

急救常规护理治疗效果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