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构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8-05-26陈敦忠
陈敦忠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有效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小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构建;农村小学数;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的是高效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显著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多媒体设备辅助下,能够使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明显提高。小学老师在数学高校课堂构建中,老师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提高多媒体设备在小学课堂教学应用有效性,在实现对小学课堂高效构建的同时使小学生数学技能和素养有显著提高,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1 将多媒体运用在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课堂导入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老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提高在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度,保证课堂导入的效率和质量。在课堂导入环节,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使课堂教学目标更加快捷、顺利落实。比如说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得到显著提高,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一些生活中小数运用案例,比如说康师傅冰红茶售价2.5元,一斤橘子3.5元,一根铅笔0.5元,一个书包88.8元等。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向学生讲解这些商品价格中小数的具体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密切联系,同时提高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和方向,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小数知识学习积极主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作用充分全面发挥出来,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另外,还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数学学习兴趣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学兴趣同时也属于数学学习中最活跃和现实内容,小学阶段学生兴趣时主要学习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性。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比如说在“圆的认识”教学中,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提问,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演示多媒体中自己设计画面,小猴子坐在方形车轮上,前进过程中被颠的一上一下,学生看到这一情景纷纷大笑。之后又演示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小猴子同样颠的一上一下,小猴子在圆形车轮上没有颠簸,让学生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完成课堂导入后展开教学,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圆知识的学习,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圆的特点和性质,对圆的知识有全面理解,印象深刻。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明显提高。
2 将多媒体运用在知识点讲解环节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非常强的立体性和直观性,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中一些抽象化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表现出来,使其直观化、形象化、简便化。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尚未发育健全,利用多媒体方式,能够向学生更加形象和全面的展现数学教学活动内容,为之后高效课堂教学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对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目标的有效构建。
比如在三角形学习过程中,小学阶段学生在图形学习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很多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形知识,很难顺利、牢固记住和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辅助下提高三角形面积公式运用合理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利用多媒体绘制两个相同三角形,之后对三角形进行拼接,学生发现三角形拼接后变为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方面知識,掌握其面积公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三角形面积的理解和掌握,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提高高效课堂构建有效性。
数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小学阶段学生存在非常大理解难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仅40分钟,其中讲课时间占30分钟,只给学生留下10分钟消化时间,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清楚、完整的传递给学生,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长期以往,学生综合素养很难得到提高。将多媒体应用在知识点讲解环节,可以将知识点直观、动态性展现给学生,老师提前做好多媒体课件,只需要通过鼠标的演示,就能给学生呈现出精美的教学图片,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和多媒体播放相结合方式下,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明确知识点内在规律,提高高效课堂构建有效性。比如说在“角的知识”讲解中,角的大小与角张开大小有关,与角边长大小无关,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先在屏幕上演示一条直线,之后以直线一端为端点,再引出一条直线,形成一个夹角,直线在旋转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角形成,延长角的边长,角的大小并未出现变化。通过课件演示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角大小影响因素,而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需要在黑板上不断更改涂抹,通过多媒体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课堂时间,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分析。老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将多媒体运用课后复习巩固环节
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一方面来自于课堂教学,另外与课余时间的学习存在有十分密切联系。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学习知识及时复习和巩固,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课后巩固能够使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现代化技术信息迅猛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多媒体设备在课后复习巩固环节应用便利性。比如说在“因数和倍数”知识学习方面,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准确一份课后复习资料,包含因数和倍数概念、定义、课后练习题等,将这份资料发送至班级QQ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载并浏览,完成其中的练习题目。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课后复习积极主动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还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多媒体设备有着直观性、便捷性特点,包含非常大信息量,应用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能够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显著提高,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老师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从课堂导入环节、知识点讲解环节以及课后复习巩固环节出发,提高多媒体设备在小学数学课堂方面应用有效性,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过程中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田仁峰.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2).
[2]王玮.怎样打造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11).
[3]起金.如何打造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
[4]崔选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索[J].魅力中国,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