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及优化
2018-05-26吴限
吴限
摘 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理念、内容、途径、队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创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本文在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构建的意义及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思政教育;策略
1 高校思政教育的含义
高校思政教育是在原有的教育模式基础上新提出的全新的教育方法,這一教育方法提倡实践和理论的综合应用。思政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切身利益,紧紧围绕高校的人才养成计划和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有效的解决学生各方面的实际问题。倡导大力开展创新性的教育方式,积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培养全面人格健康的人才;有计划的开展就业指导及创业引导教育,联合各方的努力,做到以实际行动推进高校的整体建设。
2 高校构建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意义
2.1 完善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国家思想政治的引导下,构建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是国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的,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是大形势的要求,是创新性教育的根本。思政教育旨在培养集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新型人才,思政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的转变,是推动高校建设的力量。
2.2 整合高校资源
高校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其教育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资源,如学生的社会实践及校内的理论讲座、公益活动、校园活动等。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多忽视了这些教育资源,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可以有效的对这些资源展开利用,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还合理利用了资源,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源泉。
3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3.1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思政教育的整体要求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思政教育单靠思政老师的理论课程的讲授,并不开展相关的实际环节,高校的思政教育还是在保守中发展着,大教室灌输式的思政教育方式是常见的。这样被动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也无法有效的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政策。造成高校中的大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好,但是投入到实践中就变成了手短脚短的“弱势群体”,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没有做好规划和实践导致的。这样的行为也无法切实有效的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造成了滞后。
3.2 思政教育无法与学生实际发展相结合
高校中的学生众多,每一个学生在做未来规划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想法。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毕竟学生对一些事情的判断和认识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是高校老师在工作中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选择出现偏差的学生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这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决定的,有效的引导也会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多多的应用老师讲的思政理论。
3.3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
我国多数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时,强调的主要内容多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些理论方针,过分的强调了国家和社会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才是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构建的核心,没有学生的参与,高校思政教育是无法开展下去的。另外,思政教育的开展不只是存在在学生在校这几年时间,而是应该延伸至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一员。
4 构建及优化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具体策略
4.1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点是教育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构建中出现的多数问题都与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关系。辅导员需要及时完善自己的观念、更新知识系统、了解自身能力,在工作中的多方面努力的学习、调整。而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管理者,要做好思政辅导人员的聘用、培训和管理中设计的问题。管理者要科学制定长效机制,保证队伍的建设。针对辅导员及思政老师要定期进行岗位考核,保证教师团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规范性,从而推进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针对辅导员的选聘时,可以优先考虑有过思政岗位工作经验的人,考核的方式要公平合理,科学有效,既可以加强队伍人员的互相学习还可以加强队伍的全队建设,提升整体的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
4.2 完善和创造性的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加强学生的加入,并配套的开展一些与思政相关的活动。针对思想先进性高的学生积极引导入党,在学生中培养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并鼓励学生党员起带头作用,配合老师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们积极开展思政学习和实践。高校要定期组织活动,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加强学生群体对国内和国际信息的关注度,有计划的组织各种思政教育主题的活动。
4.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高校思政工作是一个大范围的工作内容,实际进行中要不断的细化具体事项,要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制定完善的干部选拔制度,加强班级的整体建设,定期开展思政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对班级中的困难学员要进行定向的辅导,定期开展评优活动,对优秀学生及班干部进行公开表彰,严肃学风考风,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做出奖励。密切注意有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确保校园的和谐安定。
4.4 指导团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高校思政教育在开展时要以党带团,团结一切的力量,开展各项活动及社会实践,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提供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特长,发掘学生的天赋,开发学生的潜质,激发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发展方式。
4.5 全面开展大学新生入学启航课程
针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高校必须进行系统的教育,这是高等教育中的基本要求。新生启航教育是为了对学生的大学生活进行引导,并且是针对大学生活整体规划的准备性教育,是高校教育的起点。入学教育的质量情况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大学规划和未来的计划,好的引导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性。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行为的养成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仔细准备开学典礼,与学生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多渠道,高质量的确保人生启航工程的实施。
4.6 开展并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中的最后环节是对毕业生融入社会进行相关的指导,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切身为学生考虑,积极举办各种就业讲座,邀请各用人单位到学校来开展就业招聘会,邀请杰出校友以及成功企业的创始人来学校进行成功经验分享。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方向,针对选择考研的学生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做学校和专业的调研、专业前景的分析以及备考方案的制定。针对就业的人员要进行分类指导,帮助贫困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在平时的建设中就要注意学生实践性的锻炼,让他们毕业时能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离校时要有计划的组织毕业生离校活动,做到文明离校,爱护母校。
5 结论
我国高校教育的宗旨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育人为本的主要内容。思政教育的重点是立足于思政政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更合理优化的利用思政资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党组织要起带头作用,强化辅导员和教师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高素质、高标准的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