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不完全性肠梗阻48例的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建议

2018-05-26苏林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病因老年

苏林

【摘 要】目的:总结不完全性肠梗阻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因。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展开分析。结果:不完全性肠梗阻于老年患者中更多为消化道或周边脏器器质性病变表现,突出在肿瘤炎症纤维素带、粪便硬结症等方面。结论:对于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症状反复发作或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等征象,需提高警觉预测严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表现;病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tiology of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48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dmitted in digestiv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Results: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as mostly manifested by organic lesion of digestive tract or peripheral organs, and it was prominent in tumor inflammatory cellulosic belt and stool induration.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ymptoms such as recurrent attacks or progressive exacerbations need to be vigilant to predict the possibility of serious diseases.

Key words: elderly;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etiology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不完全性肠梗阻属于我国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特点,对临床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本病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病对象,由于该群体患者机理特征,临床处理相对更加棘手,因此有必要不断对老年人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及病因展开分析[1]。本文以我院收治了4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此总结该病临床特点与病因学表现,为临床診疗工作提供指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研究病例,均选自于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纳入标准:①本组病例均为60岁以上患者;②既往无腹部手术或外伤病史者;③患者入院均行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肠梗阻症状,患者早期一般无异常发现,经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清钾、钠、氯及尿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筛选;④x线显示少量积气积液、肠管轻度扩张[2];⑤均仅需先行保守治疗;⑥患者腹部未见明显包块;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肝肾或功能不全者;②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者,或血液性疾病者;③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者。

1.2 方法

本组病例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8.51±3.52),本组患者临床表现肠梗阻症状外,均伴有程度不一的多系统合并症,普遍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

2 结果

2.1 病种分布表现

本组4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均通过病理学诊断确诊,肿瘤患者33例,占比率68.75%,其中结肠肿瘤17例(51.52%),骶前肿瘤6例(18.18%),小肠系膜肿瘤6例(18.18%),其他4例(12.12%);炎症疾病者12例(25.00%),其中阑尾炎5例(41.67%),附件炎4例(33.33%),盆腔炎3例(25.00);粪便硬结症2例(4.17%),肠系膜间纤维素带1例(2.08%)。

2.2 疾病基础情况

①本组病例可见,男性31例(64.58%),女性17例(35.42%);②分析原因与胃肠道肿瘤引起的消化道不同程度狭窄及胃肠功能紊乱有关;③肿瘤病程小于1年者发生肠梗阻7例(14.58%),肿瘤病程1年至2年发生肠梗阻29例(60.42%),大于2年发生肠梗阻13例(27.08%)。

2.3 临床表现

①肠梗阻性质:本组病例46例(95.83%)患者为单纯性肠梗阻;②发生因素:肠梗阻发生与肿瘤病灶复发转移、形成肠外压迫有关。而患者日常生活饮食不规律,食物种类以粗糙所致肠胃功能失调,或肿瘤病灶的放化疗治疗方案,属于导致肠梗阻发生的主要诱因。

2.4 治疗体会

因本组患者多为单纯性肠梗阻,故选择胃肠减压与禁食为治疗方案,最终显示本组患者中41例(85.42%)治愈。对此总结:对于单纯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而言,及时给予支持性治疗与胃肠减压等措施,不仅可为手术完善基础准备,同时可提供一定疗效。另外,因老年群体存在生理病理特异性,临床治疗中手术介入存在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故不建议作为首选。

3 讨论

肠梗阻指的是一组由任何原因所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疾病类型,临床发病率较高,在既往研究中其发生率约10%-30%左右。一般来说,肠梗阻归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但其中部分不全性肠梗阻病例,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及慢性便秘者由于消化道症状表现,主要就诊于消化内科,并且通过消化内科保守治疗后获得了一定疗效,因此又可归为消化内科疾病。在近年来的报道中显示,随着我国现在人口老龄化趋势,老年性肠梗阻发病率也趋向上升[3]。加上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存在诸多合并疾病,因此治疗预后效果有限,病死率较高。故本次研究,将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因展开分析,旨在借此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知,不完全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其发生病因多由肿瘤引起,其中又以肠道肿瘤表现更为突出,这与既往研究存在一致性。由本组患者资料可见,最终经检测显示本组病例中存在结肠肿瘤、小肠肿瘤居多,而所有患者均由肠梗阻症状入院就诊,通过临床对症干预后症状明显缓解,另从复诊中通过x线检查于病理学证实。在部分腹部包块表现中,患者主要为盲肠癌、空肠平滑肌肉瘤与盲肠类癌病例。此外从肠梗阻原因可见,患者均表现为左半结肠肠管狭窄、肿块型、浸润型,左半结肠肿瘤则均为导致肠梗阻主要诱因。治疗体会显示本组41例患者获得治愈,另有7例患者与随访中明确已错过其最佳决定性治疗时机,故临床受益有限。从患者资料可见,无论是良性或是恶性消化道肿瘤其病程的进展,均会导致程度不同的肠梗阻,其中完全性肠梗阻更多发生于肿瘤早期,且肠梗阻存在反复发作、进展缓慢、症状不典型等特点[4]。

在结肠肿瘤患者大便性状改变中,可见表现为进行性加剧,但由于其位置隐蔽易被临床误诊,对于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难以在早期获得确诊,临床需依据患者有无存在消化道出血腹块腹痛等症状予以判断,因此临床发现多为晚期。对于骶前肿瘤可见其所致的肠梗阻症状反复出现,且患者均存在既往对症治疗缓解史。肠系膜肿瘤主要通过最长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通过进一步剖腹探查方确诊。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中重视肠系膜恶性肿瘤具有侵入肠管所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而随着病情进行性加重后导致患者大便隐血试验表现呈持续阳性。此外,腹腔内炎性病灶以盆腔附件炎、阑尾炎等所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占比率相对偏低,究其病理主要为炎性团块、炎性粘连、索带等所致,在术前确诊同样困难,但其均存在进展慢、病程长等共通性,与炎症疾患典型特征[5]。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总结在老年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还应重视如下几点:①重视患者体征变化:老年性肠梗阻患者由于其机体反应较差,加上症状早期缺乏典型表现,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率不高[6]。在既往有报道指出,主诉腹胀腹痛表现者仅占32%-61%,且疼痛程度也不尽相同,时轻时重,患者与临床重视力度不足。但老年性肠梗阻病理变化进展迅速,待发现时多已中期或晚期,且伴有一系列合并症,增加了治疗难度;②重视肿瘤的诊断:对于老年性肠梗阻既往无手术史者,但又存在临床症状,应重视腹腔恶性肿瘤的可能性。③重视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方案須严格依据患者基础情况、梗阻的性质与病因综合决定,治疗的原则应考虑患者安全为首要。而老年性肠梗阻主要以肠道肿瘤、腹外疝嵌顿、粘连多见,因此手术的确立,须视现实情况而做出合理相应的处理措施。手术治疗期间,还需重视合并疾病的对症治疗,积极做好抗休克准备,早期解除肠梗阻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消除致死风险。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中,老龄化免疫机能的下降引起肠梗阻病理变化进展迅速,因此患者在入院时多数存在肠坏死,严重者甚至休克或心肺功能衰竭,故手术的确立需迅速,在明确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后,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时机;④重视预防,在患者出现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停止排气排便、呕吐腹胀、肠型及肠鸣音亢进或血便等症状表现时,便需考虑到肠梗阻的可能性,除了给予基础的病史症状询问及体查外,应行胸腹透及腹平片检查,以防延误诊治,导致肠绞窄肠坏死及出现严重脱水低血容量性和全身中毒性休克死亡。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症状反复发作或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等征象,需提高警觉预测严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腹痛作为病人病情的主观反应,临床价值较大,而其他征象则是临床检查方式,如设备仪器、临床医生经验对于病情的客观反映。因此在对于老年不完全肠梗阻患者中,需严格、准确把握病情程度,加上老年患者自身基础疾病居多,这与在很大程度上则加了该病的病因复杂性,因此需严格、充分完善临床诊疗方案,为该病提供更加客观的疗效收益。

参考文献

许海锋,曹泽伟.曹泽伟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验案2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1):99-100.

张卫东.老年性肠梗阻30例诊治体会[J].淮海医药,2017,35(2):197-198.

舒新蓉.老年肠梗阻的原因及处理[J].医疗装备,2016,29(13):95-95.

赖志华.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处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46-46.

郭德才.老年急性肠梗阻30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3):77-78.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病因老年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