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乐读
2018-05-26江雯
江雯
摘 要:阅读交流指导课,是一种学生自由阅读的教育形式,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心得交流与思维碰撞。高中开设的阅读交流指导课以学生自由阅读为主体,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以讨论小组为活动的最小单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作为引导。这种形式打破了语文固有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文章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阅读交流指导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交流指导课;悦读;乐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6
作者简介:江 雯(1978—),女,一级教师,本科。
阅读能让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养分,提高对汉语的欣赏能力;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语文阅读交流指导课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量”“有丰富的阅读”,以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全新理论来解读“阅读”的问题,让学生“悦读”“乐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读物汲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养分。
一、阅读交流指导课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体会着千古名人的精神与理想,知识领域得到了拓展,内涵得到了丰富。学生博览群书,对他们人格的完善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引导他们向着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前行。
(2)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有来自高考的压力,有来自家长的期望,有来自对成绩的失望……阅读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的心境平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躁动的内心平静下来,用先贤的高尚品格洗涤自己内心的躁动。
(3)学生不容易做到行万里路,也难以从实践中总结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只能在一本本优秀的书籍中体会这个世界、观察这个世界。阅读能使学生如牛顿说的那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
二、阅读交流指导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究
阅读交流是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一系列“读”“议”“写”“演”等实践活动展现出来,它们是阅读的延伸,是学生阅读出成效的重要展示途径。良好的阅读交流活动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体验阅读的成就感,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悦读”“乐读”。以阅读《追风筝的人》为例,成功的阅读交流指导课应该做到四个步骤:
1. 阅读课前准备:激趣+阅读
对阅读的强烈兴趣是使阅读这项活动得以深入开展的驱动力,因此有必要用相对于学生更为广阔的知识引导学生,让了无乐趣的文字变得非同一般,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知识殿堂,感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悦读”。《追风筝的人》一书的激趣方法极多,例如,用名人的推荐激发阅读兴趣;展现书的成就和影响激发阅读兴趣;用电影预告片及电影的影响激发阅读兴趣等。在阅读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对重点语句、精彩片段进行摘录、批注。
2. 阅读情境设置:诵读+倾听
在阅读交流指导课开始之时,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选择书籍中的一些美文佳句,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与倾听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语感。如,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民族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对于诵读也可以开展PK赛,例如,一个小组背诵美文佳句,其他小组抢答情节。
3. 阅读交流过程:思辩+交流
文章中含有各种人生见解、生活百态,在阅读中应该要有自己的思考,在汲取养分的时候要有选择性。把思辩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感悟领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眼中的世界,去发现其中的独特。对于不懂的知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避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而不利于整体阅读,交流过程可以针对阅读的内容开展议论甚至是辩论。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4. 阅读交流延伸:写作+表演
让学生学会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读书所得,可以是读书方法交流、读后感,也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写推荐词,学会阅读的同时也提升了写作能力。可以演讲,还可以将一些书籍内容改编成小品、课本剧等进行表演。读、写、演结合,加深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学生思想的交流碰撞会产生奇妙的火花,写作表演等展现了火花的绚丽多姿。对于《追风筝的人》一书,还可以在表演后让学生对比电影的情节,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总之,阅读交流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悦读”,也让阅读发展为“乐读”。 我们应该大力开展语文阅读交流课。
参考文献:
[1]赵红芳.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7):198-199.
[2]卢 娜. 高中语文阅读交流指导课价值研究——以阅读《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为例[J].山东青年,2016(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