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角度”的德育
2018-05-26刘鹏
刘鹏
许多人认为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不强,同时还认为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从学校层面来说,是学校做德育的角度出现了偏差。学校往往是从“管理”这个角度出发,让德育服务于学校管理,服务于学生管理。也即是说,学校做德育工作时,并非从“人是目的”这个角度切入,不是在做“人”的德育,而是在做“管理”的德育,或是在做“班主任”的德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里,强调了学校德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显然,要遵循这些规律,必须要换个角度,要站在“学生角度”来定位、来思考、来跟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什么是“学生角度”的德育?“学生角度”的德育,应包括如下两层含义:
第一,从目的来说,就是“以生为本”。即提升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能力。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首先应是为了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进而实现孩子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幸福。因此,学校德育应当追求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价值取向。
第二,从方式来说,就是要“学生主体”。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学科渗透、名著阅读、家书交流、标兵评选、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国旗下讲话、示范班集体创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不断优化学生的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逐渐实现“人人独善其身、人人相善其群”的德育目标。
一言以蔽之,做“学生角度”的德育,就是做“学生视角、学生喜欢、学生受益”的德育。
那么,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有效实施“学生角度”的德育?
每一所学校,都应当有自己的德育文化或是德育规划。做“学生角度”的德育,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打开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一、学校要不断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体系
一般来说,班主任的德育意识都比较强,但科任教师的德育意识相对较淡薄。从学校层面来看,应当强化全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将生命成长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意识,真正地让课堂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从班集体层面来看,要努力营造“人人想当主人,个个可当主人”的班集体氛围。这样,让全体教师成为德育的主人,让全体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让全体师生都成为生命成长的主动实践者。
二、学校要重点突出“自我完善、主动成长”的德育主线
通过“示范班”的创建与评比、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优化、个人风采的展示与欣赏等,经常性地開展关注言行、关注细节、关注自我、关注他人的演讲比赛或镜头记录等活动,努力营造“道德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德育氛围,给学生搭建“自我完善、主动成长”的平台。
三、学校要精心组织“主题月”教育活动
每月一个主题,“真、善、美,知、和、行,写、读、算,勤、学、问”等,国旗下讲话、团队活动、黑板报、班会、读报等也都应紧紧围绕当月的主题开展。而且活动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班主任应该有计划地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交流的空间。
四、学校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
从学生角度来说,心理安全是一切安全之首,也就是说,要让全体学生牢固树立生命安全的责任意识。无论是疏散演练,还是日常集合;无论是马路行走,还是上下楼梯;无论是家庭用电,还是学校防火;无论是陌生交流,还是同学交往;无论是户外运动,还是打扫卫生;等等,都应当让学生为自己、为他人的人身安全负责。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灵扭曲的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学生,更要重点关注,积极疏导。学校管理中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课程,应当与人生观、价值观、挫折观都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