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8-05-26陶健
陶健
摘 要:生物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呈现生活化的教材内容,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用具,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可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2-0095-0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热爱生活。本文研究如何让学生在升学压力下学得生动活泼,在繁重课业负担下学得轻松快乐,从而在生物课堂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
一、呈现生活化的教材内容
目前,生物教材内容的表述不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尽量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或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血常规的化验单、坐过山车、伤口包扎、花盆松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插图,在教材中频频出现,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三提到人体正常血糖范围是0.8 g/L~1.2g/L。其实病人到医院测量的一般是摩尔单位,血糖的正常范围是空腹在3.9mmol/L~6.1 mmol/L,餐后2小时小于7.8mmol/L。如果教材中把质量单位改为摩尔单位,那就和生活更贴近了。
二、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生活中的谚语、俗语或顺口溜往往包含生物学知识,课堂上适当引用,既朗朗上口,又简练形象。农谚“松土出肥”说明锄地松土可以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正其行,通其风”说明合理密植的重要;“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说明矿质养料的重要,正符合人们对有机蔬菜的热捧。农谚、俗语口口相传,简短流畅,便于记诵,内容丰富,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看似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教师予以分析说明。
三、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用具
生活中的实物教具运用到课堂中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既乐于学习又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述“细胞中的糖类”一节时,教师把等量的葡萄糖、白砂糖、淀粉、甜蜜素放在四个玻璃杯里,让学生用勺子品尝、辨认。提问:糖是不是都是甜的,甜的是不是都是糖?其实糖不都是甜的,甜的不一定是糖,由此引出什么是糖。又如,在讲述“细胞呼吸”时,教师通过“酵母菌生气了”课堂小实验,让学生对呼吸产生感性认识。课前准备酵母菌、棕色瓶、5%葡萄糖溶液和小气球。在课堂上将5%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置于棕色瓶,套上小气球。气温低的情况下,可将棕色瓶置于温水保温。30min左右,气球慢慢鼓起并最终竖立。酵母菌生气的过程是酵母菌呼吸产气的过程,学生靠近取走气球后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瓶口就可以闻到酒味,说明酒精也是酵母菌呼吸的重要产物。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和相关的呼吸产物。
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营造轻松愉快、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可以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时,“蛤蟆吵坑”属于物理信息中声的范畴。教师可引用语文拓展阅读《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中的片段:“蛤蟆虽然相貌丑陋,可爱情生活丰富多彩。雄蛤蟆来到池塘边,喉部鼓起比头还大的气囊,大唱愛情歌曲。雌蛤蟆听到爱情召唤,急急徇声赶来约会。奇特的是,它们要空腹度过将近三周的蜜月生活。”师:精神生活丰富了,物质生活都不管了!生大笑。课堂上偶尔一次调侃可以活跃气氛、缓解疲劳、提高兴致。又如,在教学“细胞中的糖类”时,教师可借用科普杂志中把土豆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戏称为“有声食品”的说法,启发学生从淀粉的组成元素去思考。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和O,代谢的废物就是CO2和H2O。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土豆这样的食物吃多了,放的屁无臭味,只是声音较大。学生笑得前仰后合。
五、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
必修三中关于生长素发现的向光性实验中,学生一般借助图片和视频获得认识。教师于课前取培养皿,铺上沾水的纸巾,将麦草种子均匀地撒在纸巾上,定期喷水,保持湿润,约一周左右,种子相继发芽。学生可借实物观察到包裹在绿色胚芽外的白色锥形套状物——胚芽鞘。将直立生长的胚芽鞘置于一侧开口的暗箱(可用废弃快递盒),置于窗台上,30min左右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向光性。学生亲身体验向光性实验,并获得成功,惊喜远胜于观看图片和视频。
六、结束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呈现生活化的教材内容,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用具,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科.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
[2]尹青春.谈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6).
[3]薛晓红.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活原味”和“知识品味”[J].江苏教育研究,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