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缺乏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8-05-26马运超
马运超
摘 要: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受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创新人才的质量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转变社会大众教育观念、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健全创新机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环境;教育体制;传统文化;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2-0001-02
一、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包括许多内涵:从无到有、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的发展是创新,能推陈出新、打破旧规的也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的反面是“守旧”。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当今,国内外的学者大都认同创新人才必须是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并能运用合理方法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同时,也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及思维的独立性、研究及实践的独立性和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高校创新人才缺乏的原因
20世纪80 年代英国学者勒温(Lewin)就指出,中国学校的科学课程有以下特点:分科教学,注重物质科学;学生的实际活动少,注重内容而忽视过程技能,教材的理论性强而不注重应用。而到了1996 年,美国学者迈耶(Meier)写道:“勒温的研究将近十年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大多数方面依然如故。”而如今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人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显,我国众多一线大学虽然花大力气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质量并不高,原因主要在于几个方面。
1.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有许多不足。我国高校目前以官办为主,民办补充,上行下效,行政阶梯式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服从于行政权。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领导的任命、职称的评定、科研项目的分配以及各种奖项的选评都与行政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直接实施者,制造了高校的“产品”,但是,他们没有培养目标的决定权,如此必将导致人才培养不能够与时俱进。毕业生一旦走出校门如何适应外面的世界,创新又何从谈起?
如今,经济向集约型过渡,外加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供过于求已成为现实,高等教育体制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在这种特殊时期,只有那些特色突出、创新意识强的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才能在高手如林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
2. 旧的教育观念因素
在我国,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逼迫他们背诗、学画、学琴,等到上学后一些教师经常满堂灌,这种拔苗助长的旧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创造性发展是致命的。我国的教育有太多的框框,而这些框框又有太多成人的、不科学的限定,但恰恰缺少培养孩子如何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科学严谨研究的能力。因此,创新教育应从小抓起。人人都具有創新的潜能,创新的萌芽很小就会有所表现,这需要特殊的关注和培养。如果不能在关键期抓住培养环节,这种能力就会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退化掉。
3. 高校学术环境因素
高校学术环境应自由、开放,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师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这样的土壤有助于创新人才的茁壮成长。而我国现实中的学术环境并非如此,个别高校的功利化色彩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本质意义。可想而知,在这种土壤内要孕育出优秀的创新人才谈何容易?
4. 人才培养模式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一直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启发性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还远远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主动性被长期弱化了。再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反应就是教师上课满堂灌,师生之间互动不足。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虽然学生的分数很高,但他们的创造性被泯灭殆尽。当前,虽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轰轰烈烈,但是个别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欧美高校的办学理念则是一切服务于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以人为本的人性教育模式。在美国的著名大学里,几乎一堂大课都看不到,他们的教育模式可以细致到为每一类学生甚至是为每个具备特殊才能的学生设计专门的培养方案,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只有一个学生的教学现象。
三、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1.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
近年来,虽然政府花大力气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但一些高校的自主经营、内在气质、学术自由等问题,依旧严重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发展。在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一要切实落实高校的自主权,给高校松绑,使高校能根据自身的发展灵活“把舵”。尤其应扩大专业设置和独立招生的决策权,高校可根据市场的动向增设或者裁减相关专业,以增强学校在市场的竞争力。支持部分高校摆脱负债,走出困境,通过土地置换、出卖、出租等形式,将所得资金对冲负债。二要打造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气质品格。一所出类拔萃、创新精神强的高校不是靠拥有几座豪华时尚的大楼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所能支撑的,而是靠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传承下来的独有的高尚气质品格,这种气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者去开创、去创新。三要给予学术更大的自由空间。搞学术、搞科研最终目的都是创新,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他们只有在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世界才有可能真正的创新。
2. 健全高校管理制度,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物质支持
高校管理制度包含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高校需要完善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与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只有实行开放办学,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才能减少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滞后性,把握社会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建立相关创新奖励基金,以提高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校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硬件设施的物质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第三,将创新科研成果纳入教师的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第四,优化学生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评,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潜能的发展。
3. 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转变社会大众的教育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倡导创新、求实、献身的科学精神,应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髓。转变教育观念,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纳入人才建设基本素养中来。思想观念的更新,将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重点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高校在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不能随意摒弃优秀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创新能力和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运转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将科学课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来,保证中小学科技活动的有力开展。
4. 加强校园化建设,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上,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容易孕育出自由、宽松的科研氛围,为多出优质的科研成果提供出良好的环境。同时,它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他们不断探索,不断挑战旧观念,不断超越与创新。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品性中来,对于提高他们的人文道德素养、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校园文化这种无形的“教育”是任何一种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肖化柱,张胜利,邓胜.对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05).
[2]高德胜.制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01).
[3]吴树畅.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04).
[4]王俊锋.试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研究,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