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小课题研究
2018-05-26钟月华
钟月华
摘 要:小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师应从自己的课堂开始,从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开始,逐渐养成课题研究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小课题研究;专业能力;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2-0092-01
2014年刚听到要研究“小课题”,觉得一下子就蒙了,根本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怎样去做。本文作者通过查找资料,以及参加培训,与其他教师展开探讨,“小课题”在头脑中终于清晰起来,并慢慢地、循序渐进地开始了教研活动。
一、第一次小课题研究的开展
本文作者的第一个小课题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的研究”。在研究这个小课题之前,以往每次的综合主题活动都是由教师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不但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也不利。自从开展小课题研究之后,教师积极寻找有关如何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这方面的文章进行学习,同时也查找有关的课程资源,思考怎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首先,教师通过课堂,让学生明白设计调查问卷的意义,了解设计调查问卷的原则。这个阶段是枯燥的,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微课,可使学生更有兴趣,也更容易接受。甚至有一个学生看完视频后就大声对教师说:“老师,我觉得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好像不是那么难哦,下一节课你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没问题。不过,我现在先考考你们,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教师抓住机会反问学生。这样一下子就把本来沉闷的课堂气氛激活了,教学目的在学生的“吵吵闹闹”中达到了。其次,教师从教材现有的调查问卷中提取信息,让学生仿照书本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虽然学生设计的问题有重复现象,但他们设计的导语却带来了惊喜。学生在写导语的时候,在没有查找百度的情况下,在小组的合作中所写出来的导语居然和网上正规的调查问卷的导语不相上下。教师还通过学校开展的大大小小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让学生小试牛刀,设计一份份活动的调查问卷。学生从一开始的问题重复、语言不规范、选项不合理到后来的问题设计合理,语句通顺,调查问卷的完整,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质的飞跃。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也开始明白应该怎样理性地看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怎样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第二次小课题研究的开展
第二个小课题是“微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个课题的成立就是作者在研究第一个小课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念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语数英不同,有很多学生不够重视,如果让学生回家学习微课,恐怕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不会去看,所以教师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微课的,效果非常好。一个好的微课,就是能把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用图文并茂的视频生动展示出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明白。于是,教师先在设计微课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每一个学期,教师都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开展一次大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每次的活动都要求学生自己填写活动方案,制订采访计划、采访问题等。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填写活动方案的时候不会填,于是教师产生了设计一个“怎样填写小组的活动方案”的微课的想法。而在主题活动的汇报课中,学生所制作的PPT质量非常差,于是教师又产生“制作一个令人满意的汇报PPT”的微课的念头。有了微课,接下来就要研究怎样应用微课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效率了。教师先后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开题课、方法指导课、结题课等课堂中都应用微课,这些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教参,而书本的问题却有很多都没有答案,但应用微课却能迎刃而解,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六年级综合课本“认识天气云图”,这个内容因为没有图解,大多数的综合课教师都没有办法向学生说明怎样去看天气云图,查找百度也只是图片与文字加以说明,所以在以前老师是一带而过,而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糊里糊涂,效果全无。而通过微课里面的生动讲解,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看天气云图了。其实,微课的功能不胜枚举,既解决了书本上的难点、疑点,也会让教师在观看微课的同时增长了见识,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提升。微课不仅使教学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也会让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總之,课题研究是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教师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开始,从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开始,以理性的眼光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课题研究的专业水平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正斌.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5(06).
[2]章华南.农村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03).
[3]肖第郁,谢方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
[4]陆雯,潘东良.小课题研究: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